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吗?康熙大帝曾来过馆陶……

康熙三十八年(1699)正月第三次南巡,康熙帝来到地处馆陶县卫运河,视察引漳河入卫河,以解漕运水源不足。

自隋至清,北馆陶镇便是馆陶县治所在地,西二里便是卫运河。可是,明末清初,连年战乱,河道失于治理,时常阻塞搁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漳河“由磁州(今河北磁县)入河南彰德府临漳县界,东北入广平县南界分为二支,一由大名府魏县至山东东昌府馆陶县入卫河。”三十六年(1697年),漳水“骤至馆陶与卫河会。此后,北流渐微”。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十一月,康熙帝命李光地为直隶巡抚,以加强漳河治理。

知道吗?康熙大帝曾来过馆陶……



清代皇帝多不喜居宫中,常有北祭、南巡、西狩、东幸之游。康熙在位60多年,六次南巡,每次南巡首要活动是督河,然后亲授方略,付诸实践。三十八年(1699)正月初三日,康熙帝由皇太后及皇子胤禔等八人随行,于大通桥乘舟南下,即“相度形势,察视河工”。

这里还有一个故事。康熙帝南巡进入山东地面,决定暂时分行,只乘一舟,减少扈从,昼夜前进,往阅卫河。这一日,来到馆陶地面,大约距离馆陶县城西北七八里有一村庄,发现河道在这里拐了一个很象牛鼻圈模样的弯儿,村庄名字叫丁圈村。说来也巧,龙舟突然搁浅,不能前行,随行官员人等想尽千法也没办法。这时,河岸边水次厂人李珍“身长七尺,膂力绝人”,他来到船边,自告奋勇,一只手就把御船拉到深水处。康熙一时高兴,下了龙舟,来到村旁卫运河西岸的清凉寺,召见李珍,大加奖异,御封李珍河南开封府原武县主薄,后来调任浙江嘉兴县海盐关,内用充詹事府录事。


康熙年间,西藏在英殖民地煽动下,有少数分子暴乱,李珍随军平暴,战功显赫,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三月受封登仕郎,官至四品京堂。这座清凉寺原来建于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传说因为康熙帝住过,从此再没有蚊蝇,后来人们重修寺宇,遵改名为兴龙寺。清光光绪34年(1908年)编《馆陶县乡土志》地理篇详细记载了此事。

知道吗?康熙大帝曾来过馆陶……



为治理河道,康熙帝谕直隶巡抚李光地等:漳河与滹沱河原各自入海,今两水合流,所以其势泛滥。如漳河故道可寻,即可开通引入运河;如虑运河难容,即于运道之东别开一河,使之赴海。令李光地等前往阅视议奏,此时,李光地奉命视察漳河,就任才三个月,康熙帝就面谕李光地亲自踏勘并上奏治理方案。李光地得旨后迅即行动,于次年四月上呈周详的治漳河方案。康熙帝览后表示赞同,下旨迅速施行。秋后,李光地批示两岸州县官府组织民众疏浚河道。康熙帝亲临巡视,十分满意,御赐李光地《子牙河诗》。康熙将李光地的治河思想,向黄河淮河推广, “李光地自任直隶巡抚以来,每年雨水调顺,五谷丰登,官吏兵民无不心服。”他还高兴地说“朕用一清正抚臣,便岁丰民乐。”

康熙四十五年,张伯行“以卫弱不可漕,请自馆陶决漳入卫”。康熙四十七年,就实现了全漳入卫。自此,漳河北路与中路断塞,只是“遇秋水暴涨,輙由故道北流甚,且横溢四出”。康熙五十四年又在馆陶筑堤,“障勿使北”,更为保证日后漳河水全部接济运河提供了保障,自此引漳入卫,保障了卫运河漕运。明清时期,“凡漕粮入津,芦盐入汴,率由此道”,形成了卫运河漕运的空前繁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