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七夕,除了約會,原來這麼多講究!

七夕節,也稱“乞巧節”或“女兒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有浪漫色彩的一個。在老北京,“七夕”是姑娘們最為重視的日子。

七夕相當於中國古代婦女節。

“七夕”是女人最重視的日子,上到九十九、下到剛會走,所有的女人都會在這天走出家門熱鬧熱鬧!京城裡的喜慶勁兒一點兒不亞於春節。

那老北京的七夕風俗都哪些?

拜雙星

老北京的七夕,除了約會,原來這麼多講究!

在老北京凡是過節就要拜神燒香,但不同的是七夕是夜裡燒香,而且拜的是牽牛星和織女星。

祭拜雙星者主要是女人,她們把織女當作自己的保護神,老年婦女是為了乞壽,青年婦女是為了乞子和夫愛、婆疼,少女是為了乞巧、乞美、乞求美好婚姻,每人都在唸念有詞或心中默唸,十分虔誠。

聽天語

老北京的七夕,除了約會,原來這麼多講究!

祭神完後,姑娘們還要成群到葡萄架下或井邊去“聽天語”,據說能聽到牛郎織女說悄悄話,有人甚至說在井邊聽到了織女的哭聲。有的人說,七夕白天很少見到喜鵲,因為都到天上搭鵲橋去了。有的人說,七月初八看喜鵲,頭上是禿的,是因為搭橋時被牛郎織女踩的。有的農村在這一天要殺公雞,是怕公雞叫得早,影響了牛郎織女的約會時間。

設瓜果

老北京的七夕,除了約會,原來這麼多講究!

那會兒民間還盛行設瓜果酒禪來乞巧、乞富、乞子、乞壽等活動。這天夜晚,除了人們常站在街市庭院內抬頭尋覓織女、牛郎星外,還要搭建乞巧棚,懸掛牛郎織女像,或者設案焚香祭拜。供案均設在庭院或花園裡的葡萄架、豆架旁,供案上要陳設用西瓜雕刻的“花瓜”、蜜桃以及其他時令鮮果,有的家庭則用精雕細刻的工藝瓜果,有些還擺上婦女常用的胭脂、撲粉之類的化妝品,說這是要獻給“織女”用的。

做巧果

老北京的七夕,除了約會,原來這麼多講究!

傳說古代廟會上的“乞巧果子”可以捏塑出各種與七夕傳說有關的花樣,款式很多,主要原料是油、面、糖、蜜,北京人把油條叫“果子”,就與七夕吃巧果有關,只不過花樣少了。家裡人做巧果的時候,小孩子總是喜歡趴在一邊看,一個個面劑子被塞進胡桃木的模子裡,出來的時候就成了一條體態豐盈的金魚,或是一個喜人的長命鎖。孩子們則在一邊不住地咽口水,急切地盼望著第一鍋巧果出爐。

吃巧食

老北京的七夕,除了約會,原來這麼多講究!

七夕這天,婦女們要用麵粉捏製帶花的食品及各式各樣的麵食,如餛飩、麵條、花捲,還有用麵粉捏成的小耗子、小刺蝟、小兔子等,蒸好後要陳列在院子裡的几案上,讓天上的織女來比評,看誰做得巧、做得精美。

夜晚時一家人圍坐在院子內一邊欣賞星空的星斗,一邊吃著各種式樣的“巧食”,其樂融融。七夕節前,街市上的餑餑鋪也適時製作出有織女圖案的酥餅、酥糖出售,這些酥餅、酥糖俗稱“巧酥”,意味“巧酥”贈巧人。

賣節令

老北京的七夕,除了約會,原來這麼多講究!

每到農曆七月初一,各種七夕應節商品可就開始上市了,乞巧樓、七巧針、乞巧果等應有盡有,但其中最暢銷的就屬女人用的香料和胭脂了,您可別覺得只有現在的女孩化妝,這可是從古代就傳下來的優良傳統!

穿針乞巧

老北京的七夕,除了約會,原來這麼多講究!

在祭罷雙星後進行,老人會給每人一根針、一根線,讓姑娘們同時穿引,看誰穿的快、誰先把線穿進針孔,就算乞到了靈巧和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