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當勞首席數據智能官蔡棟《人工智慧+區塊鏈賦能實體創新》

9月14日至15日,WBF世界區塊鏈大會·濟州技術大會在濟州島神話世界度假酒店圓滿召開,濟州技術大會是“WBF世界區塊鏈大會全球行”繼倫敦站、新加坡站之後的第三站,由WBO世界區塊鏈組織、優勢資本、節點資本、GDF、一道資本、IvyFund、金色財經、布洛克科技和濟州市政府、濟州島會展局、中韓區塊鏈協會等中韓多家知名機構聯合主辦,圍繞通證經濟、交易所生態、區塊鏈價值投資、媒體角色與責任、區塊鏈賦能實體經濟等主題,開啟了中韓區塊鏈史上最強對話。

WBF紐約世界區塊鏈大會發起人趙勝、優勢資本董事長吳克忠、Hashed合夥人RyanSunghoKim、WBO世界區塊鏈組織總幹事鄭曉軍、麥當勞首席數據智能官蔡棟、前螞蟻金服技術高管,餘額寶前項目負責人周杰、火幣韓國CFO李相旭等中韓區塊鏈領袖出席大會並參與對話。

麥當勞首席數據智能官蔡棟以《人工智能+區塊鏈賦能實體創新》為主題,在世界區塊鏈大會濟州技術大會發表演講。以下為演講實錄,由WBF紐約世界區塊鏈大會整理,內容略有刪減。

麥當勞首席數據智能官蔡棟《人工智能+區塊鏈賦能實體創新》

我本人是負責麥當勞中國戰略、IT、大數據等方面的工作,我們通過商業化運作成立了深源區塊鏈實驗室,主要研究物聯網、人工智能和區塊鏈。還運營了一個基金會,2015年在萬達海外招回來之後在倫敦做了很多活動,尤其是在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方面。這是由中信資本和麥當勞投資的公司,有非常多有趣的應用會和大家介紹一下。

1.區塊鏈和人工智能的發展

今天課題是人工智能和區塊鏈,我說過設計物聯網和雲計算是必然的,為什麼呢?金融、電商和實體有很大的不同,前兩個都已經數字化,數字化非常好,實體其實很苦,為什麼呢?因為物理世界是很難變成數字化,需要實際運用的開元系統。

關於人工智能和區塊鏈,大家知道人才都是非常難找的,往往用谷歌、亞馬遜和微軟的人工智能框架,把信息集成在雲編排上支持系統運作,這是必須做的。實際上我們做的佈局遠遠超過這些開元的,我們會開元出更多的集成人工智能和區塊鏈的項目,待會兒給大家舉兩個具體的例子。

區塊鏈就是有把價值的東西鏈起來,剛才徐剛博士講的非常好,使用很多的通證模型。在上層是怎麼邂逅的呢?我想出來一個迷你邂逅的,通證可以無限量的,一般是18個小數點可以無限分離股份,實際上通證往往是智能和約驅動的所以有智能屬性。以後的數據不僅僅是企業的大數據,更多的結構化、半結構化的數據會來自區塊鏈,會來自剛才說的物聯網、傳感器和機器人,現在大多數銀行客服服務都是機器人服務了。

以後去中心的APP會越來越多,區塊鏈上如果一個節點的全節點的通訊,每個人在那上面可以去中心或者去中介的溝通交易或者社交,這是非常有意思的。

隨著APP的開發,大家會發現越來越有越來越多的小程序出現,通過數字貨幣錢包也會看到很多DAPPS通過錢包聚合了很多這樣的應用,在這之上就可以各種各樣的創新協作和溝通。

2.團隊實踐

3年時間我們已經做了大量的工作,在區塊鏈部分我們一直在開元和保持標準化,標準化是跟工信部合作,開元方面是和超級賬本合作,我們一直是國內的董事會成員,直到在去年10月份百度加入。

說到開元,我們最重要所有的經驗是來自於那幾年,我們大概有400人的團隊做了方方面面的應用,具體就不說了。工信部的白皮書有好幾份,到目前為止仍然是非常好的一個參考材料,如果大家想入門或者是想參考的話。

至於超級賬本,它是一個聯盟鏈,我們現在不僅關注的是聯盟鏈,還關注供應鏈和我們自己開發的人工智能。目前彙總了一些區塊鏈中能夠用的場景,但是問題是單單區塊鏈是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所以在萬達用了真實數據測試了這麼多場景,一定要有一個多背景的團隊尤其是大數據和人工智能。

已經跟新老朋友講了很多的通證模型,我本人在之前即是在幣改的籌委會也是鏈改的成員,我們看到了大量小公司發展到上市公司,各種各樣的區塊鏈通證化的一些場景的調研以及實操,如果大家對這方面感興趣我們可以在線下溝通。

剛提到物理世界一定要轉到數字化世界享受數字經濟,我們認為在傳統最核心的企業中,一定要不斷出現創新商業模式,可以是20%,但是一定要有。同時你必然得是一個科技公司,我認為任何實體的新商業,它必須是一個科技公司,這是我們在無數次調研和實操後證明的。

3.如何運用到傳統零售企業?

