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价格低迷,农民没有固定的工作和收入,该何去何从?

天涯1032145481


这个也是所有农村人的难题,自古以来都是一样,农民一直都是没有固定的收入,所以农村人也是生活的比较困难的,可以看到国家现在扶贫也是重点在农村,因为中国的绝大部分的穷苦人家都是在农村的。农村人真的很不容易,干着最苦最累的活,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干,但是确实过着最穷的日子。

现在农村种粮食种地的已经是越来越少了,基本上年轻人都不在农村种地了,很多人都是出去打工了,在种地是真的不赚钱,如果种粮食的话,一亩地一年的收入几百块就不错了,很多都是亏本的,但是在农村其实没有算的,以前老人在家也没事,出去种子,农药,人工等等,一些人都是亏本的。

对于一些种植大户来说,一亩地赚几百块,上千块的还要找到好的项目,遇上好的年份,粮食价格大涨才有可能,对于这些人来说一年赚几万,几十万的,但是都是承担风险的,而且都是拼死拼活的干出来的。粮食价格上涨就能多赚一点,价格下跌呢,就赚不到了还要搭上人工。

对于农村的一些种粮大户来说,最好是不要做的太单一了,比如种水稻的,如果你只是种水稻的话,一亩地赚到几百块就不错了,没有几百亩上千亩的怎么赚到钱,所以说如果你有这么大的种植面积,可以发展一些稻田养鱼,养虾等等,然后稻子收割之后,就发展稻田捕鱼,让城里的人自己来抓,然后顺便还可以给自己的大米做广告,绿色生态大米。也算是一种休闲娱乐农业。

如果是一些普通的农村人,家里只种了一亩三分地的话,这样的话如果是老人愿意干就继续中,对于一些中年人,年轻人的话,还是出去打工吧,不要在家种地了,真的不赚钱,在外面打工一年怎么说也有几万块的收入,在农村种地干几年也没有几万块。


张家界小伍


中国农民可以说是纯朴善良的一个群体,历来以种地生产粮食为主,劳动所得很微薄,从来没有怨言,尽管社会发展很快,各种物价高涨,但是,只有农民生产的粮食价格低迷。

以水稻的价格为例,一斤水稻还没有一瓶矿泉水值钱,这怎么让人看得下去?目前,大部分地区的水稻价格在1.1元/斤-1.4元/斤,而普通的矿泉水1元/瓶,好一些的,有2元、3元的,一斤水稻只能换一瓶普通的矿泉水,这确实是现实。按照传统的种粮成本来计算,农民每种一亩地,只有100-200元的纯利润,农民人均耕地一亩,一个农民毎年能有多少收入呢?

如此下去,农民何时才能达到小康生活水平?假如没有国家的粮价保护政策,大量从国外进口粮食,我国的粮价将会更加便宜,中国农民又如何是好?粮食价格如此低迷,而农民又没有固定的工作与收入,如果继续下去,那么只会使农民走入贫穷的恶性循环之中。在大搞农村城镇化的今天,农民面临着很多困难,农民将何去何从?

农民种地是一种光荣的职业,与参与其它行业应当一视同仁。在如此的情况下,也离不开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与保护,加之农民自己努力,才能走出这样的困境。首先,农村的剩余的劳动力需要转移,外出打工挣钱,是今后农民的唯一出路,但是由于农民的社保问题,虽然进城务工,仍然是三天打鱼 两天晒网的状况,更没有全面的社会保障,与城里人有着很大差别,所以对于进入城镇的农民,要相应的给予合理的保障以及政策优惠才行。

部分人由农业户口转变成了城镇户口,随着我国目前土地流转的开始,农村土地将会加速的流转进一些职业农民手中。种植大户把土地规模扩大以后便于机械作业,效率将会大大提高,从而节约了成本。今后,对于农民种地补贴要提高,保证粮食的稳定生产。国家对农产品的进口,尤其是粮食,增加关税,优先消费国内的粮食,确保农民种地有收益,提高农产品的价格。

而农村原先种地的老人们,年龄也大了,身体干不动了,一些工厂或者工地不愿意招收他们了,所以他们没法去城市务工。国家一直以来搞精准扶贫,这部分老人才应该是扶贫低保对象,这些人也正是建国初期为国家出过力的人,贡献不亚于国家公务人员,他们才最应该得到国家的照顾。

留守农村的人更要利用网络这个大平台,开展一些生意,为今后的农产品销售打好基础,摸索出一套好的创业模式,同时也要从事第三产业,比如开发农村的特色产业或者利用当地的地质资源开展“农家乐园”,“共享度假农庄”等等,既给人们提供了休闲度假的好去处,又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很好的度过当前的困境!



