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今日家具》中文版:空間交叉可以容納更多生活方式

美國《今日傢俱》中文版:空間交叉可以容納更多生活方式

莎士比亞的經典名作《哈姆雷特》裡有句很著名的諺語,原句是:“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意思是說,對待一個特定的事物,不同的人會有不一樣的感悟和理解。這句話延伸到我們當下所關注的傢俱行業裡,可以折射的方向也是千條萬縷,比如我們本期中文版的封面話題——生活方式。

美國《今日傢俱》中文版:空間交叉可以容納更多生活方式

美國《今日傢俱》中文版:空間交叉可以容納更多生活方式

▲▲▲

《今日傢俱》:您對挪亞家這個品牌,或者說對您的目標消費者想提供一種怎樣的生活方式?

陳志軍:生活方式怎麼理解呢,我認為它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哲學的思維方式,還是一種日常生活。比如說傢俱它是一種輔助於人生活的工具,我們挪亞家的傢俱是側重於收納功能會多一些,不同的東西怎樣存放,怎樣讓家裡面整齊有序。傢俱在我的理解當中就是怎麼樣幫助人們恢復和梳理生活秩序的一種器具,因為我們做的櫃子多一些,在這方面體會多一些。

具體到生活方式方面,我們挪亞家堅持了20多年的現代傢俱,我們不講文化,也不講品味,也不流行趨勢、潮流和簡約。我認為我們的風格是一種國際化的,一直有人跟我們說你們品牌是什麼風格的,但我覺得都不夠準確,所以我們更喜歡叫做挪亞家的風格。

美國《今日傢俱》中文版:空間交叉可以容納更多生活方式

美國《今日傢俱》中文版:空間交叉可以容納更多生活方式

▲▲▲

《今日傢俱》:可以簡單介紹一下挪亞家這個品牌來源嗎?

陳志軍:其實挪亞家中的兩個字“挪亞”取決於《聖經》故事諾亞方舟(又譯挪亞方舟)的挪亞,家是增加了一個字,表明是跟家有關的。我們有一句話叫做說通過人類的一種對於安全、對於家的情節,來表達人類對於安全穩定的一種情節。

美國《今日傢俱》中文版:空間交叉可以容納更多生活方式

美國《今日傢俱》中文版:空間交叉可以容納更多生活方式

▲▲▲

《今日傢俱》想問一下陳總,我們日常在產品研發的層面是怎樣一個過程?會不會去專門研究一些生活方式的完善?我們日常會不會去觀察各種各樣的群體、各種各樣的階層、各種各樣的職業,他們的生活方式是怎樣的?根據他們來對產品做出一種指導?

陳志軍:

這個話題就相當於要講一下設計,和講一下我們的產品包括商業模式了。其實圍繞生活方式來講,我認為傢俱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就是視覺感應,就是好看不好看,喜歡不喜歡,當然喜歡不喜歡就是指形態、顏色、風格等。這是很複雜的事情,它是一種社會心理,是人們對流行花色和形體感應的興趣點。

另一方面就是傢俱功能本身,生活方式的變化就在於我們過五年、過十年就發現確實不一樣了。其實每一個時代都會有很大的變化,但是對於中國來講,這個時代的變化可能是以往的幾百年才有的變化,我們在幾十年裡就發生了這麼多的變化。

這些年人們對於空間需求的變化我覺得非常大,我發現現在的人們很少會在家裡聚會,一般都是選擇餐廳、咖啡廳、酒吧等公共場所,我不知道這是一種心理變化還是經濟發展的變化,反正是有一些微妙變化。當然,一旦大家的交流空間變回了家裡,這麼整個交流其實又會變得很私密化,比如說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交互工具、娛樂工具。

所以,在我們後來開發的傢俱產品裡,我們把家庭活動中心視聽中心淡化了一些,因為我認為客廳裡不一定要有一個電視,書房也不一定專門是書房,如果我們提供的臥室舒適度足夠,那麼臥室就有可能代替書房功能。

美國《今日傢俱》中文版:空間交叉可以容納更多生活方式

美國《今日傢俱》中文版:空間交叉可以容納更多生活方式

▲▲▲

《今日傢俱》:從另一個角度看去,是不是說人們根據自身的興趣變化,根據他自身時間的利用,讓整個家庭時間變得越來越珍貴了。

陳志軍:是這樣的,原來客廳的生活方式是以家庭為中心的一種方式。就是我們每個人到客廳都是這樣一種狀態,但是現在客廳可以容納很多種生活方式,就是每個人的生活方式。我們以前是一個空間對一個功能,一一對應,客廳就是家庭娛樂的區域,臥室就是睡覺休息的區域,但現在所有的空間就會交叉了,空間和功能交叉融合流通了。

