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吃苦、能戰鬥、能奉獻的「小哥哥」——貴港檢察幹警講述身邊榜樣

本期,我們來聽檢察干警陳暢然為大家講述身邊榜樣的事蹟。

能吃苦、能戰鬥、能奉獻的“小哥哥”——貴港檢察干警講述身邊榜樣

▲幹警陳暢然講述駐村第一書記範海彬的事蹟


大家好,今天我給大家介紹一位80後“小哥哥”——範海彬,他2007年考入貴港市人民檢察院成為一名司法警察,現任貴港市人民檢察院法警支隊副支隊長。入檢從警10年,他始終保持著“能吃苦、能戰鬥、能奉獻”的優良品質。

能吃苦、能戰鬥、能奉獻的“小哥哥”——貴港檢察干警講述身邊榜樣

▲貴港市檢察院法警支隊副支隊長範海彬

投身扶貧一線,傾情幫扶暖民心

2016年5月,範海彬受中共貴港市委組織部、貴港市人民檢察院委派,掛任平南縣大安鎮的黨委副書記、“美麗廣西”鄉村建設(扶貧)工作分隊長、蓮珠村貧困村黨組織第一書記。

對於沒有接觸過扶貧工作的範海彬來說,這無疑是一項艱鉅的任務。然而,範海彬從不抱怨,駐村伊始,他便馬不停蹄地挨家挨戶走訪調研,多渠道收集基礎信息,深入瞭解農戶家庭生產生活情況,細心聽取每位黨員幹部群眾的建議和訴求,做到底數清楚、情況明瞭。為了摸清全鎮和蓮珠村的89戶貧困戶422貧困人口具體情況,尋求致富脫貧路子,起早貪黑、走村入戶已成為了他工作的常態,他的付出贏得了廣泛的信任,群眾見了都熱情地稱他“範書記”。

能吃苦、能戰鬥、能奉獻的“小哥哥”——貴港檢察干警講述身邊榜樣

舍家忘我,一心為民忙救災

2017年7月4日,蓮珠村遭遇了洪水險情,範海彬與鎮村幹部一起動員村民緊急撤離。當時,水勢不斷上漲、形勢一片危急,範海彬帶人劃小舢板,到了不願撤離的村民李達雄家,面對不願撤離的李達雄夫婦,範海彬喊出:“現在必須撤離,你們不撤,我也不走!”他堅決的態度讓李達雄夫妻意識到了情況的嚴重性,最終撤離工作順利完成。而當天早上,範海彬也接到父親的電話,家裡被洪水包圍,菜地和農田都遭到損毀,父親希望在大安鎮的範海彬趕緊回家,但職責在身,範海彬只能讓親戚朋友幫忙照看,他只能祈求父親的理解。範海彬的工作和事蹟得到了單位的充分肯定,《檢察日報》、《廣西法治日報》也對範海彬進行了頭條宣傳。

能吃苦、能戰鬥、能奉獻的“小哥哥”——貴港檢察干警講述身邊榜樣

▲範海彬組織村民撤離


能吃苦、能戰鬥、能奉獻的“小哥哥”——貴港檢察干警講述身邊榜樣

▲範海彬(背影)在村民李達雄受淹樓房前動員其撤離


實施危房改造,圓群眾安居夢

楊日林是蓮珠村的一名普通農戶,配偶去世很早,兩個女兒都在外,楊日林一人常年居住在隨時可能倒塌的破舊泥房裡,危房改造工作迫在眉睫,但楊日林並不同意危改,即使幫扶人、鎮幹部的相繼勸說,甚至幫扶人願意出3000元資助危改,楊日林依然拒絕,危改進度非常不理想。針對這一情況,範海彬立即和村幹部一起對楊日林進行排憂解難,耐心細緻地解決困擾在楊日林心中多年的問題,最終楊日林同意進行危改,兩個月後,楊日林順利入住新居,懸在範海彬心上的一塊大石終於落下。

能吃苦、能戰鬥、能奉獻的“小哥哥”——貴港檢察干警講述身邊榜樣

▲房屋改造前、後


因公忘家,常懷憂民之心

因為工作,範海彬與家人聚少離多,每每提起家人他都深感愧疚。2018年年初,範海彬母親突發疾病住院,範海彬只能白天扶貧、晚上照顧母親,由於病情嚴重,母親最終還是不幸離世。面臨家人辭世的痛苦,範海彬也沒有忘記自己的職責,在處理好母親的後事,他便馬不停蹄地回到大安鎮,一心撲在扶貧崗位上。

能吃苦、能戰鬥、能奉獻的“小哥哥”——貴港檢察干警講述身邊榜樣

兩年來,範海彬帶領工作分隊協調政策項目落地97個,項目資金達2000多萬元,帶領蓮珠村實現了整村的脫貧摘帽,貧困率降至1.2%。範海彬也榮獲貴港市2017年扶貧先進個人、自治區2016-2017年度全區優秀第一書記,他所管理的大安工作分隊被評為2017年平南縣優秀分隊、2016-2017年度貴港市優秀分隊。

範海彬紮根基層、深入一線,訪貧問苦、紮實開展扶貧工作,為村民群眾搭建了脫貧致富橋樑,幫助他們脫貧致富,也贏得了鄉親們的讚賞,而這就是對第一書記扶貧工作最好的肯定!

能吃苦、能戰鬥、能奉獻的“小哥哥”——貴港檢察干警講述身邊榜樣

無論是司法警察工作還是身在扶貧崗位,範海彬總以一片赤誠默默堅守那份堅韌,訓練場上揮汗如雨、扶貧工作上不辭勞苦,他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忠誠為民的檢察形象,鑄就了牢記使命、不忘初心的時代精神!

範海彬的事蹟,也深深感動了現場的幹警。

視頻加載中...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