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装生活在宋朝:民间的缠足是一种变态的审美

整理:读有引力(ID:duyouyinli)

假装生活在宋朝:民间的缠足是一种变态的审美

宋朝女性头上戴的冠常见的有凤冠、九龙花钗冠、仪天冠、珠冠角冠、花冠、团冠、亸肩冠等。

凤冠是后妃们在受册封、大朝会、祭祖时所戴的礼冠,是所有礼冠中最为贵重的。

九龙花钗冠和仪天冠是皇太后祭祖时所戴礼冠。

皇室的这些礼冠,用“璀璨”和“价值连城”来形容一点不为过。硕大的珍珠,剔透的美玉,金银制成的龙凤、花朵和钗子,一起堆砌在礼冠上,仿佛一座小小的珠玉金银之山。

珠冠是贵族女性所戴的一种冠,望文生义也没错,就是镶嵌珍珠等宝石的冠。

角冠也是贵族女性的一种礼冠,因装饰有角梳而得名。贵妇们因为在角冠上追求奢靡,冠子的高度甚至达到3尺,最后惹得宋仁宗发火了,说这个太奢侈了,规定冠子的高度不得超过4寸。仁宗时代,就没人敢违反这个规定。可是后来,奢靡之风再次盛行,饰物又添进了鱼枕、象牙和玳瑁。

假装生活在宋朝:民间的缠足是一种变态的审美

花冠在民间女性中颇为流行,用像生花(假花)或者鲜花制成。

团冠深受年轻女性的偏爱,用竹篾为骨,后来改为白角,形状如团。

亸肩冠是在团冠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四周的冠饰下垂至肩而得名。

除了冠,宋朝的女性也使用头巾,比如额巾,用一块帕巾折成条状,绕额一周,系结在额前。

宋朝女子出行时,也会有盖头。新娘子出嫁的盖头只是其中一种,还有一种从唐朝帷帽发展而来,宽大的帽子下,用一块四方的紫罗挡住脸部。

宋朝女性服饰中,也盛行腰带,美称为“香罗带”,大多以布帛制成。腰带的名称和种类也很多,如合欢带、鸳鸯带、同心带等,它们往往含有各种不同的美好含义:

以两种颜色的彩丝交相编织而成的合欢带,深受年轻女性喜爱,往往把它佩在裙腰,既作为装饰,又象征着男女恩爱,情投意合。

以两种不同颜色丝缕合编而成的鸳鸯带,常被年轻女子作为定情信物赠给男方,象征相亲相爱,永不分离。

同心带是指绾有同心结的腰带。欧阳修曾作词写道:“金泥双结同心带,留与记情浓。”

香缨是女子出嫁时系在衣襟或腰间的彩色带子,上面系有香囊。在出嫁那天,通常由新娘子的长辈为她系上香缨,寓意是身有所系。新娘子过门后礼拜男方长辈,需要手托香缨,这是商周就传下来的礼节。

假装生活在宋朝:民间的缠足是一种变态的审美

宋朝女性腰间佩饰,除了腰带之外,还有玉佩、玉环、绣囊、香囊、流苏等。

玉佩常常出现在贵妇的佩饰中,一般佩戴在裙子两侧。

玉环既是装饰,又起到压裙的作用。古代要求女性仪态行不露足,为了避免女性迈步时裙幅散开,有碍观瞻,所以用玉环压住裙角。一般左右各佩戴一个。

绣囊,类似于今天的口袋,放手巾、钱币等物品。一般都是佩挂在腰间。

香囊比绣囊多了一样东西,就是里面贮放了香料。香料的作用一是散发香气,二是驱虫除秽。

流苏是用五彩的羽毛或者丝线编织而成的带穗,是一种垂饰品。

以上这些,您可以从中感受到宋朝女性在服饰上体现的细致和美丽,但要是说到宋朝女性的鞋子,以您现在的审美眼光,一定不敢苟同。因为宋朝的妇女缠足。

缠足是历史上对女性性别歧视和压迫的代表作,也是变态的审美。

假装生活在宋朝:民间的缠足是一种变态的审美

因为缠足的关系,所以适合缠足女性的鞋子,样式必须是小头鞋子。

弓鞋就是其中一种。缠足的女性,穿着小小的弓鞋,踽踽独行。您看到她们的样子,就能联想到一个成语:裹足不前。

但就是这样的鞋子,制作上也有讲究。高档的,有金缕鞋、珠鞋、花靴等,无非是用金丝线、珠宝、绣花装饰而成。

不知道李清照是不是缠足的,但愿没有。想来她自年轻时候,就自由洒脱,游历各地,应该没有缠足。嗯,这才是一位宋朝都市丽人的完整健康形象嘛!

新书《假装生活在宋朝》全网热卖中,欢迎支持!点击“了解更多”即可购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