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弄清孩子爲什麼說謊了,原來套路這麼多……

孩子的哪些行為最讓爸媽火冒三丈又無能為力?林林總總的答案中,“撒謊”一定榜上有名,並且被提到地最多。

很多媽媽對於孩子說謊緊張到如臨大敵,擔心他們“學壞”了,長大後撒謊成性。因此常常一旦發現孩子說謊,就大動肝火地指責,甚至採取暴力嚴厲懲罰。

大家還記得2015年的南京虐童案嗎?被告,也就是孩子的養母在庭審時供述,因為孩子總是撒謊,屢教不改,才下狠手打他。不過這當然不是家暴的藉口。

終於弄清孩子為什麼說謊了,原來套路這麼多……

其實說謊這事兒,咱們每個人在生活中為了各種目的都或多或少幹過(之前看過一個調查說英國人平均每天撒謊4次),大人自己都不臉紅,實在沒資格批評孩子不誠實。

而且,科學研究也顯示,撒謊也許沒那麼糟糕。

大多倫多大學(University of Toronto)人類發展與應用心理學系教授李康和他的團隊,用了20多年的時間研究孩子說謊這一課題,得出了一個與我們傳統認知不太一樣的研究結論。

李康教授最近在公眾號“一席”上發表的中文演講,詼諧有趣,爆料滿滿。

孩子從幾歲開始說謊?


李康教授先描述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實驗:把一些不同年齡的孩子請到房間裡,讓TA猜撲克牌上的數字,誰猜中了,就能得到獎勵。

在遊戲當中,大人會藉故離開,離開前告訴孩子不要偷看撲克牌,然而房間中隱藏的攝像頭會記錄他們的一舉一動。

因為孩子們都太想贏這個遊戲了,超過90%的人會在大人離開房間後的5秒內馬上偷看。

值得探究的是,當大人回來並詢問孩子是否偷看時,那些偷看了撲克牌的孩子會承認他們違反了遊戲規則嗎?

李康教授吃驚地發現,孩子從2歲時就開始說謊了。年齡越大,說謊的比例越高。

終於弄清孩子為什麼說謊了,原來套路這麼多……

具體來說:

  • 孩子2歲時約有30%說過謊;
  • 3歲時約有50%的孩子說過謊;
  • 4歲時約有80%的孩子說過謊;
  • 從此以後大部分的孩子會說謊,到7歲時100%的孩子都撒過謊。


孩子會說幾種類型的謊言?


李康進一步發現,撒謊能力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強,不同年齡段的孩子能夠說不同類型的謊言。

終於弄清孩子為什麼說謊了,原來套路這麼多……

白色的謊言,是為了客氣而說謊。比如,小朋友得到一件生日禮物,心裡不喜歡,嘴上卻說“我很喜歡”。

橙色的謊言,是為了拍馬屁而說謊。比如,老師唱歌明明不好聽,孩子卻說“非常好聽”,這其中包含了取悅別人的意味。

藍色的謊言,是為了集體而說謊

黃色的謊言,是為了謙虛而說謊。比如,兩個小朋友對話,A問“你的數學考得怎麼樣?”B雖然考了100分,卻說“考得不好,還需要努力。”

最後一種謊言是黑色的謊言,是為了自己而說謊

為何有的孩子早說謊,有的晚說謊?


性別、個性、道德觀念、家教方式等等都和這個問題無關。

終於弄清孩子為什麼說謊了,原來套路這麼多……

李康找到了兩個起決定性作用的因素:

一是情商。

說謊其實是一個複雜的邏輯思維過程,前提是要知道對方的心理狀態和情緒,也就是說在會“讀心術”的基礎上才能夠說謊。

二是自我控制能力。說謊者要把自己的臉部表情和肢體姿態控制好,還要把語言內容要控制好,即“自圓其說”,從而達到欺騙身邊人的效果。

那些說謊越早、說謊越好的孩子情商越高,自我控制能力越強。這麼看來,說謊似乎也不完全是壞事,最起碼說明孩子不但不笨,還比較聰明。

大人能一眼分辨出孩子說謊嗎?


很遺憾,雖然我們比孩子多吃了那麼多年的飯,仍然不能很準確地看他們是不是在說謊。

終於弄清孩子為什麼說謊了,原來套路這麼多……

李康教授發現,不管是大學生、法官、警察,還是孩子的親生父母,判斷孩子是否說謊的正確率幾乎都在50%左右!

