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霸座頻頻上演:面對不文明的行爲,我們真的難有作爲?

高鐵霸座男引發的輿論餘波未了,霸座女又開始登臺。而霸座女輿論未平,一霸座大娘的視頻又在網上瘋傳,視頻中,小夥座位被佔,乘務員來勸解,這位霸座大娘卻說自己腰疼腿疼不想動,年輕人站一會怎麼了?“你買這個位置就該你倒黴”。

霸座男、霸座女、霸座大娘,一個比一個奇葩。網友調侃,再來一個霸座大爺,就可以湊成“霸座一家子”了。

霸座問題這件小事,竟屢屢成為輿論熱點。“霸座”等不文明乘車行為屢現,是“黑名單”制度懲處力度太弱?還是因為總是事後才處罰的措施讓“霸座”們有恃無恐?對此,鐵路工作人員表示,這種情況一般不好採取強制措施。專家建議鐵路可與有執法權的公安部門聯合行動,也可將鐵路黑名單與社會信用制度掛鉤,將信用信息共享到其他行業。

事件: “霸座”事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19日,網傳一女子在永州至深圳北的G6078列車上,未按票面就座,而是強佔他人靠窗位置,且未聽工作人員勸阻讓座。該視頻曝光後,網友紛紛譴責其“霸座”行為,稱其行為嚴重擾亂列車秩序。

 

衡陽鐵路公安處和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有限公司對該“霸座女”分別予以200元罰款和禁乘火車180天的處罰。據衡陽鐵路公安處通報,2018年9月19日,周某某(女,32歲)乘坐G6078次列車強佔他人座位且不聽列車工作人員勸阻。衡陽鐵路公安處經依法調查取證,認定其行為構成“擾亂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對周某某處以罰款200元的行政處罰。

 

隨後,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有限公司通報稱,鐵路客運部門將根據規定,在鐵路徵信體系中記錄9月19日G6078次列車旅客周某某信息,並在一定期限內限制其購票乘坐火車。該旅客將自公示期滿無有效異議之日起,180天內無法購買火車票。

高鐵霸座頻頻上演:面對不文明的行為,我們真的難有作為?

後續:網傳“霸座大媽”再次引關注

在高鐵霸座女乘客受到關注的同時,又有網友發帖反映,在一列普通火車的硬座車廂,一名老年女子強行霸佔他人座位,列車工作人員勸解無果。

據網友上傳的現場視頻顯示,一紅衣女子坐在列車靠窗位置,列車工作人員勸她歸還座位時說:“人家買了票憑什麼不讓人家坐?”該女子反問:“他年輕人,讓他站半小時怎麼了?年輕人就應該‘教育教育’。”列車工作人員反覆勸阻,該女子仍不肯讓位,並稱自己“腰疼、腿疼,不想動”。視頻最後,該女子還告訴被佔座男子:“你買這個座位是你倒黴。”

記者注意到,在這段視頻中,列車工作人員的臂章寫有“廣鐵”“列車長”字樣,在勸阻過程中,佔座女子多次表示自己並沒有買票。

9月20日,記者以乘客身份致電廣州鐵路公安局。對此,廣州鐵路局工作人員稱,正在瞭解此事。

後續二:外籍女子霸座引熱議

9月23日,在上海到阜陽的列車上,一名外籍女子強行霸佔別人的座位,隨後乘務人員便過來跟此女子溝通,乘務員說,“你把車票給我,我過來是解決問題的”,而此女子卻表示,“我不管,我就不走”,視頻中我們也看到還有其他人也都在勸說別人的座位不能坐,但是這位外籍女子全都置之不理。

而且在乘務員與外籍女子的溝通過程中,有網友在拍攝視頻記錄,這位外籍女子也是反覆用中文說,“不要拍,不要拍”,後來見到網友並沒有停止拍攝,該女子直接拿起桌子上的礦泉水,潑向拍攝視頻的網友。

高鐵霸座頻頻上演:面對不文明的行為,我們真的難有作為?

延展:鐵路座位號為何不印椅背上?

