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立體交通網絡建設 變區位優勢爲發展優勢

加大立体交通网络建设 变区位优势为发展优势

加大立体交通网络建设 变区位优势为发展优势
加大立体交通网络建设 变区位优势为发展优势

“今年國慶節我準備從北京開車回家,如今家鄉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南下北上、東進西出,全程都是高速公路,不到四個小時就能開回家,既省時,又方便。”在北京工作的王悅高興地說。

黨的十八大以來,烏蘭察布公路建設交出了一份優異的成績單:全市公路通車總里程達到1638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784公里,高等級公路里程達到3343公里,佔全市總里程的20%以上。全市公路總里程數逐年提高,遠高於自治區平均水平,成為全區公路網最密集的盟市之一。

加大立体交通网络建设 变区位优势为发展优势

交通運輸行業是國民經濟的先導性、基礎性、戰略性和服務性產業,是經濟運行的血脈。我市區位交通優越,加快公路交通運輸事業發展,對於全市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特別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建設交通強國的重大戰略目標,第一次將交通運輸工作提升到了國家戰略工作的層面,賦予了交通運輸工作在新時代下的新使命、新任務和新要求。

在新時代的歷史起點上,烏蘭察布市的交通運輸工作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抓住國家建設交通強國發展的重要契機,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提升交通運輸保障能力,將區位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進而為著力打造全區開放發展新高地提供有力的交通運輸支撐和保障,為助推烏蘭察布市跨越式發展注入強大的動力。

織密公路網 打通城鄉“腸梗阻”

經濟發展,交通先行,交通的便捷度,從來都是決定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條件之一。近年來,烏蘭察布市交通運輸事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截至2017年底,全市公路通車總里程達到1638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784公里,一級公路751公里,二級公路1808公里,三級公路3620公里,四級公路9426公里。全市高等級公路里程達到3343公里,佔全市總里程的20%以上。全市公路總里程較2012年增加了3707公里,公路網密度由2012年的23.53公里上升至30.41公里,遠高於自治區平均水平,成為全區公路網最密集的盟市之一。

公路是經濟發展的動脈,加快農村公路網絡的建設對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提高農民生活水平、改善農村消費有著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隨著國道、省道、市道等骨幹線路的形成,鄉村道路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日益凸現。公路不能進村入戶,村級經濟將始終無法組成鄉鎮區域經濟,沒有便利的交通就難以形成統一的市場。為給鄉村振興奠定道路基礎,全市紮實推進了農村牧區公路通達工程,建設完成農村牧區公路5741公里,打通641個嘎查村通瀝青水泥路,實現了全部嘎查村通瀝青水泥路目標,通暢率達到100%,農村牧區交通條件得到顯著改善。

加大立体交通网络建设 变区位优势为发展优势

集寧機場(張曉鵬/攝)

落後的城鄉道路網絡使得城鎮、農村居民的生活條件未能隨著經濟發展而得到同步改善,隨著改革紅利的不斷釋放,城鄉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土房搬進磚房,平房變成樓房,可道路網絡建設卻停滯不前。為破解制約發展的瓶頸,我市持續加強運輸服務建設,提升運輸承載能力,截至目前,全市共有汽車客運站場87個,道路客運班線541條,營運貨車17801輛;烏蘭察布出租車共4376臺,成立了19家公司進行運營管理;正在建設的二級及以上客運站有3個,正在建設的四級農村客運站2個,較好地服務了偏遠貧困地區居民的交通需求。

機場通航 補齊交通網“短板”

2016年4月25日,承載著烏蘭察布人多年藍天夢想的銀鷹,從天津而來,穿越雲海,穩穩降落在烏蘭察布集寧機場,標誌著烏蘭察布交通史又翻開了嶄新的一頁,從此烏蘭察布進入航空時代。

通航兩年來,烏蘭察布機場由華夏、國航、長龍航空、山東航空、吉祥航空、中聯航等6家航空公司執飛,已開通13條航線,通航北京、天津、深圳、杭州、成都、西安、重慶、鄭州、哈爾濱、大連、海口、鄂爾多斯、銀川、石家莊、二連浩特、上海、包頭、瀋陽、海拉爾等20個省會級主要大中城市,起降7997架次。截至2018年4月底,實現旅客吞吐量累計達到52萬人次,2017年底開通國內航空貨運,2018年1——7月份完成貨郵吞吐量43.8噸,基本構建起通達全國主要城市的航線網絡格局,順利實現了飛起來、連起來、熱起來的目標。

加大立体交通网络建设 变区位优势为发展优势

烏蘭察布高鐵站(周衛兵/攝)

