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CEO智慧启示录(三)

《三国演义》是一部大佬们的创业发家史, 提供了有关人才问题的理性思考。作为首脑人物的曹操、刘备、孙权在人才大战中的观念、政策及个人魅力之得失, 呈现为一系列规律性涵义。由此,我们陆续推出《三国演义》深度解读——“三国”CEO智慧的深层较量,此篇为最后一部分!

——前言

“三国”CEO智慧启示录(三)

良禽相木而,贤臣择主而事,用人者的风神气度直接作用于人才走势!观念的较量,政策的较量,说到底还是用人者个人魅力公开透明的竞赛。

魅力,是一种综合效应。一个人的魅力,是其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相互推动下生发的、独具特色的、相对恒定的、难以抗拒的吸引力。

成功人物的个人魅力,往往透过表里贯通的独特风神和兼容并包的恢弘气度展现出来。比如,曹操的魅力得益于他的雄才大略,刘备的魅力得益于他的宽仁厚德,孙权的魅力得益于他的坦诚磊落;而三位神采各异的风流人物却共同拥有一种海纳百川的博大胸襟气度。于是,自然而然,他们成了大动荡年代吸引各方人才的大赢家。

1.刘备

宽仁厚德,是一种永远的魅力。这是刘备留给后人的经验和财富。或出于先天秉赋,或出于后天教养,或出于秉赋、教养与人生经验的合一,刘备自始至终高扬着一面旗帜:温良恭俭让。“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曹以谲,吾以忠;每与操相反,事乃可成耳。”这是刘备的著名宣言。

尽管这一宣言的内涵丰厚而复杂,尽管从宣言中可以嗅到浓浓的策略性、手段性、面具性味道,但它毕竟是很打动人的;再加上他在“三辞徐州”、“携民渡江”、“不夺刘表”、“摔阿斗”等场面中那些不乏真诚的精彩表演,刘备的独特魅力已显而易见,并形成一种强大的舆论力量。以至于连他的政敌也不能不承认他是“宽以待人,柔能克刚,远得人心,近得民望”的无敌英雄。赵云投奔他,是看中他宽仁厚德,是“用人之人”。徐庶投奔他,是看中他“仁德及人”。庞统投奔他,也是看中他是“宽仁厚德之主”,“必不负平生所学”。张松投奔曹操受挫后,转投刘备,同样是看中他“仁义远播”,“宽仁爱客”。

有论者说,刘备对人才的吸引,与标榜“大汉宗亲”有关;作家、作品对他的“汉朝苗裔”与“皇叔”身份异乎寻常的在乎。这是无庸置疑的事实。书中动辄挑明刘备的汉家血统,刘备自己亦动辄抛出“汉室末胄”、“汉朝苗裔”、“汉室宗亲”这张王牌。凡此,均与作者、修订者的正统观念脱不了干系。

当袁绍让手下人为刘备“取坐”并“命坐”的时候;当陶谦病重之际想将徐州托付给刘备的时候;当徐庶之母痛斥徐庶不该进曹营的时候;当诸葛亮力排众议舌战群儒的时候;当乔国老动员吴国太招刘备作女婿的时候;当刘备的谋士们朋友们为他招徕人才的时候;都不约而同,亮出刘备“乃汉室宗亲”这张牌。

然而,这毕竟不是最打动人和最基本的因素。否则,就无法解释,同是“汉室宗亲”、而且“名称八俊,威震九州”的刘表,还有资历、实力远在刘备之上的刘璋,何以后院起火,众叛亲离?何以被曹操斥之为“虚名无实”、“守户之犬”?又何以眼睁睁丢掉了经营已久的偌大地盘?

要之,刘备的魅力主要不来自血统,而来自一种独特的、恒久的、浓浓的亲和力,一种毕生不曾放弃的、既是伦理追求又是伦理面具的宽仁厚德风神。

2.曹操

雄才大略,也是一种永远的魅力。这是曹操留给后人的经验和财富。如果把刘备的魅力简称为道德魅力,那么,曹操的魅力则可以简称为才智的魅力。是一位气壮山河、才具众长的大创业者对人才的呼唤和吸引。

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对曹操有一中肯评价:“自董卓造逆以来,天下豪杰并起。曹操势不及袁绍,而能克绍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荀、郭嘉虽为曹操效力,但皆非阿谀之辈,他们在不同场合对曹操与袁绍的优劣,作出过十分精当的概括,著名的“十胜十败”说,可为代表。曹操异乎寻常的才略以及由此激活的生机勃发的风采是有目共睹的。

曹操的这种魅力在不同阶段上又有不同的亮点:

早期,即会盟讨伐董卓时期,突出展现其勇武精神和组织能力;中期,即除袁术、破吕布、灭袁绍、定刘表时期,突出展现其进取精神和乐观情绪;后期,即大宴铜雀台、战马超、平汉中时期,突出展现其中庸精神与清醒头脑。