針對“霸座”女乘客周某某提出座位號為什麼不貼在座椅上的疑問,記者也諮詢了列車工作人員。她稱,因為列車沒辦法掉頭,但旅客座椅面向方向必須是列車行駛方向,所以大部分火車座位都是雙向可翻轉的,如果列車到終點後立即折返,需要把座位翻轉過來。因此,如果把座位號標在座椅上,翻轉後靠窗座位和靠過道座位就會反過來。

記者查閱資料後發現,包括韓國、日本、美國等多國火車座位號都是標在車窗或者行李架處。

在多起霸座事件被曝光後,一些網友也在網上分享了他們遭遇“座霸”的經歷。那麼,普通乘客遇到這種情況如何處理?北青報記者以乘客身份致電廣州鐵路局,工作人員稱,這種行為屬於擾亂火車公共秩序,經查實,事後會被拉進失信人名單,限制其一定時間內乘車的權利。如果遇到這種情況,可以找列車上的列車長幫忙處理。

中國鐵路集團總公司客服也表示,可以找列車上的工作人員處理或者當場撥打12306反映情況,“工作人員會按照相關規定處理”。

人們的容忍度在降低

 

繼“霸座男”“霸座女”“霸座大媽”被接連曝光後,這兩天又有新人“逐夢霸座圈”:以“我有病”為由持二等票霸佔商務座的兩名男子,對列車員說“我不管”並向拍攝者潑礦泉水的外籍女性旅客,還有稱“聽不懂道理”最終被人拽起的“霸座大爺”。

TVB有句經典臺詞是“一家人最要緊的是齊齊整整”,早在三位“頭文字‘霸’”者相繼被曝出時,有些網友就表示,再來個佔座大爺“霸座家族”就齊齊整整了。而今一語成讖,這一家還“人丁興旺”。

高鐵霸座頻頻上演:面對不文明的行為,我們真的難有作為?

“霸座”者遭密集曝光,確實很容易帶來“一波還未平息,一波又來襲擊”的疊加效應,許多人腦中的“霸座亂象很普遍”認知也因此得到強化,對“道德滑坡”的流行性批判箭頭或許又找到了新標靶。

但與其說“霸座”現象是近期呈井噴之勢,不如說是媒體對同類現象的高頻度呈現造成的“集中湧現”效果;與其說現在是不文明症候群密集發作的“大爆炸期”,不如歸結為自媒體時代公共空間的能見度提高了。說得更通俗些,不是霸座亂象絕對量驟然增多了,而是曝光率突然提高了。

“霸座”亂象並非今天才有,很多網友在微博上藉此吐槽自己親歷或目睹的被佔座情形,就印證了這點。“霸座男”事件可與之歸入同類,只不過是更為奇葩:當事人孫某的霸座和事後炫耀等低素質行為,與其博士身份和坐高鐵出行的消費表徵合成的“精英人士”畫像形成巨大反差,這將其推上了風口浪尖。而霸座也隨之被帶入輿論視野,取代闖紅燈、亂扔垃圾等,成了不守規則、不講文明的新“典型”。

這就像《人民的名義》火了後,各地“孫連城式蹲式窗口”也接踵曝出,這些蹲式服務窗口以及不以民為本的服務態度,當然不是那一陣扎堆冒出的,而是這類現象終於找到了被曝光的“觸點”。

而公眾注意力從“霸座男”身上的強烈違和轉到霸座行為上面,也有其必然:佔座霸座行為在現實中挺常見,跟民眾的日常生活也很“貼近”,所以極易激起共鳴、引發共情。

高鐵霸座頻頻上演:面對不文明的行為,我們真的難有作為?

以往人們對這類行為可能更多的是曝光無門、報警無果,吐吐槽也就過了。但現在“事情正在起變化”:移動互聯網時代,手機和自媒體降低了人們曝光身邊罔顧規則行為的門檻,技術賦能下的“人人都有麥克風”“人人都是通訊社”場景,在揭露亂象方面作用盡顯;隨著權利和文明理念濡染,人們的權利意識在增強,文明觀念水位在提升,與之對應的,則是對不文明行為的接受程度不斷降低。

這無疑是好事:人們對不守規則行為的容忍度變低了,曝光門檻也削減了,是技術與理念共推下的進步,也意味著,不守規則行為遭到的輿論制衡在加強,遁形的空間在壓減。這也會倒推公共空間恪守規則共識的形成和社會治理的完善。

“俗尚計日而更”,本質上,文明的養成也需要輿論力量的倒推,最終實現“由力而起、由善而達”。這裡的“力”,就包括媒體的曝光之力、輿論的監督之力。

“霸座”者遭密集曝光,不是突然禮崩樂壞了,而是輿論場“搭車式曝光”和媒體議程設置的結果。當霸座行為被越來越多地曝光、譴責和約束,社會文明自然也能“更進一步”。

高鐵霸座頻頻上演:面對不文明的行為,我們真的難有作為?