華北陨石


在我很早之前回答过一个问题,是关于农村为什么贫穷的问题,那个问题的答案中我提到了一个概念叫做贫困脆弱性,这个概念对于贫困的界定并不仅仅限于当前的收入,而且还考虑到了未来的不确定性,说白了就是考虑到了农民对于未来风险的抵御能力,对风险的抵御能力越差,则说明贫困脆弱性越高,这样就更容易陷在贫困的泥潭中。

在这个问题中之所以先把贫困脆弱性的概念再次引申出来,就是因为导致贫困脆弱性高的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生产结构的单一性。像题目中所提到的这种情况,在粮食价格低迷的时候,就不能仅仅只依靠粮食这一个单一的生产方式来进行创收,更多得是应该去进入到别的产业之中,比如外出打工,或者是开始养殖业,形成种养结合的方式。这样一来,产业的多样化就可以部分减轻粮食价格低迷带给家庭的负面影响。

除了脆弱性的角度,即使是从单一的收入角度来讲,即使粮食价格乐观,种粮所获得收入也很难支撑起一个家庭的日常开支,只能实现规模经营或者是外出务工寻找其他收入渠道,这个也是我国目前发展的大背景大趋势,农民朋友也要转变思维,不要一直停留在传统农业的生产思维中。


韩一军


一提到农村和农民问题好多人都感觉心酸?但又感到爱恨交加。

首先,开放改革已经进入了四十有多的年头了,总观农民朋友的经济收入,大多不是从自己懒已生存的土地获得的,这是说明我们自己都不把农业当作自己的命脉来看待,弃农重商,把大多土地丢荒,看着好心酸啊!

自古以来,农民都是任劳任怨地耕作农业的,为国家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从来不向国家伸手,即便是在比较艰苦的五六十年代里,默默无闻地度过困难时期,可以说中国农民是世界上最可爱的人。

其次,有些恨铁不成钢之感,落后就会被淘汰。开放改革已经有几十年头了,国家的工业生产发展,已经有了飞速的发展,令世界瞩目。但农业与国家的发展相比大有拖后腿之势,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成为国人之疼,农民收入将未冲出突围。

农业收益低,成本连年上涨,作农业的很难富裕起来,这是农民朋友的呼声。我们要清楚,中国是开放国家,开放意味着外国的工农富产品源源不断地进入我们的国家里。粮食也不例外,美国等地的规模农业,在成本低谦又有政府大额补贴的基础上,它们的粮食出口价是很低价的,因此,对我国的粮食是一个大的冲击 ,事实上,国家已对粮食实行保护价,要不在国外的进口粮食价格影响下,粮食价格还是下滑的势头。

最后,中国农业的出路,还是在于学习国外的规模农业,实行农村农业集团化,农业上规模,上档次,这样才能有效地降低农业成本,增多收益。开发初始,政府进行政策资金扶持,真真正正把农业搞好。

在规模农业集团企业里,我们的农民朋友,将是企业的一员,劳保福利待遇有很好的保障。





双盈27974641


对于这个问题,笔者的态度是,如果有可能,尽可能不要把自己禁锢在几亩薄田上,农村的发展机会十分有限,要想有一个更好的未来,笔者觉得有两个突破点,

第一就是实现耕地的大规模集约化生产,以量取胜,提高种植收入。

第二就是彻底离开农民,去城里寻找更多机会,寻找更大的可能。

究其原因,主要还是以我国目前的农业生产现状来看,平均每亩仅几百块钱的收益不足以让广大农民朋友发家致富,除非是有机会流转到足够多量的土地,比如说上百亩或者更多,这样可以尽可能的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整体种植收益,还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但令人尴尬的现实却是,目前在我国,除了东北以外,很少有地区可以做到这一点,毕竟我国现在的人均耕地面积不过三四亩地,指望它能够为农民带来和进程务工一样的收益,除非是种银得金,否则的话,笔者觉得还是外出务工收入比较好,而且更有前景。

