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兰亭序是天下第一行书?一起揭开行楷书秘诀

经常听到有朋友对书法作品的疑问,讲自己不懂某件作品优秀的原因。或者讲,为什么“xxx”作名气这么大,究竟好在哪?在很多地方,甚至将矛头指向千古名作,无论《祭侄稿》亦或是《寒食帖》,凡此种种,举不胜举。最近在关于兰亭序的文章下偶然看到的质疑声——兰亭序哪里好,为啥是天下第一行书,我看赵孟頫的字或者XXX的字比兰亭序好看呀,是不是皇帝的新装?

为什么说兰亭序是天下第一行书?一起揭开行楷书秘诀

冯摹本兰亭序

凡是种种,我都把它归为“为什么说一件书法作品写的好”,或者说“一件书法作品如何欣赏”,乃至于“某书家作品为什么格调比较高”上面去。

为什么说兰亭序是天下第一行书?一起揭开行楷书秘诀

网友对兰亭的评论

其实,无论什么样的问题,透露出的信息中最核心的其实就是一般来讲提问者对书法作品中基本的审美是不甚明了的,也就是说,存在对书法有着“欣赏不来”、“不知哪里好”这种类似的想法。

实际上,如果我们抛开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观念和艺术作品创作的理念去谈王羲之的兰亭序,说他写二十几个不重样的“之”也好,还是他醉酒以后随性的书写也罢,都是人云亦云的泛讲,还是不能说明一件作品的审美价值在哪里,只不过是不通审美的人神话了王羲之本人,寥增谈资罢了。

在这篇文章里,我较为详细的解读了书法基本派生概念,即阴阳关系的统一,也是分析一个帖的基本方式,具体方法我就不再赘述,直接看兰亭序中关于其中单字关系的阐释。

为什么说兰亭序是天下第一行书?一起揭开行楷书秘诀

王羲之兰亭序与二谢帖单字对比

为什么说兰亭序是天下第一行书?一起揭开行楷书秘诀

兰亭“静”

如果我们不去关注他的笔法,只关注单字的笔画方向,我们会发现一个事实,那就是,在“青”的部分,上三横分别是“仰、平、俯”三种,这三横无论如何组合,就是在做“开”的字势,即横间紧结,外部有挤压之势。而下部分的月字是做“合”势,而争的部分中间做“开”势,在感觉上比较紧密,上下较为舒朗,如果我们对比二王系统的其他字例,可以发现,其中关系都离不开以上阐述的各种关系。

为什么说兰亭序是天下第一行书?一起揭开行楷书秘诀

二王系统静字对比

我们可以基本发现一个关系——只要是学习二王在这个字处理上采用的手段无非这么几种,开合处理上,“青、争”抱圆的部分基本为“合”,方折的部分基本为开,在左右部分对应的位置,如果左合右开,那么这两个部分就存在着一定距离,而左合右合,如图二,那么就较为紧密。

基本了解这么一种规律以后,我们基本上可以通过分析王字单字再对历史书家做对比的时候,明白该书家对王字继承的地方在哪里了。当然了,王羲之不单单创立了这样一种处理方式,

为什么说兰亭序是天下第一行书?一起揭开行楷书秘诀

兰亭、二谢

在二谢帖中,左半部分的上部分三横向笔画,分别形成三组关系,即“开、合、合”,以合为主,下半部分马上处理做开势,在右半部分除了反其道而行之外,右半部分的疏朗与点画的纤细与左半部分笔画的凝实厚重形成了鲜明的疏密,错落感更为强烈。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王羲之在字形方面的“因字赋形”的能力堪称可怖,要知道兰亭序只是一篇草稿,王羲之在单字上的细腻处理几乎在一瞬间就完成了,后来人学习的时候在字形上不过模仿而已,已经很少有随字形、体势的变化去自由组织一套字内关系了,纯粹的套作!

为什么说兰亭序是天下第一行书?一起揭开行楷书秘诀

单字调锋处

我们学习书法的都知道,有时候看一些字要极为关注换方向的地方,就是关注调锋的地方,调锋的地方处理越是丰富,这字调锋的处理方式越多,这个字在用笔上的笔法就高级。而调锋的方法无非1直接转过来2直接转的时候折笔3翻笔 在兰亭序中,这些关系几乎都是成对存在的,在一个字中就是这样!

历来临兰亭的本子,如果我们以“下真迹一等”的冯承素摹本做对比,或多或少的会发现,我们上面提到的关系所有的书家都略有缺陷,在临摹上没有尽善尽美。

其中赵孟頫更是将方圆、转折、翻或折这样的用笔颠倒处理,如果从技法上去理解,赵孟頫临兰亭实际上是一种基于单字结构准确的一种意临,但是并不违背兰亭本来透露出来的信息,所以赵孟頫的兰亭序显得高级!

为什么说兰亭序是天下第一行书?一起揭开行楷书秘诀

赵孟頫临兰亭序

书法爱好者通常欣赏书法会从结字是否平均处看,但是在王羲之这里,基本不会出现四平八稳的结字方式,必定是有着攲侧、大小的微妙变化。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说“作书所最忌者,位置等匀。且如一字中,须有收有放,有精神相挽处。王大令之书,从无左右并头者。右军如凤翥鸾翔,似奇反正。”就是这样的道理。

实际上在把玩一件作品时,先从细节处入手最能得古人巧妙处,如果闲暇有空,不妨拿起古人名帖,只关注一字起笔之处是否有同样形态,转折处是否只用一种方式,单字是否字内笔画位置均等,这是古人写字最得意处,书法妙迹与俗品的区别也就在这里体现。

王羲之讲:“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实是写字态度郑重,于字内做各种变化的重要性,如果不能关注到这一步,就好比抛媚眼给瞎子,没有丝毫用处。

限于篇幅,不能就兰亭字与字之间的关系,行与行之间的关系做详细解析,以后文章再为解析,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由一金堂原创发布,谢绝其他平台与公众号的转载,欢迎转发。对于本文观点,您有什么看法,还请在评论区留下您的观点,相互交流印证,方能长足进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