困局:短期頻現“霸座” 懲治力度太低?

乘警為何不現場採取強制措施?

對於鐵路乘客霸座的情況,廣州鐵路局工作人員表示,鐵路部門遇到這種情況也很煩惱,因為如果霸座的乘客不聽勸解、堅持不對號入座,也沒有太好的辦法。“你能拿他怎麼辦呢?你能把他拉開嗎?你一拉他,他要往地上一躺,你怎麼辦?”

當霸座乘客不聽列車長勸解,為何不讓乘警採取強制措施處置?對此,廣州鐵路局工作人員稱,目前,只有長途列車才會配備乘警,短途列車一般沒有乘警,“而且乘警也不好執法,在強制帶離霸座乘客的過程中,如果當事人反抗激烈,因為列車內的空間相對狹小,很容易對其他旅客造成傷害”。

對此,基層乘警趙警官深有感觸。他稱,在自己20餘年的乘警工作中,也遇到過強佔他人座位的情況,“多數人聽到勸阻後都會讓開,很少有不聽勸阻的”。同時,趙警官表示,也有一些不聽勸的人,但即便如此,乘警也難以對其採取強制措施。“人家往地上一躺,說生病了,我們也不好處理,所以一般情況下都不敢動手,都只能是給被佔座的人找其他座位。”

據趙警官稱,目前,很多短途高鐵已經不再配備乘警,改為安全員,而安全員沒有執法權,遇到類似強行佔座的事,也只能求助下一站的鐵路派出所。

高鐵霸座頻頻上演:面對不文明的行為,我們真的難有作為?

限乘火車180天是否處罰過輕?

最近,多起高鐵霸座事件在被曝光後引發關注。8月21日在G334次列車霸座的男乘客和9月19日在G6078次列車霸座的女乘客均被處200元治安處罰,並被鐵路部門納入鐵路“黑名單”,180天內無法購買火車票乘車。但有部分網友認為,霸座行為屢禁不止,主要因為懲罰力度不夠,達不到懲戒、警示的效果。

對此,北京工業大學城市交通學院院長陳豔豔稱,在懲罰霸座的乘客時,也應給予改正錯誤的機會,乘客因霸座被處治安處罰200元並被限制乘坐火車180天,如果以後不再犯此類錯誤,就對個人起到了教育、懲戒的作用。“如果想以一個孤立事件,比如對高鐵霸座的行為加強懲處,希望使得全民提高素質,其他人不再出現類似的問題,這是不現實的。每一位乘客買了車票就享有相應的合法權益,這種權益應該得到尊重。各行各業都需要有‘尊重法權’的意識,並對類似的侵犯法權的違規行為配以相應的懲處措施,這樣才可能對全社會起到懲戒作用。”

此外,陳豔豔也表示,對於霸座的乘客而言,其霸座的成本並非只是治安處罰200元和限制乘坐火車180天,媒體曝光和社會輿論也會對其造成壓力,起到監督的作用,減少鐵路乘客的違規、不文明行為。“但輿論監督也應該適當,注意保護個人隱私”。

高鐵霸座頻頻上演:面對不文明的行為,我們真的難有作為?

鐵路黑名單懲治力度如何加強?

對於屢次出現的鐵路乘客“霸座”等不文明乘車行為,北京工業大學城市交通學院院長陳豔豔表示,乘客可自主選擇是否讓座給別人,這是個人行為,但不能通過道德綁架要求讓座。

佔座行為相當於侵犯了其他乘客的正當權益,經勸解無果,應當採取強制措施。“如果現場處置還難以控制局面時,需要用延伸手段輔助,比如將其拉入黑名單,控制其乘坐火車,就像對付‘老賴’那樣”。

陳豔豔說,懲戒“霸座”等不文明乘車行為需要現場與事後處罰相結合,現場採取強制措施只是一方面,還可以多種手段並用,“比如事後將違規者拉入鐵路行業黑名單,甚至可以將鐵路黑名單與社會信用制度掛鉤,將鐵路旅客信用信息共享到其他行業”。

為懲治“霸座”等不文明行為,陳豔豔表示,鐵路部門可以發現問題,但沒有執法權,因此一些乘客不聽勸阻也沒辦法。鐵路部門可跟有執法權的公安部門採取聯合行動,或達成某種協議,提前形成預案,對某些違規行為、現象進行懲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