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大会堂建成59周年 周恩来曾用两句诗打破设计难点

在庆祝新中国建立10周年的“北京十大建筑”中,有项工程的建筑面积超过了故宫,能同时容纳万人,还是重要的政治、外交、文化活动场所……它就是人民大会堂。

人民大会堂建成59周年 周恩来曾用两句诗打破设计难点

人民大会堂

59年前的今天——1959年9月24日,人民大会堂正式竣工,它能容纳1万人开会、5千人吃饭,建筑面积达到17.18万平方米(故宫约15万平方米),在当时算得上国内最大的工程。人民大会堂的建造难度可想而知,光设计方案就有273份。

在1958年设计之初,建筑家们围绕人民大会堂的高度能否超过天安门城楼展开了激烈辩论。经研究,时任北京市市长的彭真明确表示,人民大会堂的高度可以超过天安门城楼,但要注意协调,“这么做体现大会堂的重要性和人民群众至高无上的地位”。

此外,设计师们还遇到一个大难题——按照构想,大会堂穹顶高33米,会使人显得渺小。对此周恩来表示,可以借鉴古诗“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意境。据此,穹顶中间确定为五角星形状,外圈是逐层向外压低的向日葵状波浪,这种过渡降低了空间净高,减弱了人的渺小感。

人民大会堂建成59周年 周恩来曾用两句诗打破设计难点

人民大会堂穹顶

将设计稿变成宏伟建筑更是一项艰巨任务——要赶在1959年国庆节前完工,工期仅有10个多月。

为如期完工,参加施工的人数平均每天达到1.4万人,最高时曾达3.5万人。有工人回忆,当时所用的钢筋建材每根有七八米长、上百斤重,“也不知道怎么这么有劲,一个人就能拖动一根钢筋”。

人民大会堂建成59周年 周恩来曾用两句诗打破设计难点

人民大会堂施工现场

除了人多、干劲足,施工队还找到了许多提升效率的窍门。为让大会堂顶部和地面同时施工,工人另辟蹊径,将脚手架由“落地生根”变为“屋顶生根”——把钢管插进屋顶,互相连接后形成悬空作业台,使顶部作业和地面作业互不影响,大大加快了进度。

在人民大会堂完工后,周恩来曾感叹:“它的精美程度,不但远远超过了我国原有的同类建筑的水平,在世界上也是属于第一流的。”从此,它成为党、国家和各人民团体举行政治活动的重要场所。

不过,人民大会堂也曾遭遇管理上的难题。

人民大会堂建成59周年 周恩来曾用两句诗打破设计难点

建成后,人民大会堂的维护修缮费用主要由中央和各省市拨款,由于建筑面加大,日常维修以及水、电等费用仍是不小的开支,一名管理局办公室的退休干部回忆,在当时“经常感觉行政经费比较紧”。

为破解这一困局,1979年7月15日,人民大会堂开放参观,门票为两毛钱。当天,参观的队伍从大会堂的东南门一直排到了天安门广场中间。此外,人民大会堂还设置了摄影点,收费拍照,满足游客需求的小卖部也随之建了起来。

门票和小卖部初见成效后,人民大会堂加快了商业化的步伐,陆续开放了国宴服务、场地租赁服务等,逐渐在行政经费上自收自支。有评论称,人民大会堂这些开放措施使它在某种意义上真正成为了人民自己的“豪华客厅”。

综合:《首都建设报》《新京报》

更多精彩内容,全新互动体验,尽在“下文”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