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刊不过4年,它凭什么获得如此高的赞誉?

创刊不过4年,它凭什么获得如此高的赞誉?

创刊不过4年,它凭什么获得如此高的赞誉?

四年前

和着武安各项事业

快速前进的步伐

《武安文化》应运而生

到今天

17期飘着墨香的

《武安文化》走进了武安的

城市乡村、机关学校、厂矿企业

丰富了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

为宣传武安英烈、讴歌新人新事

挖掘鲜为人知的乡土人情

描绘美丽多姿的武安山水以及

传播地方文化、弘扬正能量

发挥了积极作用

受到领导和社会各界的

欢迎与好评

创刊不过4年,它凭什么获得如此高的赞誉?

★四年17期杂志共刊发要文17篇;

★记写革命回忆录和英模人物文37篇;

★武安民俗方言、景区展示文96篇;

★散文、小说112篇;民间故事、戏曲作品65篇;

★诗歌213首;

★宣传推荐文化新人52人,有20余名写作新手在此发表作品后而在文化圈崭露头角。

团结奉献 ,甘当文化志愿者

《武安文化》能有今天的成绩,是与有着一班热爱武安文化、团结奉献、认真严谨的编辑队伍分不开的。

创刊不过4年,它凭什么获得如此高的赞誉?

杂志的主要发起人孟天顺作为“总编审”,每期稿子都认真审,篇、段,甚至是一个标点也不放过。严把杂志的方向,必须是正能量。

创刊不过4年,它凭什么获得如此高的赞誉?

主编刘玉平从栏目设置、谋篇布局、稿件的前后顺序,事无巨细,一丝不苟地安排、调整。

创刊不过4年,它凭什么获得如此高的赞誉?

执行主编牛保增,从组稿分配任务、校稿安排,到邯郸校印,到成书后往武安运,都是他的事。

创刊不过4年,它凭什么获得如此高的赞誉?

副主编王乔锁、张文庆、编辑张发鹏、刘刚、李正华都有着扎实的文字功底,积极主动,是中坚力量。别看他们编辑工作是业余的,但他们的工作态度是“专业”的,为了把杂志的错误率降到最低,编辑在组稿时,首先要把选好的文章的电子稿整理校对一遍,送主编审阅后,要经过三校,其中还要“换防”——交换文稿校对。文稿一包到底,出现错误,直接“问责”到具体人,这些举措有效地降低了杂志的错误率。

这些编辑大部分时间都是温文尔雅的,但也有面红耳赤的时候,那就是因为稿子里的一句话、一个字,甚至一个标点符号用法的争论,这时候,你拿字典,我引实例,他则在网上寻找证据,都是一辈子搞文字的,往往互不让步,争论激烈。直到最后有人拿出足够的证据,大家一致同意,才算平息,较真的结果就是使杂志办得更加经得起历史的考验,更加有了权威。

他们大多已退休,本该过含饴弄孙的清闲时光,他们却干起了这“无名无利”的活来。不说别的,仅每期杂志的搬运,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个考验,运来印好的杂志,每包40本,足有20多斤,这些年近古稀的老人都是一包一包从一楼扛上或提上五楼仓库的,他们挥汗如雨,甚至上一次五楼,中间要休息三四次,但从没有人喊冤叫屈,让人看了既心疼,又产生敬重之意。

为了让这本杂志“全覆盖”,他们的脚步踏遍了武安的乡村、城镇,把一本本杂志送到了需要它的人们的手中。

各界支持,源于共同的情结

刊物得到了我市人民的普遍欢迎,上至耄耋、下至垂髫积极投稿,大力支持。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齐林顺亲自为刊物撰写发刊词;现任主任邢乃玉早在外地工作时就特别关注《武安文化》,每期必看,还撰写了“卷首语”,回到武安工作后,更是大力支持;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任义章、主动为刊物撰稿;85岁高龄的市政府办公室原主任孔祥琪,稿件字斟句酌,一笔一划,竖排竖写,撰写稿件数十篇;80岁高龄的市委宣传部原副部长尹德惠,盛赞刊物是难得的文化平台,积极撰文传播正能量;市总工会原主席陈起芳、亲临编辑部虚心征求意见,笔耕不辍;南河底村刘振年,北京打工,时刻把刊物关在心上,不断发来新作;磁山二街75岁的汪久长,不畏寒暑,乘公共汽车来回数十公里亲自送稿;70岁的张胜利,奔波百余里,回乡核实稿件史实,加盖村委会公章——他们严肃认真的态度令人折服。

创刊不过4年,它凭什么获得如此高的赞誉?

