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執法、家庭監控?無人機新玩法解鎖一下

俄亥俄州州立大學在7月啟動的無人機試點項目,這次被警局搶先了!

無人機助力交通案件拍攝工作

根絕外媒DroneDJ的報道,在需花費大量人力、物力對交通事故進行勘察,且效果不盡人意的情況下,美國伊利諾伊州塔茲韋爾縣的某些警局開始藉助黑科技——無人機的力量進行交通執法。

據介紹,曾經依靠人力完成的現場圖片拍攝任務,現在這些任務都由無人機完成。在無人機操作員的操作下,這些無人機能夠對事故現場進行高分率視頻和圖片的拍攝,然後再將所拍攝的視頻、圖片信息供給專家進行分析。

交通執法、家庭監控?無人機新玩法解鎖一下

伊利諾伊州塔茲維爾縣警局人員表示,利用DroneDeploy類似的軟件還能將無人機所拍攝的信息圖像拼接在一起,形成一張更大的信息地圖。這樣一來,調查人員就能將無人機手機的圖片信息形成一個完成的“故事鏈”,這對案件調查有著莫大的幫助。

此外,由於無人機在空中進行圖片拍攝,僅需幾分鐘就能解決人力需花費數小時收據圖像數據的問題。這不僅為案件調查節約了時間成本,還可讓執法人員在最短時間內清理事故現場,恢復道路的有序通行。

 為何無人機成執法部門“香餑餑”?

由於便攜性和方便性,無人機這個可自主控制的黑科技成為了眾多執法部門的“香餑餑”。

通過攜帶智能分析攝像頭及傳感器,無人機能實時收集、分析道路狀況,彙集用於緩解堵塞的數據。值得一提的是,與交通相機不同,無人機能夠從無數角度進行觀察,快速飛到焦點地區,這種特性一定是道路監測的理想烏托邦。

交通執法、家庭監控?無人機新玩法解鎖一下

在美國,全國各地的警局和消防機構都在利用無人機進行日常工作。在他們看來,與其它選擇相比,無人機不僅使用方便,而且成本也比較低。據紐約巴德學院(Bard College)無人機研究中心調查顯示:美國大約有910家緊急服務機構擁有無人機。

美國司法部副部長傑夫·勞爾表示,他們已經在六場交通事故中部署了無人機進行調查。有了無人機的加持,平常需要三小時才能完成的信息蒐集工作現在只需要45分鐘就能完成,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還有在中國,無人機已經被賦予了全新的身份——“空中城管”,加持長春智慧城市的建設工作。它的出現不僅讓“城市病”無處藏身,還能大大提升執法工作效率,讓城市執法工作變得智能簡單又不出差錯。

在全球,無人機正在幫助許多地區進行包括颶風、山林火災等在內的自然災害評定,其收集來的數據將提供更加重要的數據,多個行業——如氣象、交通流量,甚至災害預測等都將因此受益。

而除了廣泛的使用率,人們還捨得在它身上“花錢”!

上文所提及的伊利諾伊州塔茲維爾縣警局辦公室表示,他們正字進行一個無人機項目,並且向無人機項目投資了15000美元,其中包括硬件配置和日常訓練。

或許,對於執法部門來講,無人機成為“香餑餑”的原因在於:無人機並不是直升機的替代品,但它們能深入一線危險地進行工作,並在數據收集和監視方面有著獨特的優勢。

如果讓無人機走進家庭,你敢嗎?

擺脫“航拍助手”身份的無人機很快征服了很多新場景,例如我們上文所提及的智慧城市建設。但如果讓無人機走進家庭,你敢想象嗎?

隨著搭載多臺傳感器的無人機行業的興起,家庭安全相機定將成為歷史。

交通執法、家庭監控?無人機新玩法解鎖一下

來自帕拉奧圖的Sunflower Labs就抓住了這個機會。他們正在開發一款家庭警報系統,將固定傳感器和無人機結合在一起,對家庭進行全方位無死角監視。

在Sunflower Labs的家庭警報系統中,無人機將充當一個警衛員的身份。與家庭安全相機相似,這些無人機能夠檢測到噪音或可疑行為。但有所不同的是,這些無人機將能自動飛行觸發系統,飛行到室內或房子周邊找到安全隱患,家庭成員只需在安全地方監視無人機的一切行為。而家庭安全相機只能觸發報警系統,危險源的尋找工作依舊需要人工完成。

無人機走進家庭這一玩法聽起來還很不錯的,但你真的敢嗎?

拋開無人機被用來進行恐怖襲擊這一“自殺性”行為不談,最近被談爛了的隱私問題應該是阻止無人機走進家庭的最大危險源。家庭安全相機尚且會被黑客所操縱,誰能肯定日日監視家庭的無人機不是不法分子派來的“間諜”呢?

隨著家庭監控能力和消費能力的升級,隱私和網絡安全問題變得愈發嚴峻,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更擔心自己的隱私問題。

但不管你怎麼樣想,反正筆者目前還是無法接受讓無人機走近家庭的!

(本文部分內容編譯於DroneDJ)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