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我沒有騙你,但不會告訴你全部!840萬理財變保險……

保險:我沒有騙你,但不會告訴你全部!840萬理財變保險……

說實在的,本來保險的口碑就不咋地,最近又攤上了一則負面報道:

哈爾濱市民朱曉明和家人到銀行購買理財產品,先後共投資了840萬,最後卻成了保險。想要取回本金,要麼等到她108歲,要麼身故。

保險:我沒有騙你,但不會告訴你全部!840萬理財變保險……

一年後朱曉明聯繫當時賣給她產品的兩個人,一個電話停機、一個變成了空號。而當初購買產品的銀行行長說,賣給朱曉明產品的是保險公司的人,並不是銀行的人,她聯繫不上這兩個人。保險公司則稱,當初賣保險的兩個人離職了,他們已經將這件事上報,讓朱曉明等消息。

保險:我沒有騙你,但不會告訴你全部!840萬理財變保險……

當然最新的消息是經過媒體的報道和事件曝光,當事人已經拿回了全部本息!

結合這個新聞,我們不妨來掰扯掰扯事件中當事人買的保險以及保險銷售員常用的忽悠話術!

高明的謊話

一般來說,我所見到的或聽到的保險營銷員的話術,大概是這樣的:

“我們的保險比銀行收益高多了”

“我們公司有特別的投資渠道,別的公司都沒有”

“這個保險就和銀行的存款一模一樣,但存進來利息卻更高”

“這個存款很好,存款還送一份保險做保障”

“我們公司保證每年給你5%的利息”

“你看,我給你的做的材料,收益可高了”

“你這個問題,只有我們家產品才給賠”

這裡面注意一點,很多營銷員的話並沒有錯,但是一般不會告訴用戶全部,這裡面有所謂的“高明的謊話”即大多數真話夾雜著一點謊話或有些不好的東西乾脆避實就虛不談,聽起來好有道理,讓人無力反駁,帶有嚴重的誤導和強賣……

這就是我之前說過的很困惑的一點,保險作為如此複雜的金融產品,但一線的從業門檻卻如此之低,低學歷甚至農村的大爺大媽都在湊熱鬧……

所以當下,已經不是買不買保險的問題,而是買什麼保險、找誰買的問題!

理財類保險

從事件中可以發現朱曉明和家人買的是儲蓄性質的理財型保險,比如像分紅險、萬能險之類的都屬於理財型的,簡單理解就是投滿一定年限後可以返還本金,還有一定收益,當然這個收益是不確定的,所以一般叫“預期年化收益”,一般收益不高,在2.5%左右,當然也有一些無良的銷售員避實就虛地說收益在7%(可能是過往業績的歷史最高峰)。

但是單純把這種理財類保險看做一個投資渠道的,我認為並不划算,原因有三:

1. 等於你的錢被保險公司鎖定幾十年,中途還不得退出,或者退出付出的代價相當慘重;

2. 你拿的收益很低,而且流動性很差;

3. 即便附帶了保險功能,但或許花個幾百元能買個更好的。

當然,很多小白對於保險一知半解,即便是買保險哪些性價比高也是一頭霧水,不過我總結了一條經驗,基本是屢試不爽:一般功能多的產品,性價比都比較低!你覺得呢?

保險:我沒有騙你,但不會告訴你全部!840萬理財變保險……

保探長:實實在在說保險!歡迎關注、交流。

入門 | 用4點簡單、實用的方法搞清保險合同,防止被忽悠!

避坑 | 買保險前清楚這4點,會少花很多冤枉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