也就是說,我們判斷孩子有沒有說謊,和拋硬幣猜正反面其實差不多!

孩子為什麼會撒謊?


李康教授認為,孩子和大人一樣,說謊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要贏得競爭

以“贏了遊戲就能吃糖”為動機,一個兩歲半的小寶寶竟然在5天之內就學會了說謊,真讓人不可思議。

李康教授還在和一群6-12歲的孩子的另一個遊戲中發現,80%的小朋友自己做了壞事會說謊掩蓋。

但如果父母親做了壞事,要求孩子幫忙掩蓋一下呢?結果76%的孩子一下子就把爸爸媽媽“賣掉”了。

孩子也真是蠻“自私”的——如果不是為了自己,他們才“懶得說謊”呢!

怎樣避免孩子經常撒謊?


李康教授認為,跟孩子講道理沒有用,幾乎是白費口舌,不管匹諾曹的故事多麼深入人心,鼻子會長多長,孩子還是會撒謊。

打屁股更要不得。這樣可能讓孩子下次再撒謊時,為了逃避嚴厲責罰而變得小心翼翼,甚至提高撒謊的水平,增加撒謊的次數。

那麼到底什麼有用呢?

大人和同伴的榜樣作用非常重要。也就是說,如果大人和同伴不說謊,小朋友自己往往也不說謊。

李康教授和他的團隊研發了一種新的成像技術——血譜光學成像技術,來監測和分析人說謊時面部血流的變化,以達到測謊的目的,目前正確率可達到85%以上,很是驚人了。

說句玩笑話,估計很多媽媽都想搞一套血譜光學成像技術對付家裡的“小戲精”吧!

終於弄清孩子為什麼說謊了,原來套路這麼多……

在我看來,李康教授最大的研究成果並不是血譜光學成像技術,而是告訴咱們做父母的,只有平靜而全面地看待說謊這一行為,才能更有效地解決孩子說謊這一問題。

正如他演講的那樣,說謊並不可怕,而是成長中一個非常正常的現象,一種趨利避害的本能,更是孩子智力發展的一個重要標誌必經階段。

對於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來說,說謊行為透露出的是不同的成長訊號。有研究表明:

當孩子到16歲,說謊的比例就會下降至70%,他們開始學習運用成人世界“善意的謊言”,以避免傷害別人的感受。

所以,小時候會撒謊的孩子,以後未必就會“長歪”。

撒謊的孩子並非人格有缺陷,很可能是情商高和自我控制能力強的表現。當然,這並不是鼓勵和支持孩子撒謊,而是說父母一定要有一個正確的應對方式。

溯本求源,我們真正應當高度關注的,還是孩子說謊的動因。

除了“希望贏得競爭”,不明事理逃避責罰、受到威脅、表示對抗、維護自尊、得到認同、博取關注、獲得快感模仿他人等都是孩子說謊可能存在的原因。

發現孩子說謊,千萬別火冒三丈地給TA貼上“品質有問題”的標籤,因為一件事就否定TA的全部。

雖然,李康教授說“跟孩子講道理沒有用”,但我覺得孩子雖小(小小孩除外),也是一個有獨立意志的人,有自己的價值體系和評判標準,很多事情父母只要耐心溝通,就能瞭解和疏通。

我們跟他講道理,不是為了批判或糾正他,而是在溝通的潛移默化中傳遞正確的三觀。

心平氣和地弄清孩子為什麼會說謊,告訴TA問題出在哪裡,陪TA一起思考解決,也許會發現孩子做的遠超我們的想象。

這同時,也將是一個絕佳的親子溝通機會——培養一個實事求是的孩子,最重要的是在彼此之間建立一種以相互信任為基礎的關係。研究發現:

一個長期不被父母關心的孩子,更容易學會撒謊;而常與父母溝通,能得到父母認可的孩子,撒謊的幾率會比較低。

另外,從孩子第一次說謊開始,就要明確告知TA:撒謊是錯誤行為!建立起清晰的、不可撼動的道德標杆。

最後,以身作則,日常生活中做出正確表率。班杜拉說,

孩子能學會看到的行為。如果咱們大人沒有給孩子誠實的空間,就失去了責怪他們撒謊的理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