杂志得到有识之士——磁山二街党委书记申礼成、新金钢铁公司董事长高万军、市一院院长郝保乾、民政局副局长赵耀武等人的热心赞助,为办刊奠定了物质基础。

深入挖掘,弘扬地方文化

《武安文化》设置二十多个栏目,围绕武安六大文化脉系,运用多种文学艺术形式宣传丰富多彩的地方文化。张海江的《磁山文化遗址调查报告》,安秋生的《武安商邦的商道探秘》,李恒昶的《二嘎旦还乡》,李本文的《难忘伯延看总理》,左根川的《徘徊镇的来历》,安云的《武安古代的疆域变化》,程耀根的《武安锢戳锅文化》,郝玺修的《水利县长李振忠》,郭果林的《戏曲进校园花絮》,彩页摄影《书法名人韩增富》等众多高水平的文学作品,都产生了广泛影响,为弘扬地方文化增光添彩。

创刊不过4年,它凭什么获得如此高的赞誉?

武安是革命老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间,众多子弟兵和群众,面对敌人勇敢无畏,顽强抗争,都有着众多的精彩和感人的故事,是我市革命文化的一部分。《武安文化》深入挖掘这些英雄的事迹,有的还是第一次公开。野河村的《区干队怒铡日本翻译官》描写了孟来昌等区干队十九人用铡刀铡死日本翻译官,以儆效尤的故事;张明霄口述、侯利琴整理的《抗日儿童团》再现了张明霄带领小伙伴们帮助八路军抗日的事情;赵宏伟的《一个抗战老兵的故事》细说了自己父亲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坚决服从党的领导的一生。

创刊不过4年,它凭什么获得如此高的赞誉?

晋中学院教师、复旦大学文学院博士、西土山乡杜庄村籍人贾利涛怀着拳拳爱乡之情,搜集整理概括了我市方言的特点,以深厚的功底、全面地、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我市方言渊源、变迁、应用,雅俗共赏,具有学术和史料价值。杂志专辟版面,以《门外琐言之武安话》为题,分6期全文刊载了该文。

创刊不过4年,它凭什么获得如此高的赞誉?

邯郸市文物研究所原所长、省文物鉴定委员会成员、冶陶镇安子岭村籍人乔登云心系家乡,熟悉家乡的一草一木,他对安子岭凤凰寨进行了全面考察,以专家的角度撰写了《安子岭凤凰寨考察记》,语言精练、内容丰富,全方面、多视角描写了凤凰寨的历史、现状和魅力,刊登在本刊第12期,助力安子岭村这个中国传统古村落的开发。

创刊不过4年,它凭什么获得如此高的赞誉?

打造平台,培养写作队伍

《武安文化》发稿范围坚持面向社会各个群体,尊重名家,不拒新人,扩大读者作者群。面向中小学生,开设“幼苗茁壮”栏目,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

创刊不过4年,它凭什么获得如此高的赞誉?

2018年3月,举办优秀作者表彰会,参会人员100余人,评选出了20名优秀作者,颁发了荣誉证书和奖品,并举行了经验交流,优秀作者满怀深情地讲述了自己和《武安文化》的感情,感谢《武安文化》对自己写作的帮助。

创刊不过4年,它凭什么获得如此高的赞誉?

市交通运输局的张素华动情地说:“我的文章《难忘奶奶》一文发表在2016年第3期《武安文化》,这是我的散文第一次变成铅字,心情很激动……”

创刊不过4年,它凭什么获得如此高的赞誉?

“《武安文化》是我写作梦想扬帆起航的地方,继加入武安文化学会后,我又光荣地加入了武安市作协、邯郸市作协、河北省散文学会。在写作的道路上跌跌撞撞地走了一年多,得到了太多老师的无私指教和帮助。我的点滴进步,都离不开《武安文化》这个平台的激励和鞭策……”

市教育局的李莉萍表示:“作为一名文学爱好者,喜欢用手中的笔书写生活悲喜,畅谈人生百味,涂抹读书体会,叙说工作得失,感谢《武安文化》给了我提供了这样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每当自己的文字变成铅文,想到能与广大热爱《武安文化》的读者一同分享自己的想法,心里便是满满的幸福。”

教师闫楠说:“《武安文化》杂志,在我心中的位置一直很高。我觉得它是包容武安文化万象的……”

创刊不过4年,它凭什么获得如此高的赞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