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网2018专项行动」蜀黍告诉你如何防范金融诈骗常识

「净网2018专项行动」蜀黍告诉你如何防范金融诈骗常识

一、如何防范非法集资

一是高息“诱饵”不动心。每当遇上诸如此类“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千万得悠着点儿,也不能因为看到别人发了财眼红,进而跌入欺骗者设下的陷阱。

「净网2018专项行动」蜀黍告诉你如何防范金融诈骗常识

二是老板“实力”不崇拜。不能为某些企业天花乱坠的自吹自擂所迷惑,按照相关规定,参与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受到的损失,由参与者自行承担,国家并不保护。

三是“官方”背景不迷信。在非法集资活动中,政府官员的参与或者假借官员名义、编造官方背景往往更容易蛊惑群众。要切记:“官员”未必就代表“官方”,有官员参与并不等于就是正规融资活动。

四是“合法”吸储不大意。银行、邮政工作人员的“合法”身份往往让人深信不疑,极有可能给个别心术不正者假借代存、理财之名行骗的可乘之机。存款应该到银行、邮政窗口,取得合法的存取凭证,而不要轻易交给个人。

「净网2018专项行动」蜀黍告诉你如何防范金融诈骗常识

五是熟人“热心”不轻信。非法集资大多借助传销手段,由于多是亲戚、朋友、熟人介绍、推销,一方面,容易取得信任,另一方面,碍于面子也不便推辞,因此这种方式更容易在民间渗透,其危害面也更广。因此面对熟人的好心和善意推销,得多长个心眼儿。

六是违规吸储不参与。面对非法集资,我们既要不信“非”,当受害者,更要不参与,做害人者。我们不但要自己远离非法集资,而且要以一个公民的良心和责任,自觉抵制、积极举报这一祸国殃民的非法行径。

二、如何防范传销犯罪

传销惯用的手法

一是传销组织极力鼓吹“传销能使人迅速发财致富”。但加入者交纳成百上千的“入门费”或高价购买毫无用处的商品后,到头来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二是传销组织者擅长胡吹乱侃,花言巧语,他们往往把传销说成是“加盟连锁”、“网络销售”、“电子商务”等,不择手段诱骗他人交钱入伙。

「净网2018专项行动」蜀黍告诉你如何防范金融诈骗常识

三是传销组织以上课、培训、开会等名义,租用民宅对新加入者进行集中封闭强制“洗脑”,传授种种骗人牟财方法。

四是传销组织者擅长利用亲情、乡情、同学情,把善良的人们骗往人地生疏的异地,骗其入伙。

稍有反抗,就采用恐吓、威逼,控制人身自由等非法手段,迫其就范。

「净网2018专项行动」蜀黍告诉你如何防范金融诈骗常识

五是传销组织者为了扩大团队,竭力逼迫参加者发展下线。极少数上线头目从下线人员身上获取大量血汗钱,绝大多数下线人员损失惨重,血本无归。

传销几大特点

一是组织严密、行动诡秘。

二杀熟。

三是编造暴富神话。

四是洗脑。

五是高额返利。

六是商品道具、价格虚。

三、P2P网络借贷

P2P网络借贷,通俗地讲,就是老百姓经由网络借贷平台中介机构推介,将自有资金直接借给他人或企业使用的一种新型民间融资形式。

警方提醒:投资有风险,需高度警惕,切忌盲目投资,这些项目可能不靠谱。

「净网2018专项行动」蜀黍告诉你如何防范金融诈骗常识

一是面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募集资金的项目;

二是许以高回报率,或承诺保本保息的项目;

三是借款人、借款项目基本信息模糊的项目;

四是涉及国家明确限制放贷或不景气的项目,或者涉及股票、众筹等高风险投资项目;

五是未采取风险控制措施的项目,例如将资金托管到银行等第三方机构;

六是向非实名制注册用户宣传或推介的融资项目,或者P2P平台通过线下实体场所推介的项目;

七是P2P平台直接或间接接受、归集出借人资金的项目。

四、防范新型网络传销

新型网络传销是指近来传销组织开始利用移动社交平台进行的“微传销”,与传统传销相比,依托网络的特性使得其发起灵活,传播速度快,查处难度大,参与人员动辄数万甚至上百万人,参与总金额更加巨大,造成的社会影响难以估量。

提醒:针对近期一些传销组织采用所谓“微商”“电商”“多层分销”“消费投资”“旅游互助”等名义,以高额回报为诱饵从事传销活动的现象,工商总局今年3月23日专门发布新型传销活动风险预警,提示广大群众,只要具备“交入门费”“拉人头”“组成层级团队计酬”这三点,就可认定为涉嫌传销。

「净网2018专项行动」蜀黍告诉你如何防范金融诈骗常识

广大群众要切实提高守法意识和风险意识,应理性选择合法投资渠道,不要被所谓“快速致富”诱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