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晨是渣男?到底冤不冤

錢鍾書在《圍城》裡提到:

流言這東西,比流感蔓延的速度更快,比流星所蘊含的能量更巨大,比流氓更具有惡意,比流產更能讓人心力憔悴。

李晨是渣男?到底冤不冤

距離范冰冰消失,已經過去100多天。

最近幾天,各種李晨是渣男的文章席捲而來。

一夜之間輿論譁然,李晨的人設轟然倒塌。

1

你不必把誰都請到自己的世界


文章特別強調了范冰冰出事之後,李晨作為未婚夫的毫不作為。

並指責李晨在范冰冰生日時候未送上祝福,稱他“已經在物色下一個獵物了”

李晨是渣男?到底冤不冤


隨著文章發酵,聲討李晨的言論已經全網刷屏,大家都恨不得替范冰冰去抽李晨一記耳光。

但就在昨晚,兩個人的好友卜柯文看不過去了,發出了范冰冰生日當天,李晨發的朋友圈。

李晨是渣男?到底冤不冤


真相是什麼?

范冰冰生日當天,李晨發了朋友圈。

他當天在美國拍戲,還特意算好時差,把時間卡在5:20發出祝福。

李晨是渣男?到底冤不冤


但還是有人說,接著洗白,不管用。


李晨是渣男?到底冤不冤



李晨無非是想和處於低谷的未婚妻低調過生日,為什麼有些人就喜歡盼著人家不好呢?

即便是人家保持沉默,我們也無權逼著別人按照自己意願去做什麼。

難道所有人談戀愛,都要發朋友圈發微博,全世界秀恩愛?

截止至今,李晨沒有出來解釋過一句。

翻看李晨微博,發現那些有關范冰冰的微博,也並沒有刪過。

並不是有些人口中的“刪掉了所有有關於范冰冰的微博”

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愛人,這種守護,其他人更無權干涉。

2

不要從別人口中,去了解一個人


宮崎駿曾說,與人相處最怕的就是:你不相信你看到的我,卻相信別人口中說的我。

還記得前不久的“王鳳雅事件”嗎?

這個三歲女童因癌症去世之後,陰謀論四起。

有人說,王鳳雅小朋友患病期間,其母在獲得捐款後卻未救治女兒,反而去為兒子治療兔唇,這才導致了她離開人世。

李晨是渣男?到底冤不冤


隨著言論發酵,越來越多的網友和大V關注這件事。

她的媽媽被罵騙錢、虐童、重男輕女……

因為出生農村,對網絡不熟悉,無法自證無法發聲,她在忍受喪女之痛的同時,還要被網民群起辱罵。

後來真相大白,多方證據表明:善款確實都用在治療王鳳雅身上。

但那又怎樣呢?

眾人看罷熱鬧四散而去,但又有誰記得,這些言論傷害的是怎樣一個家庭?

