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航运大市场 促进长江流域协同发展——武汉航运交易所助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纪实

构建航运大市场 促进长江流域协同发展——武汉航运交易所助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纪实

“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加强改革创新、战略统筹、规划引导,以长江经济带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4月26日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引起了社会各界强烈反响,也为武汉航运交易所指明了发展方向。

千年长江,黄金水道,湖北武汉为万里长江“龙腰”所在。武汉新港作为我国中西部最佳的“出海口”,更以2017年集装箱吞吐量135.6万标准箱的成绩,成功迈入全球内河集装箱港口第一方阵。依托打造长江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武汉航运交易所应运而建、应势而生。

武汉航运交易所于2015年下半年由武汉新港管理委员会筹建重组,2016年正式运行。武汉航运交易所以用心、贴心、尽心“三心服务”为宗旨,发挥集聚航运要素资源、规范航运市场行为、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发展。

通过2年多发展,武汉航运交易所已构建起船舶交易、货运交易、人才服务和航运技术及知识产权交易四大交易平台,开展政务咨询、航运金融、保险、评估、结算、电子商务、海事仲裁、司法鉴定、法律援助以及航运文化等服务。

长江经济带覆盖9省2市,人口和GDP均占全国约40%,是我国经济重心所在、活力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需要正确把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总体谋划和久久为功、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自身发展和协同发展五个关系。

自重组以来,武汉航运交易所坚持立足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敢为人先、大胆创新,着力探索构建航运大市场,助推长江流域协同发展,取得了累累硕果。

构建航运大市场 促进长江流域协同发展——武汉航运交易所助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纪实

多方集聚航运要素,助力武汉航运中心建设

航运中心必然是航运要素集聚中心。2016年正式运行以来,武汉航运交易所累计完成交易额突破70亿元。在2016年正式运行首年交易额即达10亿元;2017年,旗下四大交易平台成交额突破40亿元;今年1月至6月,四大交易平台交易完成25.48亿元,同比增长49%,为全年目标的50%。

搭建货运交易平台,吸引集装箱、大宗散货、商品汽车滚装运输三大货种进场交易。推出国内首家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综合物流信息系统,打通大宗散货物流交易全过程;建设长江内支线集装箱订舱系统,为长江流域外贸企业购买内支线和国际干线舱位提供便利,巩固武汉中西部“出海口”地位;建设商品汽车滚装运输系统,逐步整合国内南北向和东西向两大航线滚装运输企业船舶动态和舱位信息,促进武汉建设商品汽车转运中心;目前E航运、集装箱订舱、商品汽车滚装运输三大系统即将在泸州、南京、岳阳等地部署分系统。分系统部署完毕后,将形成以武汉为中心、覆盖长江全流域的货运物流交易大市场;同时,正在研究建设基于水运的多式联运系统,整合水路、铁路、公路等多种运输方式,衔接水港、陆港,进一步推动降低物流成本,增强综合运输效能,助力湖北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

建设船舶交易平台,推出“E航拍”服务,吸引国内船舶交易机构和经纪人入驻,开展新造船、二手船、涉诉船舶和船用设备、产品交易;与北京产权交易所合作,拓展港航类国有资产、产权和投融资业务,着力建设具影响力的港航实物资产交易大市场。

围绕航运人才服务,与精准扶贫工作相结合,开发航运人才综合服务平台,在省内外贫困县设置招募点,形成“招、学、考、工、养、保、护”一条龙服务体系,逐步建成中西部航运人才服务中心。受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委托,开展对全国船员培训考试和发证工作第三方评估工作。

构建国内首个航运知识产权交易平台,联合横琴国家级知识产权交易中心,连接在武汉船舶科研机构、院校、工业企业等多方要素市场,开展航运知识产权运营、交易和服务,促进航运知识产权成果及时转化,使航运知识产权成为航运要素集聚新增长点。

构建航运大市场 促进长江流域协同发展——武汉航运交易所助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纪实

不断完善航运服务体系,激发航运要素活力

武汉航运交易所坚持公共服务和延伸服务相结合,不断丰富服务品类,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助力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成为长江及其他内河高端航运服务中心。