因为不管是社会历史进程,还是我国目前的城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农村,摆脱农民身份会是一个大趋势,所以,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要为自己以及孩子的未来来考虑了。

我国农业的未来,如果不能打破目前的家庭联产承包制,改变我国农业种植人数偏多,人均耕地减少,种植成本过高导致粮食价格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农民种植收益十分有限的尴尬境遇。


我也是农村出身,我甚至周边的情况,现在老家真正以种地为生的人家几乎没有了,要么老家做生意,要么外出务工。

在时代滚滚向前的洪流中,任何人不能独善其身,有些农民铁定是要在这个过程中改变身份。

以后,农民会越来越少……


粮油市场报


我个认为:第一,应该给农民的土地上保险公司上保险。万一有个旱涝的天灾,对农民好友有个保障;其次,国家应该减少国外的粮食进口,现在,种子,花肥,农药,生产资料都涨,就粮食价格不涨,农民有时种地都赔钱!第三,就像袁隆平院士所说的那样,国家应该把粮价提高。不应该补贴买气车的,买汽车的都是有闲有钱的人???


578锦


科学兴农为您解答。

在中国农民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同美国农民相比虽然都是以种植作为主要的家庭收入来源,然而两者却有着很多的区别。对于美国农民,他们将农民作为一个职业,固定的工作!然而在中国却很少有人将农民作为职业,甚至将务农认为这是一个没有前途,最为底端的一种无奈的选择。

对于我国农民来说收入低微薄的原因不是粮价低迷,而是对于务农的理念。如果将务农看做固定的职业,视为一份工作,那么所走的路子将会更宽。而今我国也在大力推行职业农民,也就是学习美国等国外的现今经验,将一些勇于尝试接受新事物,敢闯的人培养成为以务农作为职业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职业农民。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民种地的收入也是越来越薄弱,因为随着市场化的深入,国外粮食的不断涌入只会加速我国粮价的下滑。在国内不断有人抱怨我国粮价太低,农民收入根本赚不到什么钱,殊不知,如果没有我国的粮价保护,一旦放开国门,我国的粮价将会更加便宜。

在农民收益不断下滑的时候,对于农民来说如果还守着过去的老看法,那么只会在时代的前进中淘汰掉。而今许多地区已经涌现出了新型职业农民的影子。何不跟着他们的脚步,找到农业发展的突破点呢?

对于农民来说或许知识薄弱,技能欠缺,然而对于种地来说却是他们的老本行,可谓是实践出真知,相信从事农业生产绝对不是问题。耕种一亩薄田,即便粮价再高,也不过几百块钱,然而如果你敢于耕种一百亩或者一千亩的土地的话,那么收益就取得了规模化效益,即便每亩的经济效益有一两百,那么这么多耕地所取得的规模化经济效益也远远超出了一亩耕地所取得的收益。

当然对于农民来说种地绝非唯一的收入来源,打工也是一个路子,但是由于目前我国的社保问题,农民进城务工还无法享受到全面的社会保险,而工作也相对而言欠缺稳定性,不过农民进城务工却是今后的一个发展方向。

而今越来越多的农民已经进城,从农业户口身份转变为了城镇户口身份,而且我国目前随着土地流转的开启,农村土地将会加速的流转进一些职业农民手中,而农村过剩的劳动力,也只能向城镇转移。

所以,在当今这个年代,有技能可以进城依托自己的技能比如修理电瓶车、汽车、水泥工、木工等某得一线生计,然而如果没有这些技能那么愿意付出就取加入土地流转的阵营,经营规模耕地,取得农业规划化种植效益,而如果以上这些都不具备的话,那么恐怕唯有在时代的前进中被社会所淘汰。

这里是科学兴农,欢迎添加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科学兴农


粮食价格低迷,农民没有固定的工作和收入,该何去何从?