美國《今日傢俱》中文版:空間交叉可以容納更多生活方式

美國《今日傢俱》中文版:空間交叉可以容納更多生活方式

▲▲▲

《今日傢俱》:挪亞家在設計產品的時候會不會去打一個提前量,比如同一個消費者在不同的年齡段會對傢俱產品產生不同的需求,可能生活方式也就發生了一個巨大的變化,面對用戶的這種變化會有怎樣的一個考慮?

陳志軍:通過自身體會來講,我可能跟大家主流觀點不一樣,我覺得人對生活的感受,或者說對生活方式的選擇大部分應該是與生俱來的,當然每個個體是不一樣的,就單個個體來講,應該80%是與生俱來的,它可能體現方式不一樣。我覺得是這樣,一個人對於生活方式的追求其實不會有非常大的改變,比如說年齡大了之後,我一定是喜歡看著比較沉穩、比較老氣的設計,我覺得不是這樣。當然也可能我是個例,也可能我是普遍的,只是表象上不一樣而已。

美國《今日傢俱》中文版:空間交叉可以容納更多生活方式

美國《今日傢俱》中文版:空間交叉可以容納更多生活方式

▲▲▲

《今日傢俱》:可能每個人他都有一些與生俱來不變的東西,你覺得抓住哪個東西才是最根本的,我們挪亞家就是要抓住最基本的價值需求是嗎?

陳志軍:這就是剛才講的話題,其實好的是不變的,不變的是什麼呢?就是我們做傢俱,它的原始基因、它的風格定向和我自己的喜好是有關係的,從這一點來講我們是不變的。變的是什麼呢?每年的花色上會有調整,形體上會有變化。挪亞家的辨識度之所以很強,就是因為我們會把不同因素組合在一起,讓你覺得它就是它,不是另外一個。

美國《今日傢俱》中文版:空間交叉可以容納更多生活方式

美國《今日傢俱》中文版:空間交叉可以容納更多生活方式

▲▲▲

《今日傢俱》:您覺得做成品傢俱出發的企業,我們想要達到無印良品、宜家傢俱那樣的一體化風格品牌,需要克服哪些困難?或者說我們有沒有必要做成這種風格,這個問題您怎麼看?

陳志軍:

我有我鮮明的看法,首先一點,生產和銷售是一個很矛盾的事情,從生產系統來講,我們無法窮盡所有跟傢俱相關的生活都做出來,這是不可能的。但是銷售中可以實現,那就是說你作為一個銷售商我們可以搭建一個完整的宜家家居的模式。我們搭建一個完整的場景,就是說你可以在這一個賣場裡面買遍你所需要的東西,你不需要再出門買其他家了。

但是,每個企業定向不一樣,首先我們是設計、生產為主,其次再有一個賣場呈現。所以我們還是以我們的傢俱呈現為主,其他的產品就輔助與展現這個傢俱的使用功能和生活場景。目前來講,我沒考慮到我們要做一個完全生活方式化的賣場,而且在生產方面,確實也有很大難度。

美國《今日傢俱》中文版:空間交叉可以容納更多生活方式

美國《今日傢俱》中文版:空間交叉可以容納更多生活方式

▲▲▲

《今日傢俱》:再問最後一個問題,往後看五年,甚至是十年,您對中國人未來的生活方式,認為將來會發生一種怎樣的演變和變化?

陳志軍:關鍵詞有兩點吧,一是新媒體,新媒體帶來的生活以及變化,我剛才已經講到了一些,另外還有一些技術和硬件的支持,比如滴滴打車、共享單車,這些新的生活方式我們好像已經走在了世界潮流的最前面;另外一點就是中國會非常國際化,我們去國外的時候發現很多外國人沒有見過中國人,但是我們中國人卻又很多人都去了國外,這個區別很大。

我們更願意看那些日常生活之外的,固化生活之外的東西。可能很多國家,很多民族他就是生活在自己圈子裡面,我覺得中國國際化的步伐可能會邁得很快。而且我有預感未來五年十年可能中國在這方面走得更快更強。

美國《今日傢俱》中文版:空間交叉可以容納更多生活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