如何做呢?傳統零售企業舉兩個例子,大家看到這樣比較多的設備,物聯網設備或者數字化的設備,必然是要建設一個是區塊鏈不能解決的東西。我們做物聯網平臺,各種傳感器各種認證,非結構化數據和半結構化數據,做成這樣大系統以後才能收集物聯網的數據。

做事情一定要有戰略,我比較喜歡的托馬斯的3.0戰略,不斷要提供企業的決策和洞察力,同時我們還有詳細的像徐剛博士做的模型那樣。區塊鏈也是我們知道1.0、2.0、3.0,3.0到底是什麼?大家說就是速度快一點,我們說要智能、洞察力、彈性的工作力,一定要提供給實體有真正的驅動力,對個人或者最終用戶來說是通證的擁有者,本身有更好的功能。

舉兩個例子,人、貨、場我們認為是供應鏈家的部分。中間、物流、轉手通過批發商、代理商他們有非常強勢的資源,但是實際上影響了自主品牌,使得我們自主品牌的利潤點非常低,創新也是非常緩慢,整個供應鏈導致流通成本高,賬期非常長。

這裡有一個機會,用剛才介紹的先進的技術和人才的培養,在白板上畫一個圖,我們能不能像金融一樣做“直通道”,不要中間換來換去,使用共享經濟模式。我們有很多門店和電商,能接觸很多消費者,能不能直通到供應鏈上游,支持他們的柔性生產,後來我們發現是可以的。

為了做這個我們開了四個店,這看上去沒有什麼不同,實際上有很大的不同,比如說這個POS機,我們的POS植入了區塊鏈,背後是智能和約,你籤一個很複雜的商業協議後,最核心的部分是怎麼樣分賬,每個月交多少錢?分多少?做多少好和不好就是一個表,很容易數字化形成一個智能和約。我們在付費的時候實現智能和約,我們做了到了7+1,深度學習使我們已經開始部署,包括攝像頭、模擬人眼、人臉識別、商品交互、貨架擺放等等。大數據不斷的預測爆款、客流、時間差,使得庫存非常小,希望這樣可以增加商品的轉換率。

同樣的技術不僅可以支持實體店,我們還把同樣的技術用在了扶貧的技術,給富硒大米來做用大數據、雲計算來做溯源,讓最終的用戶能夠跟商家的商品進行交互。

總結一下,產地控制、箱裝確認、跨境運用、數字化到最後呈現。你可以把你的數據呈現給第三方社區、學術,包括科技人員來做更大數字化的改造數字經濟。數字化改造的成熟度這裡就不說了,原始數據到信息、到知識、到智慧、智能。

4.體現AI價值

KPMG做的有關區塊鏈共識的,這很重要,但是我們覺得它不是很準。現在這麼多區塊鏈怎麼選?大家肯定挑花眼了,今年這麼多的項目,明年可能會打的更厲害。我們今年6月份早就預測到,社區運用成本的問題,社區治理混亂的問題,這個至少可以給大家一個考慮的方向。

因為剛才的共識會有一大堆的選擇場景,我也說了我們測試了各種場景,各種供應鏈,最後我們發現沒有一個是好用的。我們開發的場景基於BFT、AI的區塊鏈,你選擇了什麼區塊鏈共識機制,會決定你通證模型會是什麼樣的,以後的社區治理就是更廣闊的,不僅是對股東、客戶,還是相關方,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最後總結一下,我們想把AI價值體現出來,AI價值包括算例、算法,把深度的AI做到能用到實體商業上來。因為實體商業擁有最多數據,我們團隊整整做了快3年了,有百萬級人臉儲備,是在機場用的人臉是不能比的,去年騰訊拿到了第一名,今年我們拿到了第一名,因為我們開元大大提高了,不僅只是中國人臉精度和算法的思路。

5.店內實踐

剛才講了很多,在店裡怎麼樣繼續拓展?包括我們做供應鏈的,不僅在門店裡面深度的數字化,而且也有人工智能,我們可以對非智能化的數據有更好的洞察力去掌控。值得一提的是,我們會把數據還給客戶,正像數字資產一樣的,這個錢包由你自己控制密鑰,你決定要不要分享數據,這是非常重要的。

我們也會把業務拓展到門店之外周圍的一公里,因為外賣的業務在中國是非常大的,我們安裝傳感器是想把整個中國環境智能化,環境數字化,包括溫度、溼度和高度。同時我們在門店裡會進行各種智能硬件的嘗試,希望找到一個平衡點,給客戶更多的驚喜,還要有更多的洞察力,其實就是更多的數據,讓用戶自己決定是否跟我們分享隱私。

我們的門店有很多,上個月麥當勞週年慶活動,在28天內一下子有1200多萬的新會員,這是非常龐大的數據,沒有幾個區塊鏈技術能夠做到,哪怕是存儲都是有問題的,是非常困難的。

現在實體處在一個挑戰的環境,我們希望不斷深化數字化改造,開發開元的區塊鏈和AI的供應鏈技術,讓他們不僅能夠自己掌控數據,還能數據還給更廣大的客戶,讓客戶不僅是客戶,還是通證的擁有者,使他們不僅能夠知道以前發生了什麼,還能夠預測未來,先發制人。謝謝大家!

麥當勞首席數據智能官蔡棟《人工智能+區塊鏈賦能實體創新》

我們從華爾街歸來,以技術的名義,邀您參加11月8日-9日的“WBF世界區塊鏈大會 · 紐約技術大會”,點擊閱讀原文報名,我們不見不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