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老报:九十年代差点要挖秦皇陵,缺钱缺技术挖出水银怎么办

读老报:九十年代差点要挖秦皇陵,缺钱缺技术挖出水银怎么办

98年石甲坑

老报点评:秦皇陵一号坑早在七十年代就开始挖掘,对外开放的时间也很早,所以老早就听到金山银海的说法。上面报道是98年挖出石甲坑。这几年大伙的业余文化生活已经很丰富了,以前娱乐太匮乏,时不时要出冒出挖秦始皇陵的报道。

读老报:九十年代差点要挖秦皇陵,缺钱缺技术挖出水银怎么办

千人千面

已经出土的兵马俑其实有个厉害的地方,就是谁跟谁都长得不一样。造陶俑的时候,画师到一个军队去,挨个画样子,胡子痦子都标清楚。还得问姓名、籍贯、生辰八字。根据这些造出陶俑,等这些军人死去后灵魂可以拘到陶俑里,继续守卫皇陵。所以你见到的任何一个兵马俑,在秦代都有一个真实的活人与之对应。

读老报:九十年代差点要挖秦皇陵,缺钱缺技术挖出水银怎么办

兵马俑的站位甚至都与那时活着的军人相同,所属的军团丝毫不错,所配置的武器防具、战马、战车与活着一样。千年之后陶俑颜色掉了,如果有颜色的话你会发现连肤色都拟真。陶俑兵身高一米八,也有个别高的,曾经挖出过一个两米多的力士,跟姚明身材差不多,也有秦代原型对应。

读老报:九十年代差点要挖秦皇陵,缺钱缺技术挖出水银怎么办

五十多万,一个月,挖了两条沟

再说为什么不挖,问题是钱,不是一般的费钱。有一个陕西的古城,考古队连同雇工去挖掘,每天人员工资成本就过万,租住两个院子放文物,租金一个月几万。古城挖掘需要居民拆迁,每户最少补偿100万。搭棚子保护、日常设备维护一个月去几万。意外死亡赔偿价格保底60万一个人。这些成本下,一个月才挖了两条十米的沟,可想而知整个古城全部挖掘要花多少钱。

读老报:九十年代差点要挖秦皇陵,缺钱缺技术挖出水银怎么办

临潼市都要遭殃

这才只是个面积20多平方公里古城,秦皇陵52平方公里,还带着地宫,复杂程度不在一个级别,想想要花多少钱。这还不算,地宫里有水银,一旦挖通了飞腾出来,临潼的人还活不活了。几千年存古墓里的毒气,一扩散不知道什么后果,挖个古墓搞得整个城市全员疏散,这损失都没法算了。

读老报:九十年代差点要挖秦皇陵,缺钱缺技术挖出水银怎么办

竹简要泡在密封蒸馏水中

再说花出去的是真金白银,挖出来的文物只能保护没法变现,都是国宝你总不能卖国外去吧。文物保存又实际高级别技术活,以前挖定陵的时候,咱都不懂,竹简衣服直接往外拿,手一碰就成灰了,真的成了一堆灰。马王堆里面甚至发现放在陶罐里的藕片,千年没腐烂,拿出来瞬间炭化。很多地方的竹简保存只能放在密封蒸馏水中泡着。以现在的技术手段,秦始皇陵就算挖开了估计也就过个眼瘾,文物免不了灰飞烟灭的命。

读老报:九十年代差点要挖秦皇陵,缺钱缺技术挖出水银怎么办

封土堆直接是一座山

既然现在没钱也没那么高的技术,与其瞎破坏不如等待技术成熟、花钱不心疼的那天再挖。再说秦皇陵的封土堆是个山,整个地宫就在山下,搭一个面积52平方公里的棚子,简直是科幻片的情节。

读老报:九十年代差点要挖秦皇陵,缺钱缺技术挖出水银怎么办

终究有一天会面世

老报点评:其实针对秦皇陵的盗墓打古代到今天一直没断过,次数得有几万人次了,但难得的是无一成功。秦代是中国文化一个重要节点,里面的文献是研究古代历史的权威依据,真打开墓万一竹简化烟飞了,干这事的人诛九族都赔不了损失。

你负责怀旧,我负责记录一个时代,都看到这里了,点赞转发评论关注来一发吧。

读老报:九十年代差点要挖秦皇陵,缺钱缺技术挖出水银怎么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