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COACH和MK的就别互相看不起了

背COACH和MK的就别互相看不起了

2018.9.18 星期二

“怪不得包治百病”。

昨天写了点关于自己大学时候关于买买买的小感想,下午就有个刚刚大学毕业的读者L找我来吐槽。她说,我第一次感受到包对女孩的影响力这么大,以前总听人开玩笑说包治百病,觉得特别荒谬,等真实发生在自己身边,就感觉很想笑。

其实事情并不复杂,L大学里有两个关系不错的朋友A和B,她和两个人玩得都特别好,但A和B她两个怎么说呢,就是普通朋友的关系,偶尔在朋友圈里点个赞但不评论的那种。

毕业以后三个人都去不了不同的城市,都有着还算不错的工作,起码是能够跟大学生活质量持平的。但女孩子嘛,见到的美好事物多了,物质需求自然而然也就多了。

前后不过两周,A和B分别买了一个coach的包,一个mk的包。L说她对这种东西不感冒,但看见她们朋友圈里,满是开心和激动,她也替她们感到高兴。

有意思的是,那两条动态,A和B互相点了赞,仍然什么都没说,但她们都不约而同的去找L问了对方的情况。“她现在在哪儿工作啊”“她那个包是自己买的还是男朋友送的啊”“真是有意思,干嘛买mk啊,coach背着才通勤呢”,倒都没有说很难听的话,可听着还是怪怪的。

我刚开始也说不好为什么,反正看L给我发来的内容总想笑,这两个女孩也是蛮可爱的。虚荣跟攀比我觉得肯定会有一点点,其实也正常,都是差不多的年纪,L不感冒这些东西,我现在非常能理解了。

所谓的包治百病,口红治百病,lamer、lp治百病,归其根本,不过还要落脚到人民币。在合理范围内买买买,我觉得没什么不好。可我就是看不惯拿着假货嘚瑟的男生女生。

之前看朋友在微信群分享了一个视频,是个街拍的账号在采访女孩,主题叫“你的一身穿搭多少钱”。短视频里女生说,自己身高170,是护肤品店主,衣服淘宝淘的100,裤子淘宝淘的200,鞋是唯品会买的300块。

还有,PINKO包包是实体店买的400,项链是梵克雅宝的15000,手链也是同款8000多。全身总共24000,给自己打九分,多一分怕自己骄傲。

随后朋友又发来一张特打脸的截图:买不买的,至少也知道点价格啊。这一身假货,梵克雅宝项链15000?最雷人的是,手链压根没有出过黑色款,8000多买来是搞笑的吧?

这种太贵了我是买不起的,想都不敢想,所以平时也不关注。但PINKO的燕子包我晓得,去年过年买过一只,不到两千的价格。她说四百块,肯定也不是真的了。

实际上这个姑娘应该是不知道自己背的包包是大牌高仿的,这没啥,大大方方讲出来不会有人diss。但明明知道自己戴的假首饰,还非得这么显摆,我觉得不好,不好不好。

我朋友圈里也有个跟她很相似的女孩。月薪五六千左右,每隔两周就往朋友圈里晒几件奢侈品,是好几件......经常Gucci的鞋子,LV的包包,外加一件CHANEL的衣服。要不是因为知道她没有副业,家里没矿,男朋友也没啥钱,我可能真信了朋友圈里多出一个白富美。

平日里整天发些想要的自己买,奢侈品能够给你底气之类的鸡汤,结果自己穿着一身高仿,我真觉得挺没劲,挺虚的。

恕我直言,宁可攒钱买一件真的贵包,也不要动不动就买一堆高仿货。一方面,真包确实好背,更有收藏价值,另一方面,只有正品才能给你踏踏实实的感觉,给你打鸡血,给你挣更多钱的动力。

当然,如果你是货真价实的人民币玩家,我觉得很幸运,可以不用费很多力气就能买到自己的喜欢的东西,羡慕脸呀。

说实话我有时候逛朋友圈,看见卖复刻包包或者衣服的动态,也会有种冲动,反正顶级的不仔细看看不出来,要不我就别攒钱了,先买个凑合背着。

然后挣扎几分钟,再次否定自己刚刚的想法,还是别了,没意义。是真的没有意义,假的就是假的,我又不是真的那么喜欢这个款式,何必虚伪的欺骗自己呢。

熬过来确实是个过程。直到现在我也很难说,自己能够完完全全的摆正心态,面对那些超出自己正常能力范围内的商品可以不心动,不心乱。

但我已经可以做到,理性地判断我到底是因为它的款式、质量、颜色而喜欢它本身,还是仅仅因为那些附带的情绪价值。如果只是为了“想买”而买,我会果断放弃。

可可·香奈儿曾经说,“优雅不是那些刚刚从青年时代挣脱过来的人,而是那些已经掌握了自己的未来的人所拥有的特权。”

质感比价格更重要。如果一件衣服、一双鞋子、一个包,搭配在你身上没有和谐的感觉,那么不管它200还是20000,都是失败的。

别让商品掌控你自由、率性的灵魂。

香奈儿还有一句,我特别喜欢:

时光易逝,风格永存。

⚈้̤͡ ˌ̫̮ ⚈้̤͡"

- 明 天 见 啦 -

背COACH和MK的就别互相看不起了

(•ૢ⚈͒⌄⚈͒•ૢ)

背COACH和MK的就别互相看不起了

(•ૢ⚈͒⌄⚈͒•ૢ)

背COACH和MK的就别互相看不起了

(•ૢ⚈͒⌄⚈͒•ૢ)

每点一个赞,就能助力一次八命变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