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价近乎腰斩,开启蹦极之旅

锂价近乎腰斩,开启蹦极之旅

锂价几乎被腰斩,从2018年3月份至8月就下跌了近12000美元,自24750美元堕落至13000美元每吨。

被供过于求“抱摔”的行情是致命的,下跌绝非伤筋动骨100天的事情。中间蓄水池的开关拧开了就不会被轻易关上,锂价中长期的调整就像“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

目前,大量的项目已经开始并继续驱动供应激增。

澳大利亚新增供应促使得其成为全球锂生产的“新科状元”,智利SQM一直在扩大开采以捍卫和夺回第一的荣誉。而尽管价格下跌,澳大利亚矿企仍然在加大锂的勘探,智利的锂矿项目依旧再吸引着新投资,拥有位居世界第三锂储量阿根廷也在燃烧着锂矿热。

某国外机构称,到2025年,阿根廷、澳大利亚和智利的额外锂供应预计每年将增加50万吨以上。

锂价近乎腰斩,开启蹦极之旅

电动汽车的预期可能是一场“单相思”,智能手机等消费电子的需求反而更实际而稳定。

仅仅从城市尾气减排考虑,电动汽车的选择不错。不过如果考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经济性,它一定不是一个好选项。否则,已经有百年发展史的它早就成为了主流公路交通工具。

稀有金属的获取往往具有倾覆式的破坏性,回收和重复利用也需要很高的综合成本。更严肃的问题是,电池的续航、燃爆等等安全问题难于作答。挑战传统汽车行业和油品行业...太复杂了。

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消费电子比较不一样,其消耗的资源少很多,存在问题相对非常小;而其需求数量较大,更新换代的速度很快。因此,其需求更实际而稳定,但是消费电子的个体对锂的需求量弱爆了。

由此看来,供应激增导致的锂价暴跌是一种必然。从至高点坠落,开始了一次“蹦极”。

这一定是一次中长期调整行情,终点应当正如“蹦极”结束的平衡点。

锂价近乎腰斩,开启蹦极之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