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足球|Literature 与 Soccer

闲话足球|Literature 与 Soccer

文学者,修身养性也。足球者,健体强身也。若论足球与文学的关系,如果第一眼看去,就好比驴唇吻上马嘴,咖啡撒上蒜末般的无稽之语,一个是海量卡路里的付出,一个则是纸书上的挥毫泼墨。但在宏观看来二者共根而生,从再小的方面来看,他们也有着相似处和无法割舍的联系。

闲话足球|Literature 与 Soccer

首先这两者有着诸多的共通之处:中国文学由来千年,自仓颉造字,文学便随着人类文明的诞生应运而临,而足球,亦可曰“蹴鞠”,《史记》中的“临苗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竿、鼓瑟、蹋鞠者”便描述了早在战国时期民众蹴鞠的场景。文学在中国历史的漫漫长河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有着唐宋诗词的繁荣,也有过沦为政治工具的黯淡,而足球在宋代也曾呈现市井潮流的鼎盛之景,还出现了一批诸如高俅、燕青等的早期球星。

很巧合的是二者在近现代同样遇到了瓶颈,文学方面,十七年文学后文艺界遭到无情扼杀,而当代的国内文学也一直无法与主流文学接轨,大众文学更是良莠不齐,即便是一个诺贝尔文学奖也无法掩饰中国当代文学的孤芳自赏。而中国足球就更惨烈了,相较周边弹丸小国足球发光发热,中国足球的阴风总会把球迷的热情给一口吹灭,以至于到现在演变为一个人人得而侃之的名词。

闲话足球|Literature 与 Soccer

为什么这两个明明是迥然不同的事物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原因只有一点,足球亦是文化。任何一个足球强国,它都有着本国文化的专属印记:巴西足球的个人技术展现了桑巴王国的热情奔放,西班牙足球的优雅传控宛如古典欧洲骑士精神,就连邻国韩国足球的强硬逼抢和犯规也体现了韩国历来秉承的“技术不够,身体来凑”(手动狗头护脸)。从各国足球的精神,到融合本国元素的球衣,再到看台上代表各自文化的装束,一场球赛从头到脚无疑是一个国家文化的展览。怎能说足球不是文化?

闲话足球|Literature 与 Soccer

既然足球与文学同根同脉,不妨以近些年文学所遇到的问题来看待足球。

是追逐洋流?还是另辟蹊径?

闲话足球|Literature 与 Soccer

作为文学界的最高成就,诺贝尔文学奖似乎从始至终都不青睐中国本土的作家,尽管一个莫言横空出世,但他本身带有的西方魔幻现实主义风格自然无法扫清西方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隔阂,完全中国本土化的文学自然无法获得诺奖的青睐。这便是中国主流文学遇到的问题之一,固守本土?还是顺应潮流?

中国足球恰恰也有这样的烦恼,固步自封难能进步。但一味模仿当真有所成效?照搬西方的足球之路如果没有了本国足球的积淀,引进再多再成功的先进体制、名帅球星,最后成功与否还两说,执着于西方足球的皮毛的模仿岂不是成了一副架空灵魂的皮囊?

闲话足球|Literature 与 Soccer

无论是中国的文学作品,还是影视作品或综艺节目,往往被吐槽没有新意,缺乏想象力。除了国民性格、社会与体制等原因外,更重要的是缺乏文化自信。在足球层面上,这表现为想象力匮乏,面对世界强敌,国家队的表现尤其如此。

暂且不提中国足球与足球强国本就存在的差距,只论在场上的精神态度,个人的不自信就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进攻端,前锋面对强硬防守时畏畏缩缩、拖泥带水,一面对压力就不敢做动作突破;在防守端,对抗身体素质出色的外籍球员畏于身体接触,不敢果断上前逼抢,包括丢球后的松懈或是自我放弃都是一种缺乏自信的体现。

闲话足球|Literature 与 Soccer

再从大方面讲,国足自多少年前的亚洲一流,到“恐韩”“惧日”症频发,再到眼睁睁看着周边小国崛起,国足失去的怕不止是地位、影响,恐怕还有一个大国的自信,顺而中国足球的目标便从之前的打败日韩,一步步自我降低到谋求打败泰国、越南、马来西亚等小国。

在此,我们不得不提及越南足球,自去年越南以黑马身份闯入亚洲U23锦标赛决赛,很多人都以为这是运气。但无论实力还是运气,越南足球的自信心是有了,今年亚运会上他们的表现同样出色。与欧洲冰岛队一样,小国不畏强敌,即足球自信。

闲话足球|Literature 与 Soccer

造成中国现代文学没落的原因还有很多方面,包括但不限于价值取向、受众方向、质量与数量的矛盾关系等等,这说明一个综合完备的大环境才会促成一种文化的繁荣,足球亦是如此,造成文学与足球落后的状况,并非因我们的DNA注定不适合,而是我们显然没能形成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文学上的境遇即是足球所遇到的问题,也是社会各阶层的责任所在。

足球是社会中一项必不可缺的文化,而不是可有可无,只有深耕青训,形成一个符合大众需求、迎合世界主流,又满足中国特色的文化环境,那么或许,我们现在所担心的问题便会迎刃而解。

闲话足球|Literature 与 Soccer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