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是違反人性的,但是我們就不學習了嗎?

我是做互聯網教育的。有人說,教育創業這回事,根本就是個斷頭路,因為“教育本身是違反人類天性的”。我不知道這種說法的真假,但是我知道,身邊很多人分明有“學習焦慮症”,似乎不學習就會被同齡人超越,被時代拋棄。

在我看來,“學習焦慮症”真是害人不淺,如果學習真的讓你痛苦,而收穫只是降低了關於學習的焦慮,還不如干脆不學習——放眼看去,許多人根本“不學習”,只是單純熱愛生活,一樣過得幸福快樂。

但是如果你真的想學習,倒也無妨。只是按照我的經驗,你一定會經歷痛苦的考驗,而這些考驗往往會讓你懷疑人生,不過這也不難理解,因為挑戰人性這事,本來就不容易。

承認自己不懂是違反人性的

一般說起來,“承認自己不懂”似乎是種很好的、很謙虛的品格。但是,有多少人真的願意坦然承認自己不懂呢?

我在大學就學過了微積分,習題能做出,考試成績也馬馬虎虎。但我內心一直很惶恐,因為我知道自己其實“不懂”微積分,只會機械計算而已。但是和朋友聊天的時候,聽他們說起微積分的種種趣事,我實在不好意思表現自己的不懂,許多時候只能“隨大流”的笑笑,附和幾聲“對,對,就是這樣”。

不過每一次遇到這種場景,內心都會覺得尷尬,不但怕現場穿幫,更為自己學過竟然沒學明白感到羞愧。不過,每次我都想的是“以後有時間再學”,雖然這個“以後”一直沒有來到。

直到三十多歲的某天,我忽然意識到,再這樣下去我大概一輩子都無法擺脫這種煎熬了,於是痛下決心要改變。恰好當時國外的微積分教材引進國內,買來認真看看,尤其是加上微積分發展史以及實例講解,我終於明白微積分是怎麼回事了。從此,和人家談微積分,我再沒有那種擔心而慚愧的尷尬。

後來我發現,上過大學的人很多,但不懂微積分的人其實很多,只是他們不暴露自己的無知而已。一旦真的有人承認自己不懂,我很願意為他們講解我的理解,結果也往往是皆大歡喜。回想起來,如果我早點承認,大概也會有熱心人為我講解,不必靠自己背地裡用功。然而,差的就是這個“承認”。

我也經常參加技術討論、架構評審,經常遇到一些不懂的名詞、概念。這時候,我往往會直接提出來:對不起,這個我不清楚,這個我沒弄懂,這裡我沒想通,請再講解一下…… 然後我發現,其實在場還有其他人也不懂,也不明白,或者沒想通,而且他們清楚意識到這點。但是,他們就是不願意承認。

早年我也能理解,承認自己不懂往往會折了自己的面子,這是人性。但隨著年齡增大,我越來越意識到,“承認自己不懂會折面子”許多時候完全是自己一廂情願的設想。更多時候,承認自己的不懂,往往是學習的新起點。

補充一點:天寶十年,大唐和阿拉伯的“怛羅斯之戰”我早就知道,但一直念做“恆羅斯之戰”,前些年看書發現這地方也有翻譯為“塔羅斯”的,才知道唸錯了,應當是“怛(答)羅斯”。不過我可以坦然承認自己之前一直唸錯了,提醒其他人不要犯同樣的錯。

承認自己不對是違反人性的

前段時間我寫了《你是不是藥神我不清楚,但你似乎不懂經濟學》,引發了很多留言。其中有幾條是這樣的(大概):

看起來洋洋灑灑,奧地利經濟學是無敵的,可惜你不懂……你的觀點早都被奧地利經濟學反駁過了……你要是願意去看看奧地利經濟學,真是太陽從西邊出來了。

實話實說,我看到留言的時候忍不住笑出聲來,甚至越笑越開心。

為什麼?我在2002年左右,常上的網站就有關於“奧地利經濟學”的介紹,當時如獲至寶,看的著迷。除了討論,還想方設法找來了不少奧地利經濟學的書籍,大致搞清楚了來龍去脈。當時網上資料不多,為了讓更多人瞭解奧地利經濟學,我動手翻譯了幾篇奧地利經濟學的論文,後來還參與了奧地利經濟學譯叢正式出版物的翻譯。

不過如今我已經很少談奧地利經濟學了。因為隨著閱讀的增加,我發現奧地利經濟學的觀點越來越難以和我的知識體系相容,而且奧地利經濟學本身是個龐雜的譜系,門格爾、龐巴維克、米塞斯、哈耶克、羅斯巴德一路下來,觀點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一些甚至走向極端,如今國內熱鬧的“奧地利經濟學”只是其中的一個比較通俗的縮影,完全忽略了“奧地利經濟學”在哲學、認知方面的部分。