為把烏蘭察布打造成為自治區開放發展的新高地,根據烏蘭察布市“七網”建設規劃和烏蘭察布市民航發展“十三五”規劃,烏蘭察布集寧機場將在“十三五”期間升級為國際機場,開通國際航空口岸,邁出升級國際機場第一步。升級改造後,烏蘭察布機場等級由4C升級為4E,滿足申請開通國際臨時航空口岸的條件,波音747等大型飛機和貨運飛機可在此起降,還可作為首都北京機場和2022年冬奧會的備降和協作機場。爭取開放國際臨時航空口岸,開通莫斯科、烏蘭巴托、伊爾庫茨克等俄蒙客貨運航線,在“十三五”期間升級為國際機場。力爭2020年正式開通國際航空口岸,實現聯通蒙古、俄羅斯、東歐及港澳臺、東南亞的國際航空網絡佈局,把烏蘭察布機場建設成為北部邊疆對外開放、“一帶一路”“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的重要節點和連接俄蒙歐的貨運中轉站。

一座機場,就是一個經濟助推器。兩年來,烏蘭察布機場如巨大的磁場,持續產生“蝴蝶效應”,烏蘭察布市的投資環境得以優化,旅遊業發展及產業升級進一步加速,城市功能更趨完善,對於促進烏蘭察布跨越發展起到了良好的助推作用,成為了一張靚麗的城市名片。

高鐵通車 跨入“高鐵時代”

2017年8月3日11時45分,隨著“嗚嗚”的鳴笛聲,D6967次高鐵列車從烏蘭察布站啟動、加速,像離弦之箭駛向呼和浩特,全市人民期盼已久的首條高鐵正式開通。這標誌著烏蘭察布從此進入“高鐵時代”,搭上“高鐵經濟”的快車。

“高鐵時代”是一個大交通時代、大合作時代、大紅利時代。我市處於京津冀和呼包鄂兩大經濟圈之間,隨著高鐵的開通,烏蘭察布到呼和浩特的時間僅需40分鐘,呼張客專與京張高鐵接軌後,烏蘭察布到北京的距離將縮短至70分鐘,屆時烏蘭察布將融入京津冀和呼包鄂1小時經濟圈,進而形成“同城效應”,大大提升資源配置效率,推動大物流、大旅遊、大數據等產業加速發展,烏蘭察布隨著高鐵的開通也將同步進入高速發展的新時代。

加大立体交通网络建设 变区位优势为发展优势

烏蘭察布市地處環渤海經濟圈、呼包銀榆經濟區結合部,是自治區東進西出的“橋頭堡”,北開南聯的交匯點,也是連接東北、華北、西北三大經濟圈的交通樞紐,得天獨厚的交通優勢為我市經濟社會實現跨越發展注入活力。(張曉鵬/攝)

位於察右前旗新區的烏蘭察布高鐵站,建築造型流暢完整,白色弧形屋蓋與流動的裝飾線條交相呼應,融入了“潔白哈達”“蒙古包”等建築寓意,也有“雄鷹展翅、翱翔長空”之意,每天迎接著來自四面八方的客人。

呼張客運專線是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八橫八縱”快速客運網京蘭高鐵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東起河北張家口,西至內蒙古呼和浩特,線路全長286.8公里,設計時速每小時250公里。它的開通,將極大縮短烏蘭察布與呼包鄂、京津冀的時空距離,快速集聚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提升烏蘭察布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地位和影響力,對我市按照習近平總書記“三個跳出”的指示精神,加快構建“北上南下、東進西出、內外聯動、八面來風”的全方位開放新格局,打造祖國北疆亮麗風景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開啟新徵程 謀劃交通新篇章

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建設交通強國的重大戰略目標,當前全體交通人正站在由交通大國邁向交通強國的新起點上,全力開啟建設交通強國的新徵程。

開啟新徵程,就要規劃好交通運輸工作的新目標。今後五年我市交通運輸工作目標要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總體目標,以構建烏蘭察布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為核心,積極融入“一帶一路”、京津冀協調發展以及對接蒙俄歐、助推呼包銀榆、優化烏大張等國家和自治區黨委、市委的重大戰略部署,著力推進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持續提升交通運輸發展質量和服務水平。

加大立体交通网络建设 变区位优势为发展优势

要大力進行公路升級改造,儘快打通斷頭路、出口路、出區路,不斷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實現我市交通基礎設施由“通”向“暢”的工作目標的突破。要加快公路、鐵路、航空等向多向通達、無縫對接、快速轉換、高效運行的目標推進,努力把我市建成區位優越的交通樞紐城市和北上南下、東進西出的重要節點城市,實現由單一交通模式向綜合交通模式突破。要圍繞農牧業基地建設、工業園區建設、物流產業和旅遊產業、信息化等新型產業發展,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實現由注重建設向擴大服務突破。要以創建國家綜合交通運輸服務示範城市為契機,以數字信息化管理為目標,實現由傳統管理模式向智能化管理模式突破。通過這一系列的發展,將烏蘭察布市打造為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區域物流中心和國家物流節點城市,成為全國第二批、西部地區首個綜合交通運輸服務示範城市。

在新的起點上,我市緊抓交通運輸業的黃金髮展期,深入實施交通提升行動,擼起袖子加油幹,為促進全市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強力交通保障。(文/劉洋)

加大立体交通网络建设 变区位优势为发展优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