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出少年

閩西革命系列故事

英雄出少年

英雄出少年


李德安是閩西著名老紅軍、老黨員,原福建省軍區副司令員。他戎馬一生,走南闖北幹革命,為新中國的誕生,為中華民族的復興作出了重要貢獻。他不但作戰英勇,而且足智多謀,為革命立下了赫赫戰功。而善於用計這個特點,從他剛參加革命時的兩個小故事,就已經顯現出來。

智鬥“大當家”

1916年農曆除夕,李德安出生在連城新泉良盟村一個農民家庭。那時,他家窮得叮噹響,全部家產僅有3間破房和幾件簡單的農具。其父李官慶從小替人撐木船,常年累月來往於朋口至新泉之間的河道上;母親楊鳳蓮負責耕種向地主家租來的幾畝耕地,春夏秋冬都是面朝黃土背朝天。

李德安是吃野菜喝粥湯、滾著泥巴長大的,雖然長得瘦削,但骨架子卻挺硬實。他六七歲就會跟著姐姐下地幫母親幹活,八九歲即跟著哥哥下河灘幫父親拉縴。他性格倔強,皮膚曬得黑黝黝的,人們都暱稱他“小鐵漢”。

1929年秋的一天,楊家坊一個地主的大當家、外號叫“惡狗八”的帶領3個家丁闖進李德安家催收佃租。那天,他父親、哥哥正出去幫人撐船。他母親、姐姐見“惡狗八”等人來勢洶洶,只好將收成的穀子全部挑出來交租。過秤之後,“惡狗八”拿出算盤“滴里搭拉”一打,立即嚷道:“連同往年拖欠的租和息,正好還差550斤。”楊鳳蓮實在沒有辦法了,只好哀求說:“楊大當家,我家的穀子確實已經挑完了,不信,你到倉裡看看。所欠的這些穀子就請你寬容寬容,等我老公回來後再想想辦法,行嗎?”“惡狗八”是個認錢不認情的“冷血動物”,立即惡狠狠地說:“不行!沒有穀子就得交錢,沒有現錢就……”此時,他賊眼珠一轉,正瞧見李德安趕著黃牛回來,“就把牛牽走!”

牛是農民的寶貝。李德安趕回的這頭大黃牛是與當地另3戶農民合買的,李德安一家僅佔一條牛腿。李德安一聽“惡狗八”要將牛牽走,立即吆喝兩聲把牛趕上屋背後山。

“惡狗八”見狀,即帶家丁追去。

李德安見勢不妙,一邊趕牛一邊想點子對付他們。當他走到一個拐彎處時,看見路邊有2捆杉樹枝柴,立即將它搬至小路上,並將捆柴的繩子解開,用它阻攔“惡狗八”等人的追趕。當他將牛趕到一口山塘邊時,看見山塘口有條深溝,面上鋪著一塊木板過人。他急中生智,立即將木板挪開,讓木板的一端虛架著。

“惡狗八”等人好不容易才把兩捆會刺傷手腳的杉樹枝搬開。當他們趕到山塘口時,追在前面的家丁剛踩上虛架的木板就跌下了深溝,痛得哭爹喊娘。

此時,“惡狗八”更加惱羞成怒,一邊讓兩個家丁下溝營救失足家丁,一邊聲嘶力竭地大罵山塘對面的小孩李德安。

“佛炎孜(李德安的乳名),你這臭小子,看你有多少鬼點子坑人!”

“‘惡狗八’,你這老烏龜,你也不要仗勢欺人!”

“臭小子,你若不老實把牛牽過來,你就等著看我們怎樣處置你!”

“我這牛是四家人合買的,你敢牽去?你就不怕我們四家人一起來抽你的筋、剝你的皮?”

“惡狗八”見舌戰不過李德安,便與3個家丁分頭爬坡跳溝追趕過去。李德安見勢頭不妙,又把牛牽回村裡。一家丁追上李德安,上前搶著牛繩,李德安使出全身勁頭與那家丁死死爭奪。“惡狗八”見李德安使勁拉著牛繩,上前踢了李德安一腳。李德安自知寡不敵眾,急忙大喊:“惡霸土匪搶牛了!惡霸土匪搶牛了!”剎那間,北田村數十名鄉親蜂擁而至,這個說情,那個勸架,更多的青年攥緊拳頭行將上來。“惡狗八”等人才放棄“牽牛抵債”的念頭,氣呼呼地走了。