前两个时期的曹操,无疑洋溢着无可争议的雄才大略风神(姑从略);后期的曹操,已历练成一个恪守中庸精神的智者,这是其雄才大略在特殊阶段上的延伸。

正如他在大宴铜雀台时所坦言:他的人生价值追求是逐步升级的。“始举孝廉”,只想避乱读书,以待天下清平而后仕。被朝廷召“为典军校尉”后,便萌发了“为国家讨贼立功,图死后得题墓道曰: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的念头,即渴望青史留名。没想到事情越做越大,戎马关山,东征西讨,一统了三分之二天下,“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如国家无孤一人,正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然而,曹操毕竟不是王莽,他毕竟没有篡汉。毛本于此处增补白居易《放言五首》之三半首:“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不伦不类。曹操还特意告诉对他“妄相忖度”,疑他“有异心”的人,他们的担忧是多余的。他从不曾产生过篡位改元的打算。不过,想让他怯于流言,委捐兵重,乖乖地蛰居一隅,也是万万不可的:“诚恐一解兵权,为人所害”;而且“孤败则国家倾危”;绝不扮演“慕虚名而处实祸”的笨伯。临终前不久,他还告诉那些怂恿他“早正大位”受命称帝的人,他绝不会利令智昏,把自己架到炉火上去烤,绝不会做出授人以柄,“必起兵端”的蠢事。

这正是中庸精神。是儒家政治、哲学思想主要支撑点之一。其核心是处事待人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论语·雍也》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何晏《集解》说:“庸,常也,中和可常行之道。”李大钊《民彝与政治》说:“判其曲直,辨其诚伪,校其是非,必可修一中庸之道”。这是中庸精神的本义。把中庸解读为平庸、妥协、保守、不求进取,是后来的事。曹操后期,不畏人言,不惮风险,也不利令智昏,不篡汉改元,恰恰是其智商情商及其意志力超群绝伦之处。

尽管人生路上,有某些特色人才先后弃他而去(如陈宫、孔融、崔琰等),还有两位功勋卓著的战略性人才(荀、荀攸)因谏阻其封公封王而遭冷遇,甚至悲剧性地死去,但他还是众望所归,“才”源滚滚。有志于建功立业者纷至沓来,在三方三国中构建了最雄厚最灿烂的人才星系。有论者说,曹操的魅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名为汉相”,“奉天子名号”的缘故。

这也是无庸置疑的事实。当年荀为曹操设计的“不世之略”的重心,便是“奉天子以从众望”;程昱劝谏曹操时也强调说,“明公所以能威震四方,号令天下者,以奉汉家名号故也”;张昭劝孙权降曹时,亦以“曹操挟天子而征四方,动以朝廷为名”作说词(;关羽走投无路、暂且降曹时,也郑重表白“吾与皇叔设誓,共扶汉室,吾今只降汉帝,不降曹操”,这种自相矛盾语无伦次的声明,客观上也把曹操和汉室掺和到一块去了)。“奉天子以从众望”的设计,确实帮了曹操的大忙。

然而,这毕竟不是曹操足以永远吸引人才的基本点。否则,就无法解释,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在战乱纷争的年代里,拥有曹操般社会名分的人比比皆是,可是,如同曹操那样,“凭借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除残去秽,定乱扶衰,统一大半个中国并为后人的一统九州准备下一大批人才者,何以如此稀罕?

在《三国演义》中,在曹操权倾朝野之前,也曾出现过董卓挟天子、李郭汜挟天子的局面,他们又何以不能凭借权位优势成就一番让人赞叹让人诅咒让人争议不休的业绩,却在短暂得不能再短暂的日子里,烟消云散,化作无声无嗅的历史垃圾?

毛宗岗在抨击曹操的时候,执著地把曹操定位为“奸雄”的同时,也不得不痛苦而清醒地欣赏其雄才大略,欣赏他“知人”,“得士”,“不弑君,不篡汉”的超级智慧与清醒头脑。如同刘备的宽仁厚德一样,曹操的魅力也是独特的、个性的、恒定的,并不是有了权柄和名分的人物,都可以应运而生。

3.孙权

磊落坦诚,更是一种永远的魅力。这是孙权留给后人的一种经验,一种财富。

如果说,刘备的魅力主要是道德魅力,曹操的魅力主要是才智魅力,那么孙权的魅力则主要是人格魅力。或许历史上的孙权果真这样,或许因为作家过分地注意了刘与曹而忽略了孙权,孙权的性格构建比曹刘二人单纯明净了许多。受此制约,在用人上虽然没有落入尽善尽美的俗套,但确实少有曹操的权谋和刘备的伪善,而透发出浓浓的浩然之气。其显性特征有五。

