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3校、华北4校,顺势崛起,中大、深圳大学、港中大发展强劲

【科学世界博览】原创教育品质专文:“华北4校、华南的3校,顺势崛起,中大、深圳大学、国科大发展强劲”,值此联合发布之际,林瑜伽老师携手教育团队,诚挚欢迎同学们点击上方“蓝字”,触控“科学教育”前沿新动态。

从国内院校调整办学格局的形势来看,我国的华北、华南、华东地区的大学被注入了新的活力,竞争的态势也越来越出彩。截至目前,北京的多所著名高校相继在华东、华南地区的发达城市建立分校区,或者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比如中国人民大学与法国高校进行合作,在苏州建立了中国人大苏州校区;北京理工大学与俄罗斯的大学进行深入合作,在深圳建立了北理莫斯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实现跨区域办学,在珠海建立分校区。

华南3校、华北4校,顺势崛起,中大、深圳大学、港中大发展强劲

但是,从目前的高等教育办学形势来看,华南、华北、华东地区的知名大学中,发展态势热火朝天的大学当属中山大学、深圳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等高校,在华南、华北地区呈现出了崛起的迹象。为什么说这些高校正在崛起呢?接下来,我们就华南、华北地区的知名高校,做深入的了解,以增加同学们的高校选择知识面。

华南3校、华北4校,顺势崛起,中大、深圳大学、港中大发展强劲

中山大学,在多数人的印象中,属于国内前20名的大学,但是现在的中山大学已经跻身国内前十名,并成为了国内第一方阵大学的种子选手。在办学规模、科研平台建设、国际化办学步伐方面,中山大学全面发力,力争国内高等教育的上游水准。截至目前,中山大学投入百亿经费,扩充5大校区的办学规模,并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同时吸引国内知名学者,增强师资队伍。在世界ESI新一轮的评估中,中山大学有19个学科进入世界前百分之一,居于国内第二名,仅次于北京大学。但是,中山大学的崛起之路依然有很长的跋涉过程,因为从教育部的学科评估结果来看,其A类学科并不够多,而A+学科更是不只,所以在国内顶尖学科的建设方面依然要发力补齐。

华南3校、华北4校,顺势崛起,中大、深圳大学、港中大发展强劲

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前身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目前以及开始招收本科生,但依然坚持精英教育,招生人数较少。不过,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师资力量在全国属于顶尖水准,两院院士云集,业界影响力深远。正因为如此,国科大在成立半年多时间,就跻身为国内顶尖高校,入选了“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大学,位列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京港大学联盟成员。现在的国科大,已经形成了由京内4个校区、京外5个教育基地和分布全国的114个研究所组成的“大学校”。在教育部公布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国科大18个一级学科获得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A+,30个一级学科达到A类。截至2017年底,国科大共建成31个科教融合学院和7个校部院系。对于读研的学生而言,国科大应当是重点考虑对象。

华南3校、华北4校,顺势崛起,中大、深圳大学、港中大发展强劲

深圳大学,地处华南一线发达城市,定位综合类大学,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具备一流的办学软件与硬件实力。深大的成立时间较晚,但是发展速度较快,目前已经形成了后海、西丽2个校区,并成立了研究生院,招生数量年年翻新,分数线也是节节拔高。其中,深圳大学最具底气之处在于师资力量。截至目前,深大有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16人(含短聘5人),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1人,美国科学院、工程院、医学科学院院士4人(短聘),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1人,加拿大工程院院士1人,欧亚科学院院士3人,诺贝尔奖(生理和医学)获得者1人(短聘);有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4人,国家“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7人,国家千人计划顶尖人才与创新团队1个,中组部“千人计划”63人(含青年千人35人、外专千人1人),长江学者26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8人。

华南3校、华北4校,顺势崛起,中大、深圳大学、港中大发展强劲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按照“中外合作办学条例”设立,传承香港中文大学办学理念和学术体系的大学。目前,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在华南地区的招生分数线,已经超越了国内多所知名院校,达到了国内顶尖大学行列的招生水准。港中大(深圳)的特色是国际化氛围、中英并重的教学环境、书院制传统、通识教育、新型交叉学科设置和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港中大(深圳)采用香港中文大学学术质量控制和学位颁授标准,由香港中文大学教务会负责审批和监督学校的学位课程,并指导及管理授课和教学有关事宜,监管学校学位资格认证的水准。港中大(深圳)录取的学生亦会注册成为港中大的学生,并在毕业后获颁香港中文大学学位证书。对于有志于在华南地区发展的学生而言,港中文香港校区值得考虑。

华南3校、华北4校,顺势崛起,中大、深圳大学、港中大发展强劲

对于华北、华南地区多所知名高校的发展,同学们怎么看呢?欢迎一同较、讨论。【本期“科学世界博览”教育品质专文主编/林瑜伽老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