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六歲前,家長要學會說「不」

6歲之前管什麼?主要就幾個問題:剋制任性、防止壓抑、學會控制、學會忍耐、防止自私、經歷挫折。

孩子六歲前,家長要學會說“不”

一、6歲之前如何對孩子說“不”。孩子3、4歲跟你鬧,家長說不行就是不行。但是等到孩子14歲,你說不行,孩子可能就會離家出走,跳樓自殺,服毒自殺,因為家長的愛在孩子眼裡沒有限制,他就用父母的愛來威脅父母。3-5歲的哭是一種目的,不是痛苦,這時就要訓練孩子。比如孩子提的要求不合理,如買小汽車,大哭不走。家長不要當眾發火或說教,直接抱回家,放到臥室裡,一對一,守住“4個不要”:不要罵她、不要打她、不要說教、不要走開,看著她鬧,不行就是不行,讓她鬧,哭完孩子就會發現哭沒有用,哭累了拿毛巾擦臉說:還哭嗎?要哭接著哭。給點愛(擦臉)的同時以這種方式告訴孩子,如果你鬧起來沒道理,我不心疼也不讓步,讓孩子知道鬧沒用,越小越好管。鬧沒用第二件事要注意:不能讓孩子太壓抑。跟孩子講:好好跟我說,如果你可以說服我,我可以考慮你的要求。“媽媽,我想要一輛小汽車。” “小汽車跟家裡的汽車有什麼區別呢?給我講講?”鼓勵孩子跟自己好好交流,交流記住3比1,3次滿足孩子1次,讓孩子知道交流有用但不是每次都有用。這樣孩子就學會了不行的時候鬧沒用,而且還學會了商量。到青春期,親子關係就好處了。

孩子六歲前,家長要學會說“不”

二、剋制控制:父母不在的時候如何訓練孩子的自我控制?可以通過一些誘惑的東西。找點小吃的東西,3天給一次,不要天天給,成習慣,堅持半個月到1個月,孩子能不能不吃。或者給他一份,告訴他如果可以忍住3天不吃,3天以後給3份,如果吃掉了,今天這份就沒有了。讓孩子明白等待獲取更大的滿足,剋制是為了今後的長遠。

三、學會忍受、防止自私:自私是這麼養成的呢?就是家裡頭只讓他管自己,別人都不用管。父母從小不給孩子增加任何負擔,孩子管好自己,一旦考上大學就會覺得這是我憑自己的努力得來了,結果孩子只管自己,不管別人。

克服自私訓練:要讓孩子為別人著想,腦子裡有別人。比如訓練孩子大人不動筷子,小孩不能吃飯。先餓著,別讓孩子先吃,人生最基本的痛苦就是飢餓,人只有自己體會痛苦,才能體會別人的痛苦,讓孩子明白在小小的痛苦面前跟別人一樣,我們是一個家,要學會照顧別人的感受。在家庭當中,要有一個家庭意識,防止孩子的自私。如平時剝桔子,先給長輩,再給自己。平時誰沒回來,先撥出一份飯回來。

孩子六歲前,家長要學會說“不”

四、挫折訓練:挫折忍耐心,毅力的培養靠體力培養,小時候讓孩子吃一點體力之苦,吃苦耐勞訓練,步行等,帶孩子學游泳,4、5歲就可以開始。第一次下水什麼感覺?--上來了,記住第一次下水的感受,即使你覺得要死了,但是隻要你努力,肯定死不了。 以上是視頻中的部分文字,家長們如果有興趣,可以在網上尋找更多李玫瑾教授的視頻,認真學習育兒的正確理念和方法。 我們成了父母后,需要從忙碌的節奏中,抽出專門的時間來全心全意地陪伴孩子,哪怕每天只有半小時。關心他的想法,關心他的喜好,關心他是否快樂,而不僅僅只是吃喝拉撒。關注孩子的內心,比關注他們的身體更重要。每個降臨人世的孩子最初都是天真善良的,如果長大後表現出冷酷和殘忍,那一定是他在生命早期體會了太多的無情。別在孩子幼年時,吝惜你的時間和愛,他們要的不是大堆的玩具,你,才是他最好的夥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