李德安捱了“惡狗八”這一腳後,對舊社會人剝削人的本質有了新的認識。當晚,在其父親的啟發和哥哥、姐姐的鼓勵和支持下,他報名參加了少先隊。

巧襲敵炮樓

李德安參加少先隊後,經常主動參加站崗放哨,主動為鄉蘇幹部送通知。由於表現積極,當年11月就加入了共產主義青年團,並被任命為少先隊隊長。

這年冬,活動於連城南部的地方紅軍,為鞏固和擴大革命根據地,經常主動尋找戰機打擊盤踞在根據地邊界的地方反動民團。

北田村的北鄰是車田村,該村有一反動民團頭目叫李春滿。李春滿有60多支長槍,豢養著六七十名兵痞,到處欺壓百姓,魚肉鄉里。

李春滿有一幢寬敞的房子,圍牆內還建有一座炮樓,外面一有風吹草動,他就令其“保安”人員登上炮樓窺視動靜,持槍守衛。因此,這座土炮樓給我地方紅軍和赤衛隊員的秘密活動帶來了一定的威脅。

農曆9月的一天,鄉赤衛隊隊長邱先滿來找李德安,要他組織幾名少先隊員想辦法燒掉李春滿的炮樓,並認真嚴肅地對李德安說:“這是組織對你的考驗,你一定要秘密執行!”

李德安接受任務後,心裡又高興又有點緊張。高興的是邱隊長這麼信任自己,好像自己也長大成人似的;緊張的是這任務並不簡單,如果完成不了,不僅會給少先隊丟臉,而且還會影響紅軍的行動計劃。他經過一番思考之後,決定邀本村的李佛松、邱初吾、邱保發、李炳炎共同完成。

李德安向佛松、炳炎傳達了邱隊長的指示後,3人裝成拔兔草的樣子走到車田村,慢慢靠近李春滿家的土炮樓進行實地偵察。

李春滿家的炮樓是方形的,外牆用砂灰粉壁,牆腳用石塊壘砌,有一尺左右。炮樓分兩層,上層東南西北都開有搶眼,下層只有靠南一側挖了一個像磚塊大小的小窗戶,離地面約有6尺高。李德安乘人不備,叫李佛松等夥伴們把他墊起觀察,底層堆有稻草、乾柴,是個雜物間。樓板是用木板鋪的。

偵察完畢,李德安即與佛松、初吾、保發、炳炎溜到炮樓前不遠的河灘,共商秘密燒燬炮樓的方案。

李佛松是個急性子,率先提議:“我們用松光火從底層窗口丟進去!”

李德安趕忙說:“不行不行!在窗外點起明火很容易被人發現!”

李炳炎建議:“晚上,我們架梯子爬牆進去,然後再摸進炮樓。”

李德安想了想說:“這也不行。晚上扛梯子會被人發覺。再說,即使爬牆進去,炮樓沒開門,也難完成任務。”

“那你說怎辦?”佛松等夥伴們異口同聲地問德安。

李德安又想了許久也沒想出什麼好主意,便說:“我看,我們都回去再想想。請記住,行動一定要很秘密,絕不能把邱隊長交給我們的任務告訴別人。”

當天晚上,李德安為如何巧襲炮樓一事輾轉難眠。他想了好幾個方案都自我否定,直至深夜,才決定如此這般。

第二天,他早早起來,帶了一根小鐵棒穿過濃濃晨霧來到李春滿家土炮樓下。他又摸又瞧,最後選準一處牆腳,用小鐵棒朝一石縫慢慢捅著,好不容易把其中一個小石塊捅下。然後,他將捅出牆外的砂灰扒掉,將小石塊放回原位,便溜回家中。接著,他悄悄地告訴佛松、初吾、保發、炳炎,已經有辦法了。

當天晚上,他同佛松等夥伴們一起行動,叫炳炎等人在炮樓外邊放哨,他跟佛松兩人輪流,繼續捅那石縫,直到將牆捅開,用小鐵棒捅進去可感觸到炮樓底層的稻草為止。然後再清理“戰場”,把小石塊掩蓋回原位。

第三天上午9點多鐘,正在河邊放牛的李德安獲悉反動民團頭目李春滿率民團向南進犯,立即把牛栓在一處草壩,回家帶上事先準備好的棉團(沾有茶油的)和父親抽水煙筒點火用的草紙,叫李佛松提只裝有木炭火的火籠,並邀初吾、保發等人故意慢悠悠地走到炮樓下。他們蹲在事先挖好牆洞的地方,撬開小石頭。接著一人作掩護,一人用草紙點燃紮在木棒上的棉團,迅速塞進炮樓。然後再將撬出的石頭掩蓋好。這一過程辦得十分利索,前後不到2分鐘就把炮樓底層的稻草點燃了。事後,李德安等人隨即走到河邊,沿河灘返回村裡。

當李德安等人返回北田村後,李春滿家的炮樓已冒出滾滾濃煙,火勢越來越旺,車田村也沒有一人出來救火。等李春滿獲悉自家炮樓著火,趕忙回家滅火時,土炮樓已燒得僅剩一個空殼。

李春滿當即下令要追查縱火者,可誰也不知道實情,只好自認倒黴。直到李德安等人第二年離開家鄉參加紅軍後,真實的內幕才漸漸傳開。知情者無不誇獎:李德安是個有勇有謀的好青年。□(遊京紅 整理)(摘自《紅色文化週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