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老人帮忙带孩子,99%的家庭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让老人帮忙带孩子,99%的家庭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1-

前段时间,参加完爷爷的葬礼,我便带着麦子回了娘家。

麦子现在特别爱动,在沙发上,腿上来回的拧巴,一会拿这个东西,一会伸手要那个东西。

有时,会吭吭唧唧的哭闹,就连喂奶也不起了作用,嘴里含着,两只手在眼睛上不停的揉、搓,直至两眼通红还不肯放手。

我知道,她是在发出想睡的信号。

我会抱着她,在客厅里,卧室里来回的穿梭,走来走去。最后几经折腾,我全身的力气常常被她消耗的所剩无几。

和她姥姥会换班抱她,她人小,事却挺多。一个人抱着,一个人逗她。

所以我深刻的体会,生孩子不容易,带孩子更艰辛。

让老人帮忙带孩子,99%的家庭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2-

每天午饭后,我们常带她到小区对面的公园里玩,这里有许多的运动器材,是老人和小朋友的聚集地。一眼望去,多是50,60多岁的爷爷奶奶推着小车,牵着孙子。

无论你身处何地,老人帮忙带孩子仿佛成为了一种特别普遍的现象。

记得有天下午,我们带着麦子在公园里溜达,姥姥抱着她前面走,我跟后逗她玩,一阵咯咯大笑后又伴随着兴奋的尖叫声。

小绒软的脸蛋上挤出的笑容,将两边的脸颊堆起两个肉疙瘩,旁边的一个奶奶说,这孩子多好,胖乎乎的。当我们都在笑她的时候,她的眼睛被另外一处风景吸引住了。

我们顺着她的目光,移到了远处。原来一个3岁左右的男孩,手中拿着一枝柳条,在小河边的水面上划来划去,河水顺着这股劲,卷起层层涟漪,泛起阵阵波纹,在午后的阳光照射下,显得格外的美丽。

河水并不深,周围也没有栅栏。

姥姥看到后说:“ 看,这谁家的孩子,这么顽皮,也没个大人操心。 ”

我在旁边附和着,环顾了一下四周,一群爷爷奶奶,有个围在一起打牌下棋,有的坐在一块聊天,有的在器材上运动健身,有的顾着照看自家的孙子,孙女。所有的人,都在忙活着自己的事。

一阵牌场换人,挡住了我的视线,当我再次看到三岁的小男孩时,一个高高的老爷子,一手拽着他往岸上走,另外一只手抱着看起来只有5个月大的孙女。

好不容易,将男孩拽上岸,他一溜烟的又跑到了运动器材上,一会又跑到河边的亭子里,一会又跑回了这个小河边,老爷子挤过人群蹒跚的跟在后面,怀里的孙女叽叽喳喳的叫,那一刻,我看到了老人的力不从心,和气虚喘喘令人心疼的模样。

他们岁数已大,爬高上低,活泼好动的这么些活,多数源于爱自己的子女,才担起看孩子的这一份辛苦和劳累。

星姐说,我们终于明白,以前我们想当然的吐槽,老人养孩子这那不好,横竖不对的时候,却忘了在我们上班跟同事吃饭喝茶侃大山的时候,是我们的爸妈在家里全天神经紧绷着帮我们看着孩子,一年365天,全年无休。

这种爱与呵护,从未有人提起,却一直被我们视而不见。

-3-

孩子成为了家庭的源泉,带来了很多的幸福和快乐,同时也会平添出了许多的烦恼,比如说婆媳矛盾。

小贝,是我之前的一个同事。

生完孩子后就做了全职妈妈。眼看着孩子两三岁了,她想返回职场试试,就让婆婆帮助来照顾孩子。

长时间在农村生活,老人的生活饮食习惯和卫生情况已经根深蒂固。

就如婆婆吃饭时吧唧嘴,吃过饭后,抄起衣服袖口一抹嘴就完事了。

两岁多的孩子,正是学东西的时候。看到奶奶这么做,他觉得新奇,也跟着学。慢慢的孙子也养成了这样的习惯,被小贝发现后,便指责婆婆要正确引导。

婆婆哪里允许自己受这样的委屈,自然是不乐意,在家里连哭带闹了两天,儿子劝也劝不住,最后小两口实在没有办法,便又让婆婆又回了老家。

在这之前,一家人和和美美,每逢年过节,小贝都会给婆婆打打电话,聊聊天,婆媳之间相处融洽和美。

我们总是这般矛盾,想让老人带好,又想他不沾染任何坏习惯。

而两代人真正的生活在一起,面对各种家长里短,才发现除了需要彼此的理解,还要有包容,忍耐和接纳。

-4-

现在的孩子,爷爷奶奶都能宠成个小皇子或者小公主。

热播的《妈妈是超人3》,黄圣依的儿子安迪,三个月就由奶奶带大,安迪喜欢滑雪,奶奶为他建了一个滑雪场,安迪喜欢出去玩,就给他建了一个游乐场。

有网友称赞,她是本年度最酷的奶奶,但同样也令我们焦虑,这样娇惯起来的孩子真的好吗?

在知乎上,有个热门的话题:孩子是否给老人带?

而榜上有名的多是表示担心,原因是隔辈亲,老人会无条件,无规则的宠溺孩子。

所以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丢掉自己的角色和责任。

如果条件允许,还是要亲力亲为,才能了解孩子的内心,保护他的脆弱,照顾他的情绪,引导他的教育。

如果真的需要爷爷奶奶辅助照顾,请少一些埋怨,多一些感恩。也请你授权他们照顾时,多一些信任,相信他们能带好。不然,你自己带喽。

一个家一定因为和谐而幸福,不同的年代定会存在不同的育儿观念,所以委婉的沟通方式,是必要的。相互的体谅,是必须的。彼此尊重,是一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