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貨幣一貨幣史上的飛躍

電子貨幣是指以金融電子化網絡為基礎,以商 用電子化機具和各類交易卡為媒介,以電子計算機 技術和通信技術為手段,以電子數據形式存儲在銀 行的計算機系統中,並通過計算機網絡系統以電子 信息傳遞形式實現流通和支付功能的貨幣。

電子貨幣自出現至今發展已有30多年的歷 史,但作為電子貨幣外在形式之一的信用卡和電子 資金傳輸系統其實早就存在。

1946年,美國佛拉特布什國民銀行首先發行用 於旅行的信用卡,但由於其只能用於貨幣支付,不 能提供消費信貸,因此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銀行 信用卡。

1952年,美國富蘭克林國民銀行發行了世界上 首張真正意義上的信用卡。

1958年,美洲銀行發行美洲銀行信用卡,並逐漸吸收中小銀行參加聯營,最終發展成為今天鼎鼎 大名的維薩集團。

1966年,美國西部各州銀行組成聯合銀行協會 發行萬事達信用卡。

至今,維薩集團和萬事達集團逐漸發展成為當 今世界上最大的兩個國際信用卡組織。

長期以來,歐洲人採取的都是直接轉賬的方 式,由銀行直接為消費者支付賬單轉移資金。尤其 芬蘭和瑞典等互聯網用戶比例所佔較高的國家,三 分之二的交易都是通過電子方式完成的。芬蘭和瑞 典等國家網絡銀行客戶的比例也超過了世界上其 他的國家。

電子貨幣的出現方便了人們外出購物和消費。 電子貨幣通常在專用網絡上傳輸,所以通過設在銀 行、商場等地的ATM機器就可完成貨幣支付操作。 電子支付手段大大減少了經濟運行的成本。

隨著互聯網商業化的發展,電子貨幣在網上電 子信用的基礎上發展起來,其具有以下特點:

(1)以電子計算機技術為依託,進行儲存、 支付和流通。

(2)可廣泛應用於生產、交換、分配和消費 領域。

(3)融儲蓄、信貸和非現金結算等多種功能 於一體。

(4)電子貨幣具有使用簡便、安全、迅速、 可靠的特徵。

(5)現階段電子貨幣的使用通常以銀行卡為 媒體。

在我國,隨著電子貨幣化程度不斷提高,各種 電子貨幣的形式也層出不窮,具體有以下幾種形 式:

(1)儲值卡。指某一行或公司發行的可代替 現金使用的各種1C卡或磁卡,如日常生活中我們 最常使用的電話充值卡、超市購物卡等。

(2)信用卡。是銀行或專門發行公司發給消 費者使用的一種信用憑證,是一種把支付與信貸兩

項銀行基本功能融為一體的業務,同時具備信貸與 支付兩種功能。

(3)電子支票。是一種電子貨幣支付方法, 其主要特點是通過計算機通信網絡安全轉移存款 以完成結算。

(4)電子現金、數字現金。是一種表示現金 的加密序列數,可以用來表示現實中各種金額的幣 值。

(5)電子錢包。是顧客在電子商務活動中網 上購物最常使用的小額支付工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