自我封闭心理:你的孤僻令人心痛

自我封闭是指个人将自己与外界隔绝起来,很少或根本没有社交活动,除了必要的工作、学习、购物以外,大部分时间将自己关在家里,不与他们往来。自我封闭者都很孤独,没有或缺少朋友,甚至害怕社交活动,因而是一种环境不适的病态心理现象。

自我封闭心理:你的孤僻令人心痛

把自己封闭起来,就像“装在套子里的人”,他们或是不愿意结婚,或有社交恐惧,或存自责心理,有的还有消极的自我暗示。他们往往有一根敏感而又脆弱的神经,害怕外界的一切风吹草动,于是把自己置于一个安全区内。他们的封闭让人怜悯,他们的孤僻令人心痛。

自我封闭在各个年龄层次都可能产生。儿童有电视幽闭症;青少年有性羞涩引起的恐人症、社交恐惧心理;中年人有社交厌倦心理;老年人有因“空巢”和配偶去世而引起的自我封闭心态。

自我封闭心理:你的孤僻令人心痛

普通人都有相互沟通交往的需求。据统计,人除了8小时睡眠外,一天中其余70%的时间被用来交流信息与情感。而又封闭心态的人,则不愿与人沟通,很少与人讲话。不是无话可说,而是害怕或讨厌与人交谈,前者属于被动型,后者属于主动型。他们只愿通过特有的方式与自己交谈。


自我封闭心理的成因

自我封闭心理:你的孤僻令人心痛

自我封闭心理实质上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由于个人在生活及成长过程中常常可能遇到一些挫折,这些挫折引起个人的焦虑。有些人抗挫能力差,只能以自我封闭的方式回避环境,降低挫折感。还有的人受社会错误观念的影响,降低了社会交往与自我表现的程度。而社交需求是人类的一项基本需求,自我封闭心理则人为的剥夺了这项需求。使得信息狭窄,情感隔绝,从而导致心理活动病态化。

从儿童来讲,父母管教过严,儿童便不能建立自信心,不敢越雷池一步,宁愿在家看电视,也不愿外出活动。

自我封闭心理:你的孤僻令人心痛

对青少年而言,同一性危机是产生自我封闭的重要原因。美国心理学家艾里克森认为同一性危机是青少年企图重新认识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而产生的自我意识混乱。即青少年向各种社会角色学习技能与为人处世的策略。如果他没能掌握这些技能和策略,就意味着他没有获得生活自信心,进而不愿与人往来,出现孤单和孤立。

自我封闭心理:你的孤僻令人心痛

对中年而言,艾里克森认为一个健全的中年人应关心下一代,为下一代提供物质与精神财富。如果一个人不能关心下一代,那他就是一个“自我关注”的人。

对老年人而言,丧偶丧子的打击,很容易使人心灰意懒,精神恍惚,对生活失去信心,不能容纳自己。

自我封闭心理:你的孤僻令人心痛


自我封闭心理的自我调适

1.乐于接受自己

学会把成功归因于自己,把失败归结于外部因素,不在乎别人说三道四,“走自己的路,”乐于接受自己,多发掘自己的优点,培养自信心。

2.提高对社会交往与开放自我的认识

我们不仅要“读万卷书”,还要“交八方友”。交往能使人的思维能力和生活机能逐步提高,只有开放自我,表现自我,才能使自己成为集体中的一员,享受人间的快乐和温暖。

自我封闭心理:你的孤僻令人心痛

3.精神转移法

即关注的焦点由自我转移到其他事物上去,以减轻心理压力。例如一位异嗅恐怖症的女孩子,身上本无异味,却总心怀疑虑,只要精神一紧张,自己就能“闻到”臭味,因此害怕见人,但精神放松或转移注意力,这臭味便消失了。这种情况可用精神转移法缓解,如练字、作画、唱歌等。

自我封闭心理:你的孤僻令人心痛

4.系统脱敏法

自我封闭者要正视现实,勇敢介入社会生活,找机会多接触、了解他人。这样不断摸索经验,扩大与外界的交往。可以从最容易的做起,逐步增加难度,最终改善自我封闭这种病态心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