一個農村母親,一個智力有缺陷的父親,一個兔唇的兒子,患眼癌去世的女兒,全家加起來年收入不足兩萬元。

勞倫·奧利弗在《忽然七日》中說,謠言是怎麼產生的?是因為很多人認為它有可能發生。

李晨是渣男?到底冤不冤


已故的國際巨星邁克爾傑克遜

一生都在與他人的偏見鬥爭。

皮膚漂白、孌童等等,各種各樣的謠言誤解伴隨終生,輿論壓力和長年的孤獨使他心力憔悴。

而這些流言,往往代替了真相,才造成了他身心的不幸。

李晨是渣男?到底冤不冤


除了“漂白植皮”其實是傑克遜患有的皮膚病白癜風的謠言之外,還有“孌童案”也是纏繞其一生的黑歷史。

而這個事件與其說是謠言,不如說是誣告。

我們都知道,他因為童年的缺失,而喜歡跟小孩子待在一塊。

為此他把家中裝扮成遊樂場,邀請孩子去他家玩,甚至過夜。

正因如此,貪財的埃德·錢德勒慫恿兒子起訴傑克遜性侵,於是警方開始對無休止的傳喚,調查。

調查中,傑克遜甚至被一幫警察圍著赤身裸體的自己拍照、記錄,還要用尺子測量下體。

李晨是渣男?到底冤不冤


難以忍受的他提出和解,花錢了事。

正因如此,大家都認為,他一定是做了虧心事,才花錢處理。

當03年再次發生誣告的事情,他不再沉默。

官司持續到05年,傑克遜才打贏。

傑克遜去世後三天,當年的“孌童案”的主角突然站出來承認當年曾撒謊,並向逝者傑克遜道歉。

但是傑克遜已經不在了,他的一生到死都籠罩在“孌童案”的黑暗之中。

李晨是渣男?到底冤不冤

他一生從沒做錯什麼,卻被惡意曲解,忍受了數不清的人身攻擊。

邁克爾傑克遜曾說過:印刷成文也不能代表它們就是真理。

我們有些時候單純的喜歡聽信別人所說,覺得別人說出口的或許才是真的。

但是,那都不是真理。

李晨事件,王鳳雅事件以及邁克爾傑克遜的灰暗歷史,都是某些人僅根據一些表面現象和不確定的“事實”就去主觀臆測。

素未謀面,竟也能說出如此的狠話,可見嘴有多毒,人心有多壞啊。

3

這世上多得是,你不知道的事


我從來不敢輕易對一個人下結論。

因為大多數人的生活,都發生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

很多人在沒搞清楚狀況前,就喜歡先入為主,用自己的三觀去衡量別人。

9月16日,是Kimi喬任梁去世兩週年紀念

因抑鬱症於家中告別人世,第一時間流傳出的消息就是SM窒息死亡

直到深夜,因抑鬱而自殺的真相才浮出水面

似乎我們忘記了,他的抑鬱症也是因為網絡上一些惡毒語言攻擊,日積月累的身心疲乏所造成的。

李晨是渣男?到底冤不冤


我們往往不知道自己的語言有多可怕,也不知道自己的言語能造成多大影響。

我們習慣於聽從輿論的導向去猜測一個人,更甚至用一些準則去標榜他人。

其實每個人、每件事都是複雜多面的,我們需要看到更完整的輪廓。

魯迅在《小雜感》這樣寫道:

“樓下一個男人病得要死,那間壁的一家唱著留聲機;對面是弄孩子。樓上有兩人狂笑;還有打牌聲。 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著她死去的母親。”

可見,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

在我們看不到的角落,遍地都是無名故事。

李晨是渣男?到底冤不冤


因為絕大多數的人都關心自己視線內的東西,所以對別人的判斷也來源於部分所見,部分猜測。

另一方面,人們評價自己往往比評價別人更為寬容。

當別人遭遇不幸時,我們常將問題歸咎於對方個人的因素,而自己遭遇不幸時,我們就將問題歸咎於外在因素。

前不久地鐵有個男孩被大媽指責不讓座,後來一群人上來圍著他錄視頻,譴責他,說他不尊老愛幼。

男孩子委屈得不行,只好向地鐵工作人員解釋, 他之所以沒有讓座,是因為是剛做義工回來,實在是太累了。

李晨是渣男?到底冤不冤


就這樣,旁人帶著片面的理解,就給男孩貼以冷漠的標籤。

直到真相浮出水面,眾人只好訕訕地散去。

我們憤怒,反感,嘲笑, 往往因為他們主要活在我們的視線之外。

你沒有經歷過別人的人生,更不知道別人是怎麼努力才走到今天的。

所以,永遠不要輕易去評價別人。

無論是喜歡、欽佩還是牴觸、厭惡, 我們所知道的關於大多數人的事情,都是一小部分。

李晨是渣男?到底冤不冤


我們也許會因為自己的淺薄,去喜歡或討厭一個人。

但我們能做的,就是保持安靜,不隨便發言。

尼采有句話說得好,不亂評價別人,不輕易對別人下判斷,不在人後說閒話。

我們又是誰呢。

就敢這麼輕易地評價別人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