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報|河南農大水稻協同創新連傳捷報 2項成果在國際著名期刊相繼發表!

喜报|河南农大水稻协同创新连传捷报 2项成果在国际著名期刊相继发表!

喜报|河南农大水稻协同创新连传捷报 2项成果在国际著名期刊相继发表!

我校農學院水稻科技協同創新

取得新進展

兩篇學術論文先後發表於

國際植物學領域著名學術期刊

喜报|河南农大水稻协同创新连传捷报 2项成果在国际著名期刊相继发表!

日前,河南農業大學水稻科技協同創新取得新進展,連續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發表兩篇高質量學術論文。

國際植物學領域著名學術期刊《分子植物》(Molecular Plant)以“A Resource for Inactivation of microRNAs Using Short Tandem Target Mimic Technology in Model and Crop Plants(MicroRNA失活資源庫: 隨機短片段靶基因模擬失活microRNA技術在重要模式植物和作物上的應用)”為題發表了該團隊的文章, SCI影響因子達9.326。另一國際植物學領域著名學術期刊《植物生物技術雜誌》(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以“miR1432-OsACOT (Acyl-CoA thioesterase) module determines grain yield via enhancing grain filling rate in rice(miR1432-OsACOT路徑通過調節灌漿速率控制水稻產量)”為題,在線發表了該團隊的另一篇學術論文,SCI影響因子為6.305。

喜报|河南农大水稻协同创新连传捷报 2项成果在国际著名期刊相继发表!

河南農業大學水稻科技創新團隊教師彭廷博士,美國密歇根理工大學碩士研究生喬蒙萌、博士研究生劉海萍以及該校農學院博士後Sachin Teotia、教師張戰輝博士為《Molecular Plant》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河南省第二期“百人計劃”專家、河南農業大學特聘教授唐貴良、水稻科技創新團隊帶頭人趙全志教授、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陳雪梅教授、美國密歇根理工大學衛海榮教授為本文的共同通訊作者。該文報道了基於隨機短片段靶基因模擬物技術(Short Tandem Target Mimic Technology,STTM)抑制水稻、玉米、擬南芥等microRNA表達的可行性,並構建了相應的轉化載體和轉基因材料;建立了STTM介導的microRNA抑制轉基因植株轉錄組學和microRNA組學數據展示平臺,為microRNA功能的研究及其調控網絡的構建提供了資源保障和技術支撐。

喜报|河南农大水稻协同创新连传捷报 2项成果在国际著名期刊相继发表!喜报|河南农大水稻协同创新连传捷报 2项成果在国际著名期刊相继发表!
喜报|河南农大水稻协同创新连传捷报 2项成果在国际著名期刊相继发表!

河南農業大學水稻科技創新團隊博士研究生趙亞帆、教師彭廷博士為《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該校水稻科技創新團隊帶頭人趙全志教授、中國科學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薛紅衛研究員、水稻科技創新團隊教師彭廷博士為本文的共同通訊作者。該文首次報道了抑制miR1432的表達(STTM1432)顯著提高水稻的籽粒灌漿速率,從而顯著增加粒重,使得田間試驗中水稻產量增加17.14%;且高表達miR1432抗剪切版本靶基因(OXmACOT)互補STTM1432轉基因植株的表型,使水稻籽粒的千粒重增加幅度達46.69%。轉錄組分析結果表明miR1432參與調控脂肪酸代謝和植物激素穩態,這與OsACOT共表達基因富集分析及OsACOT參與中鏈脂肪酸的生物合成結果相一致。此外,STTM1432和OXmACOT轉基因植株中生長素和脫落酸含量的增加進一步證明了這一分析結果,表明miR1432-OsACOT可能通過調節脂肪酸代謝和植物激素穩態,進而調控水稻籽粒的灌漿充實。作為第一個被報道的調節水稻籽粒灌漿充實的microRNA,miR1432可作為培育籽粒大小和作物產量新的靶標,為培育高產農作物新品種提供新的思路。

喜报|河南农大水稻协同创新连传捷报 2项成果在国际著名期刊相继发表!

這兩項研究成果由河南農業大學協同國內外多家單位共同完成,是該校河南糧食作物協同創新中心持續堅持“多單位協同創新、多學科交叉融合、多領域優勢互補”的又一成果。近年來,河南農業大學水稻科技創新團隊搶抓國家2011計劃機遇,紮實推進與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國水稻研究所、中國科學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和美國密歇根理工大學、加州大學河濱分校、國際水稻研究所等單位的協同創新,在協同創新中心水稻高產高效創新平臺的基礎上,獲批了河南省水稻生物學重點實驗室、水稻河南省工程實驗室2個省級科研平臺,水稻科技創新團隊被評為“河南省優秀科技創新團隊”,2017年主持獲得河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

專家風采

喜报|河南农大水稻协同创新连传捷报 2项成果在国际著名期刊相继发表!

趙全志,河南農業大學教授,河南省特聘教授、博士、博導。國家“萬人計劃”人選、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全國模範教師、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農業農村部水稻專家組成員、河南省科技創新傑出人才。先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項目、國家948計劃、國家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河南省重大科技專項、河南省產業技術體系創新團隊建設等項目。在Molecular Plant、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BMC Plant Biology等SCI源期刊和國家級核心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80餘篇,出版教材10部,主持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省級教學成果特等獎1項。帶領水稻團隊建設了河南省水稻生物學重點實驗室、水稻河南省工程實驗室,是河南省優秀科技創新團隊。

喜报|河南农大水稻协同创新连传捷报 2项成果在国际著名期刊相继发表!

Guiliang Tang (唐貴良),美國密西根理工大學生物科學系教授,河南省百人計劃特聘專家,河南農業大學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國際著名植物學雜誌BMC Plant Biology副主編,美國國家自然基金評審委員會成員。長期致力於動植物基因沉默、miRNA、分子遺傳學和基因工程研究等。唐貴良博士於2001年在以色列威斯曼研究所獲得博士學位,2001-2005年在University of Massachsetts Medical school就讀博士後,2005-2011年任職於肯塔基大學,獲評終身副教授,2011年至今在密西根理工大學任職,2015年獲批終身教授。在Plant Cell、PNAS、Trends in Biotechnology、Trends in Plant science、Molecular Plant、Plant Journal等國際知名雜誌發表論文60餘篇,獲得美國小RNA技術專利1項。2012年首創STTM(Small Tandem Target Mimic)技術,主要用於破壞和清除動植物體內的sRNA,該項技術已被廣泛使用。

往期回顧:

河南農業大學

hau1902

統籌監製:周紅飛

本期校審:馮一帆

喜报|河南农大水稻协同创新连传捷报 2项成果在国际著名期刊相继发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