孙权出场最晚,也最年少,但吸纳人才的自觉程度与增长速度,却十分惊人。孙策26岁病逝之日曾安慰其母曰:“弟才胜儿十倍,足当大任。”此话并非敷衍之词。孙权受命后第一次与周瑜对话的主题,正是事业与人才的关系;他做的第一件大事,正是以滚雪球形式组建高层智囊团;他还创造性地开设“宾馆”,派高级谋士专职“延接四方宾客”,等等,从而,迅速出现“江东称得人之盛”的局面。更重要的是,在用人的全过程中,在选才、用才、识才、惜才的各个环节上(除误拒庞统外),孙权从未发生过大的失误。

再换个角度看。全书最引人瞩目的三大战役,即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亭之战中,有两次战役是孙权所任用的统帅导演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最辉煌戏剧,留下了以至弱当至强、以少胜多的精彩战例。仅次于三大战役的荆州之战中,又是孙权信用的吕蒙吸收了陆逊等的集体智慧,战胜了神勇将军关羽,动摇了诸葛亮“隆中对”所设计的一统天下的根基。

尤为感人的是,孙权与部属之间已形成一种本真自然、同声同气的莫逆关系。他听聪,视明,公正,敦大,即使偶而作出一时糊涂的用人决策,也能兼听而不惑,将失误化解在萌动之初。如荆州决战前夕,他曾召吕蒙商议,让吕蒙与孙皎“同引大军”,共同指挥战局。此意向被吕蒙断然拒绝,吕蒙的坦直,让原本磊落的孙权当即“大悟”。为避免内耗与扯皮,遂“拜吕蒙为大都督,总制江东诸路军马”,而令孙皎“在后方接应粮草”。有容乃大,无欲则刚。孙权的风神怎能不激发部属的知遇之感与效命精神?

此外,与周瑜之间一生一世的亲密无间;与鲁肃“同榻抵足而眠”的和谐与随意;以及抚周泰之背、“泪流满面”地让他将“如同刀剜,盘根遍体”的枪伤“与众将观之”、“一处伤令吃一觥酒”的款款深情等,无不真挚可信。

一个有趣的现象也请稍加留意。孙权在世之时,江东的文臣与武将、老臣与小将、重臣与偏将之间,在内外决策中也出现过大大小小的分歧,有时甚至关系到生死存亡大计(如赤壁战前的那场大辩论),然而,却始终不曾出现过一个谗邪之徒。这一现象,或许是作家不自知的疏忽而失于简单化,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否与孙权坦荡磊落的人格魅力有某种关联?

成功人物尽管风神各异,但往往有一个共同点:气度恢弘。一种海纳百川的博大派头。

气度恢弘的人,大都用人不疑,从而让部属有安全感。如刘备之于赵云孙权之于诸葛瑾,等等。气度恢弘的人,大都能从谏如流,从而使部属有成就感。如曹操之于郭嘉、程昱,刘备之于诸葛亮(征吴例外),孙权之于周瑜、鲁肃、吕蒙、诸葛瑾,等等。

气度恢弘的人,大都能宽以待人,推功揽过,既保护了部属的参与意识又激励了其使命感。如曹操远征乌桓凯旋归来,重赏先曾谏阻其远征者,等等。

气度恢弘的人,大都能体恤人才,允许其来去自由,从而使离去的人怀有眷恋感。如刘备泣送徐庶,感动得后者终生不为曹操出谋划策;曹操礼送关羽,从而酿就了义释华容的动人故事等等。

气度恢弘的人,大都不是绝情之人。对曾经奉献过才智与生命的部属,没齿不忘,从而,让活着的人会永远感动。如刘备之哭关羽(征吴的决策失误另当别论);孙权之哭周瑜,哭太史慈,哭陈武、董袭;曹操之三祭典韦,三哭郭嘉,等等。

毛宗岗对曹操的惜才爱将一贯持保留态度。他说“操之哭典韦,非为典韦哭也。哭一既死之典韦,而凡未死之典韦,无不感激”。毛氏或许自以为是诛心之论,其实,是他自己把大人物的情感流动看简单了。关羽死节之后,刘备痛不欲生,不惜以“万里江山”为代价,倾全国之兵为关羽复仇。这里面,除了尽义于桃园誓词之外,难道丝毫不包含着“失荆州”的憾恨与创痛?世上本来没有无缘无故的爱。郭嘉和典韦对曹操及其事业的不可或缺,与曹操痛失他们的情真意切,存在着必然的同一性。

在这类现象中,人情味与功利心,怀念亡灵与渲泄自我,实已难解难分。退一步说,一位成功的创业者对已逝功臣的持续不断的缅怀中,即使掺杂了做给活人看的“故意”动机,并由此激起生者的献身热诚,那也是无可指责的,甚至是可尊敬可宝贵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