宝哥:宝哥家在东北种植水稻,我以前的问答里算过一笔帐,1.3元的保护价我们种水稻一亩剩个200-300块钱,也就是说种植100亩地水田,我们能剩个2W—3w的,而在农村一个有老有小的普通5口之家来说,勉强够生活,所以问题君的这个问题问的很切实际,关系到我们农民的未来生活,也是给我们最大压力的问题。

2016年玉米掉价,宝哥这种植玉米的农民都赔钱,种的越多赔的越多,本地玉米种植户不少放弃种植了,卖了四轮车、大水桶、等种地设备出去务工了。由于那年水稻没有掉价,他们的土地大都转包给水田户了。

转眼到了2年过去了,放弃种植的这些农民,年青点的在大城市,做快递的,饭店的、保安的、这是发展好一点的,还有岁数大的跟工地的,各种南方工厂临时工,一般年轻的出去工作好找,岁数大的去哪里都不爱要。这些人中有的1年两口子赚10来w,有的还拿不回多少钱。

当初扭转玉米地种水稻的农民,没有想到水稻价格也要走玉米的老路,现在东北的新粮再有1个多月就要下来了,价格如果在保护价那样,我想过年又要有一批人出去闯世界了。

当然还有大部分人还会坚持种地,机器设备投资都在哪里的,适应不了城市生活的,岁数大的这些人会留下来继续坚持种地,有的是寄托于粮价以后回升,有的就是混生活,有的是对自己家的留恋不愿离开。


金田宝哥


这个问题,问的人哑口无言!

农民,作为我国一个特殊阶层,曾经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正是由于农民的劳动和付出,给了我国工业一个相对安稳的发展环境。

而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原本曾为我国农业、甚至是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能支持的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各种弊端也在显现:农民一方面还是耕种着一户三五亩的耕地,另一方面却在社会的更迭中没有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

首先,任何一个人都清楚,靠一家一户三五亩地就能养家糊口,甚至发家致富,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因此,在经济的发展中,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但在这个转移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系统的职业培训以及之前的文化普及率低等问题,加上法制建设上的一些问题,导致农民外出务工都是临时工的形式,劳务关系可以随时解除,工伤医疗保障更是缺乏,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都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构成了一道屏障。

其实,关于题主说的农民没有固定工作,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因为导致农民没有固定工作的根本原因还是我们的劳务制度在保障农民权益方面存在巨大漏洞。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目前农民外出务工形式都比较单一,很多都是长期从事一项工作,之所以不稳定,不是因为打工的农民不想稳定,是没有企业愿意和这些农民签订稳定的劳务合同,而我国的劳务保障制度在这方面真的有很多工作需要做。


每日粮油


俗话讲“民以食为天”,食物是必不可少的东西,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年产量占世界总量的21%左右,之所以粮食的价格低迷,原因就是我国进口的粮食总量也是世界第一,国外的粮食比国内的粮食要便宜许多,每吨粮食至少要高出1000元左右,不同的粮食价格高低是不同的。

农民工靠庄稼的收入来养家显然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一年四季忙里忙外的,一年到头来一亩地能够挣1500块钱就已经是最多的了,我的家乡在河南,春天种小麦,夏天种玉米和花生,这是从小学种到了高中,后来将地组个人家种了,一亩地一年是1000块钱。



后来母亲非想要再留一些,就又种了半亩地,为了以后就是自己种点东西自己吃,就这样一年还要不停的到地里浇地施肥。农民工大多没有什么文化,出来找工作大多都没人要。


就拿郑州爱讲,路上的保洁阿姨身价有的都值上千万,大多都是郑州本地的拆迁户,在家闲着无聊出来做保洁。

从小就劝母亲不要种地了,“可能是小时候太懒了”,我和姐姐都有自己的工作,也有自己的房子,也没有什么负担,父母一直都在工作,不过干的相对轻松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