强化信息服务。2017年推出国内首支商品汽车滚装运输综合运价指数。2018年将陆续推出长江煤炭运价指数、长江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和商品汽车滚装运输景气指数。建设长江流域信用评价体系,逐步建成武汉航运信用评估中心;发挥航运物流航运专家作用, 通过专业信息服务,逐步推动武汉航运中心成为内河规则研制中心、价格价值评价中心和高端航运法务服务中心。

优化配套服务。组建技术专家库,形成船舶勘验、评估等配套服务能力。密切与武汉新港管理委员会产业发展研究中心、船舶设计、船厂合作,以1140集装箱等江海直达、近洋、川汉和汉江LNG动力船型为重点,深度参与示范船型、港口岸电、LNG加气站等项目研究、推广和运营,牢固树立生态优先和绿色航运发展理念,探索“一站式”配套服务体系。

创新金融服务。基于平台推出E航宝金融产品,引入68家银行和金融租赁、基金、供应链公司等金融和类金融机构,贴身服务航运企业。

加强宣传阵地建设。挖掘长江航运发展史,建设长江航运博物馆,主编《长江航运通史》丛书,出版《武汉航运中心》杂志,形成系列文化产品,弘扬航运文化自信,奏响武汉航运中心建设最强音。

值得关注的是,通过开展高端航运服务,武汉航运交易所已为湖北新增船舶运力40万载重吨,已吸引长江流域9省2市20余家航运企业和长江流域主要联盟、协会来武汉商谈合作,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要素集聚力和要素活跃度均显著增强。

构建航运大市场 促进长江流域协同发展——武汉航运交易所助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纪实

加强协同发展,全方位全流域拓展业务合作

航运中心将影响和引领流域发展。武汉航交所坚持创新驱动、协同发展,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与长江流域主要港口城市融合发展。

加快协同发展。2018年年初率先与四川自贸区川南片区管委会合作筹建泸州分所,促进武汉中游航运中心与川南航运物流中心互动发展;应岳阳市政府邀请,与岳阳市交投集团共建湖南航运物流中心;应河南省交通运输厅航务局邀请,为河南省配套提供高端航运服务;与南京航运交易中心达成合作意向,将整体功能复制到江苏沿江。

在加快流域布局的同时,在上海、舟山、九江、重庆等地培育经纪合伙人,共同拓展业务,为建成流域型、国家级航交所奠定基础。

提升行业影响力。加入世界最大、运营最多样化的国际航运组织——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向世界发出武汉航运中心声音;接洽全球第二大船旗国——利比里亚海事局,努力推动设立中国中西部办事处,不断提升武汉航运中心国际影响力。

树立“一盘棋”思想 一张蓝图干到底

如同一条巨龙,长江经济带初现龙首牵引、龙腰支撑、龙尾摆动的良性格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坚定不移将一张蓝图干到底。

随着长江经济带、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国家战略叠加,以及党的十九大交通强国建设的提出,武汉航运交易所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新的挑战。2017年,武汉航运交易所成立调研专班,先后赴北京、上海、深圳、大连等地证券、期货、产权交易机构对标学习,经充分讨论研究、数易其稿,形成《武汉航运交易所加快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确定了今后3年的主要工作目标和任务。

——形成“两大能力”,即提升海事法务、航运信息等公共服务能力,基本建成功能完备的航运公共服务体系;初步具备特色鲜明的市场经营服务能力,构建统一、开放、有序的航运大市场。

——实施“三大任务”:夯实基础业务、拓展延伸业务、创新金融业务。

——做实“四大平台”:做实货运、船舶、航运人才、航运知识产权四大平台。

——构建“五个中心”:初步建成长江内河综合物流交易中心、全国重要航运资产交易中心、中西部航运人才服务中心、中国航运金融服务中心、中国海事法务服务中心。

激情岁月,披肝沥胆。昨天,武汉航运交易所辉煌满途,意气风发;今天,以长江经济带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号角激昂吹响,武汉航运交易所已准备就绪,随时准备踏上又一段锐意征途。 

“努力把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生态更优美、交通更顺畅、经济更协调、市场更统一、机制更科学的黄金经济带,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下一步,武汉航运交易所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提出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推进航运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夯实基础业务、拓展延伸业务、创新衍生业务,基本建成功能完备的航运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统一、开放、有序的航运大市场,积极引领长江流域航运协同发展,助力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走在前列,为服务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谱写新的辉煌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