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球猝死?跑步猝死?年齡成了最大的「敵人」

8月6日上午,地鐵11號徐家彙站內,一名年輕男子突發疾病昏死過去,心跳呼吸全無。 醫護人員全力搶救,直到昨天下午3點多,不幸宣告死亡。該男子也是26歲。

打球猝死?跑步猝死?年齡成了最大的“敵人”

8月7日晚,在晉江安海鎮,某個年輕男子在籃球賽中突然倒地,經隊友和醫生的協力下,還是沒能把他從“死神”身邊拉回來,年紀僅只有26歲。

打球猝死?跑步猝死?年齡成了最大的“敵人”

猝死的新聞頻頻出現在我們的身邊,根據我國每年心臟猝死統計:高達50多萬,平均每分鐘就有3人,因心臟原因在發病1小時內死亡,而搶救成功率卻不到1%。而且,年輕人出現的猝死比例,要高於老年人。

這不禁讓我們驚奇:很多人好奇,年輕人身強體壯,為什麼猝死的比例比老年人還要高呢?難道真是年齡成了最大的“敵人”嗎?

不以為然,其實我們性命的脆弱,往往是來自我們不合理的生活習慣,和日益肥胖的身軀有直接的原因。

有以下這些情況的人

尤其要注意

1. 飲酒的人

喝酒後再去運動,那簡直是在拿生命在打球,因為喝完酒後酒精進入血液,酒精造成血液循環加快,心跳加強,一旦器官超過能承受的壓力,那麼很容易誘發潛在的疾病。

2. 有三高的人

三高(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問題已經成為影響人類的一大健康殺手,劇烈的運動很容易誘發心血管疾病。

3. 肥胖的人

尤其是那些虛胖或過度肥胖的人,運動時要控制住運動量,不要太激烈,肥胖的人通常會隱藏一些潛在的心血管疾病,如果被劇烈的運動誘發,那將是很危險的。

據醫生介紹說:“黃金300秒,過了這個時間基本就沒治了,所以普及心肺復甦術很有必要。納入高考都不為過,每個人都會就可能多一些生的機會。

打球猝死?跑步猝死?年齡成了最大的“敵人”

當意外情況發生後,我們也應該記住一些簡單的急救措施,在黃金救治時間非常短暫的情況下,這些措施也是非常必要。除了要撥打120急救電話外,還可以幫助打球時意外倒地不起的人把頭側偏,並將舌頭牽出口外,從而保持呼吸道通暢。如果發生意外的人心跳和呼吸驟停,可以對其進行人工呼吸、胸外按壓(雙手按壓胸骨中下部,80-100次/分,每次按壓幅度為4-5釐米)進行心肺復甦,這些措施也可能挽回一條鮮活的生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