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畏与恶龙缠斗,亦不惧与深渊对视——专访“勇士”百融金服


不畏与恶龙缠斗,亦不惧与深渊对视——专访“勇士”百融金服


随着信息化的高速发展,数据安全问题无论对企业还是个人都至关重要。每天,网络攻击者都在不断的试图攻击网站、破坏企业的应用程序并试图窃取相关数据信息。日前,华住酒店2.4亿条开房信息被卖一事就惹得人心惶惶。信息数据倒卖黑产猖獗,个人用户信息安全如临深渊。我们如何才能保护自己的信息安全,大数据到底是什么?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访问了国内领先的大数据应用平台——百融金融信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融金服”)。

“把黄金从垃圾中找出来“

大数据行业咋听并不新鲜,然而大数据技术实际上却是各家金融机构竞争的硬实力之一,各家金融机构纷纷挖掘大数据“金矿”,专业的大数据公司更是层出不穷。百融金服虽然成立时间并不算久,但已然是行业的佼佼者。

百融金服成立于2014年3月,是一家利用人工智能、风控云、大数据技术为金融行业提供客户全生命周期管理产品和服务的智能科技公司。截至目前,已经为300多家银行、持牌消金公司、知名互联网公司等近4000家金融机构提供营销获客、风控以及贷后不良资产管理等产品和服务,并于今年4月完成由国资委国家主权基金中国国新领投的C轮融资,晋升“独角兽”行列。

不畏与恶龙缠斗,亦不惧与深渊对视——专访“勇士”百融金服


“我们的数据业务其实跟蚂蚁金服还不太一样,他们是先有业务然后积累了数据,我们的数据业务是在已有的海量数据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据CRO季元介绍,百融金服数据来源分两块,第一块来自百融金服前身——一家做智能推荐引擎的公司,从中获得了早期的互联网的行为和消费数据。另一部分则来自于经合作机构授权采集的数据。

不是显而易见的数据内容才有分析价值,季元在做大数据的过程中发现几个比较有意思的变量,“比如说一个人的阅读习惯”季元说道,“我们发现经常看财经媒体的人风险确实比较低,因为大数据里面最重要的是相关性,乍看财经媒体和风险之间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但是会看财经媒体的人取决于他的行业,反过来可以推出他的收入,收入就是跟风险相关了。还有我们会看到经常在网络游戏上消费的人,他的风险会比较高。这也符合大家的常识,天天玩游戏,正常工作投入的就少了,再跟他的教育水平和习惯都有关系。”

大数据行业就像是淘金客,需要利用行业经验对海量的数据进行“清洗“,让看起来毫无价值的数据变得有价值。“我们的工作就是将黄金从垃圾中找出来。”季元说道,“这才是大数据公司真正产生价值的地方。“

不畏与恶龙缠斗,亦不惧与深渊对视——专访“勇士”百融金服


(图片为百融金服CTO季元)

除了央行其他征信数据都“不靠谱”

大数据不仅仅可以拿来为机构服务,不少金融服务平台更是做起了征信评分。与其做一个市场的参与者,为何不做一个规则的“制定者”?

“这是一个定位的问题,征信只是一个风控行业里面一个很小的领域,现在除了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别的机构都没有能力做征信,因为征信是要基于信贷历史的数据来对人的信用进行评判的,而这个信贷历史的数据现在只有人民银行有”。季元认为,市场上在做征信评分的平台如蚂蚁、京东实际上只拥有其自身生态链的电商数据,严格的来说不能叫征信,其实做的依旧是大数据风控。“我们讲征信是要汇集多家的数据做的,人民银行征信报告里面,你在所有银行贷款和信用卡的记录都有留存下来,但是蚂蚁只是这个客户在他的平台上贷款,京东也是,首先一个是客户群体受限,另外机构也是单一一家,所以数据的范围和群体的范围都不够完整,这个拿来做征信,信息的覆盖面上远远不够”季元说。

然而,随着大数据行业“分食蛋糕”的人越来越多,每个参与者可分配的“蛋糕”就越来越少。除了征信之外,平台创新事业部总经理赵子渌认为,百融金服作为一家大数据公司其实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比如技术输出,将大数据分析的技术、能力输出给客户,实际上也存在非常大的市场空间。“到目前为止,我们可以给我们的客户提供咨询、方案、产品、平台,包括部署实施,一整套一站式的服务,我们叫全业务、全流程、全产品。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的全产品体系正在不断完善,目前包括了本地的决策引擎、本地的风险数据集市、模型训练平台、移动镜鉴、关系图谱等等,也在研发本地的网络贷款系统,能够把整个信贷业务的全流程、审批环节都连通。” 赵子渌做了一个比喻,“金融机构就像一个高档小区,这个小区外边的交通非常便利,交通也很发达,小区内部绿树成荫。但是通道+门的最后100米如果泥泞不堪、很崎岖的话,仍然不会有很好的客户体验。我们就是帮我们的金融客户解决这最后100米风控的问题,这是百融金服一直在做的事情。”

