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需要的是一个乐观开心的妈妈而不是一个悲观的保姆!

台湾心理学博士洪兰女士说,从人类演化角度来看,母亲是家庭的灵魂,母亲快乐全家快乐,母亲焦虑全家焦虑。

家庭需要的是一个乐观开心的妈妈而不是一个悲观的保姆!

这不是给女性加压,而是提醒我们,当我们走入婚姻,与家务完美、自己完美、小孩完美相比,自己的心情愉快才是需要放在第一位考虑的。妈妈快乐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妈妈心情愉快就是对家庭最大的贡献。

当这个问题明晰,你就会发现,自己曾经执著与纠结的很多事情都可以放下。

我认识很多一边拼命做家务,一边给家人脸色看,甚至发怒、唠叨的妈妈。她们面临的是三输:一是输掉了自己的时间;二是输掉了自己的情绪;三是输掉了家人对她的喜爱。

但她们坚持认为,把家里打扫得一尘不染,能做出满汉全席,就是优秀太太、满分妈咪,值得被爱被尊重。所以,她们不明白也接受不了,为什么一直在努力,却一直得不到尊重与爱。

家庭需要的是一个乐观开心的妈妈而不是一个悲观的保姆!

一家人生活在压抑中,互相责怪,彼此伤害,哪里还有尊重与爱呢?

企业有企业文化,家庭也有家庭文化。妈妈是家庭文化建设的主导者,家庭文化是坦诚、轻松、愉快,还是紧绷、压抑、痛苦,决定了一个家庭的凝聚力。

我以前做过几次伴娘,发现在女儿出嫁的时候,父母拉着她们,说得最多的话是,结婚以后,你不能再任性,更不能高兴怎么来就怎么来,你要顾虑全家人的感受。

我们大约都是在这样的教育下成长的一代。走过了许多弯路,才知道越是当了妈妈,越要珍惜自己的“怎么高兴怎么来”。对于不情愿做的事,只要能够找到替代方案,绝不要亲力亲为。

家庭需要的是一个乐观开心的妈妈而不是一个悲观的保姆!

我们脑海里有一个现成的公式,认为为人妻、母,就要委屈自己去做不擅长、不快乐的事,这是女人的成长。

在为温饱操心的年代,母亲两个字,永远关联着奉献。妈妈吃鱼头,把鱼肉省给家人吃,才叫美德。当一个家庭开始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每个家庭成员都可以活出尊严与成就感,过度的奉献就不是美德,而是掌控与刷存在感。

家庭需要的是一个乐观开心的妈妈而不是一个悲观的保姆!

编剧廖一梅在写作《琥珀》时,迎来了自己的孩子。她说,我不认为好太太一定要做家务,“我就不会做饭,但我自信给家人的东西比做饭更重要”。

如今,儿子开朗乐观,人生目标是要快乐。

廖一梅说:“我跟儿子说这个目标不错,自己也挺得意,觉得我和老孟(丈夫孟京辉)潜移默化挺好。”

家庭需要的是一个乐观开心的妈妈而不是一个悲观的保姆!

现在,妈妈与保姆最大的区别就是她存在的意义,绝不仅仅甚至不包括无微不至地照顾家人的衣食住行,而是做家人情绪的引路者、精神的支持者。

“我过不好,是为了你们过得好”,这套好妈妈的理论已经过时了。

所有当妈的,请记住,你们心情愉快,就是对家庭最大的贡献。如果你过得不好,你的丈夫、孩子也一定不会过好。

无论什么时候,无论在什么样的关系中,努力做一个快乐的人。命运可能拿走你的一切,却拿不走你真真切切感到快乐的那些时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