不畏与恶龙缠斗,亦不惧与深渊对视——专访“勇士”百融金服


(图片为平台创新事业部总经理赵子渌)

隐私保护和大数据始终是博弈关系

尼采说,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成为恶龙;凝视深渊过久,深渊将回以凝视。

手握海量个人和企业的数据,走在法律暂未完全覆盖的地带,对部分人来说就像伊甸园的苹果,有毒却充满诱惑,于是有人选择倒卖数据谋利,更有甚者利用数据进行诈骗。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显示,去年国内6.88亿网民因个人信息泄露造成的经济损失预计达到915亿元。

在这场与恶龙搏斗的战役中,百融金服严守底线,不仅坚守严格的数据安全保护,更用大数据技术帮助更多企业提升自己的技术能力和安全等级。百融金服自成立之初就非常重视数据安全,季元表示,“公司成立的第一年,我们就申请了信息等级保护三级,那是跟国有银行一个等级的安全级别。所以从成立到现在这么多年,从来没有发生过数据泄露的事情。”据季元介绍,百融金服对内部敏感信息进行了加密,比如身份证和手机号。针对数据交互更是有两层加密,包括信息本身和传输的过程。

“在不冲破底线的范围内,充分发挥大数据的价值”季元说,“其实真正的大数据是不会对人造成干扰的”。百融金服在大数据采集中,即不需要个人原始信息,也不需要电话号码等,而是通过了解消费者的各种标签、消费偏好来进行风险评估。这个过程中对消费者没有干扰,但是又能够帮助金融机构进行准确的判断。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没有大数据技术,面对征信数据空白的消费者来说,金融机构就没有办法提供合适的服务。

数据是现代商业的燃料,每一个快速成长的科技公司都在竭尽全力去创建场景寻找、收集数据,使出浑身解数让用户们敲下“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及隐私协议”的按钮。发个朋友圈就暴露了定位,扫个二维码就被收集了ID信息,安装一个APP就要给予它超过20项的权限。大数据应用场景下,无所不在的数据收集技术、专业化多样化的数据处理技术,使得用户已难以控制其个人信息的收集情境和应用情境。

季元表示,“真正的大数据其实不需要那么多的权限,在服务范围内有限地采集就够了。大家对大数据的敏感就是因为某些企业不停地突破行业底线。大数据行业确实需要规范,如何在保护客户隐私的情况下把价值发挥到最大化,这是一个行业需要研究的问题。”

坚定目标秉承初心,让百融金服走得更远

不仅仅是“做出来”,更要“活下来”。对一家成立近5年的企业来说,其实已经走过了最开始的初创阶段,如何继续发展且发展得更好,是百融金服正面临的考验。

“我们看到市场上有一类公司,纯粹依赖于大数据资源做业务,现在都踩入了雷区。同样,抛开了大数据资源纯粹去谈大数据技术,也未必是一条坦途,没有业务场景,很难在大数据技术领域里面创造价值、实现价值。” 赵子渌坦言,在大数据行业中,“百融金服恰恰是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点。我们找到了金融这个大数据应有最为广泛的业务场景,同时锁定在风控和营销领域。在这两个个领域,我们一直保持技术的先进性、专业性,就能够得到市场的认可和整个社会的认可。”

不畏与恶龙缠斗,亦不惧与深渊对视——专访“勇士”百融金服


(图片为普惠金融部总经理蒲克强)

从2014年至今,百融金服从过去重点的银行客户,逐步转向小微企业的发力。普惠金融部总经理蒲克强表示,“百融金服打造了业界领先的C+B模式,C是个人,B是企业,通过对整个小微企业进行C+B的全息风险画像,形成了覆盖贷前、贷中、贷后的智慧风控解决方案,为小微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管理。”蒲克强指出,“普惠金融是百融金服坚持承担的社会责任。”面对普惠金融难这一众所周知的问题,他坦言“客观来讲C端是资本烧流量,B端是资本烧技术,没有捷径,就是中长跑。百融金服已经做好了准备,一方面不断提升技术和科技水平,另一方面做好大规模投入的准备。我们有信心找到符合自身特点的商业模式,保持可持续健康发展。”

百融金服一直坚持“成为金融行业的基石”的企业使命,面对市场上越来越多同类机构的竞争,百融金服依旧充满信心。季元说,“百融金服最大的优势就是我们一直坚持做大数据业务,没有偏离方向。用一句话来说就是,我们不忘初心。”

不畏与恶龙缠斗,亦不惧与深渊对视——专访“勇士”百融金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