雖然我如今有時還是會談經濟學,甚至借鑑奧地利經濟學的某些觀點,但我已經不願意再提起“奧地利經濟學”,也不再認同“奧地利經濟學”的許多理念。這樣,反而能對世界有更立體的認知。

但是也必須承認,當時決定放棄“奧地利經濟學”時確實有過疑惑。我曾經從奧地利經濟學的討論中收穫很多,認識很多朋友,也因此積攢過一點小小的名聲。放棄它,意味著要向自己“批判”(其實是瞧不起)過的觀點低頭,要放棄自己已有的全部積累。心理的感受,其實很複雜。

據我觀察,這不是我一個人的問題。承認自己不對,對許多人來說都是極為困難的事情。哪怕他們內心已經意識到哪裡不對勁,仍然無法坦然承認自己錯了。如果“不承認自己有錯”是符合人性的,恐怕也無可厚非。

不過後來我想清楚了,承認自己的不對,承認的並不是“自己”不對,而是“過去自己身上某些觀點”的不對。它的目的也不是否定“自己”,而是替換或者升級自己身上的某些觀點和認知。如果人生是船的航行,觀點無非只是船上的貨物,把舊貨卸掉換上新貨,船還在,人生也還在。

對人不對事是符合人性的

“要對事不對人,不要對人不對事”,這樣的口號我們大多聽過很多遍,也有許多人在提倡。但我們同樣知道,看一個人真實的想法,不看他說了什麼,而要看他做了什麼。那麼,究竟有多少人能看到“對事不對人”呢?

反倒是下面這樣的表現很常見:

聽到一個觀點,首先不去想對錯,首先想的是“這是誰的觀點”,一旦辨明瞭身份,下面的結論就順理成章了——“嗨,這人說的你也聽”,“xx都這麼說,一定沒問題”。

被人指出自己不對,首先不去想想是否真的如此,首先想的是“你有沒有資格批評我”,總要從對方語氣、用詞、舉例上挑幾個毛病來反唇相譏一番。如果這點做不到,就去找找對方以前說過的話、發表過的文章,找出紕漏,用“他以前錯過”來證明“他現在說的不靠譜”。

表達自己的不同看法,總不能就事論事,總要夾槍帶棒。不是摻雜點對方的奇聞逸事,就是故弄玄虛搞些隱喻、雙關。總之,僅僅表達自己觀點的不同是不夠的,還要在氣勢上、效果上、讀者心理上全面勝出,多出一口氣。

動不動就和人絕交,斷言某人是垃圾,觀點一無是處。另一方面,輕易就把某些人的話奉若圭臬,堅決捍衛這些人的每個觀點,遇到不同觀點則惱羞成怒。

以上種種,其實都是“對人不對事”。而且我必須承認,把觀點“人格化”,討論時摻雜對人的感情,這樣的衝動我也經常有。

但學習讓我冷靜知道,這樣是不對的,是不理性的。即便是我們最討厭的人,他們的某些觀點也是有道理的,甚至哪怕那些表述讓我們不舒服。即便是我們最贊成的人,他們的某些觀點也可能是錯的,哪怕它包裝得天衣無縫——我可以坦然承認,有些受追捧的微信公眾號我並不喜歡(雖然我曾經喜歡過),比如連嶽……但這只是我個人的喜好而已,而且必須承認,他們的某些觀點確實有道理。

從嚴格的意義上說,人和觀點完全處於在兩個不同的水平面。雖然靠譜的人更可能說出靠譜的觀點,不靠譜的人更可能說出不靠譜的觀點。但是在討論觀點時,人的靠譜程度只能作為參考,而不能作為先驗前提。如果一旦從人的方面做了徹底否定,就徹底杜絕了接觸到被否定人“有道理”觀點的可能,也就斷絕了學習和成長的可能。

同樣要注意的是,如果討論的是觀點,就努力戒除自己內心那點難以按耐的“夾帶私貨”的衝動,不要摻雜關於個人的表達——即便批駁的時候也是如此。這樣的表達或許暫時看起來不夠過癮,但長久來看肯定更為有力。這方面我自信做得不算差,之前我曾經批駁過一些觀點,但每次都努力戒除其中對個人的判斷。如果你發現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歡迎留言告訴我。

又想有學習結果又不想吃苦是符合人性的

我不知道其它省份的風起如何,反正在湖南,我從小到大的教育都是“學習必須要吃苦”。

“學習必須要吃苦”,就意味著學習從來不是什麼輕鬆的事情,不但要聚精會神,還必須正心誠意,有揮之不去的儀式感和嚴肅感(黃章晉也在一篇文章裡說過,“正統”湖南家庭教育特別強調“坐有坐相,站有站相”)。一開始這種“吃苦”的儀式感或許是對天性的壓抑,後來反而成了驕傲的來源。

上了大學之後,看到其他人學習成績不好在分析原因,往往會想到“那是因為捨不得吃苦”。看到成績好的人學習起來沒有儀式感,也認為“吊兒郎當不像話,肯定搞不長久”。

花了許多時間我才接受,學習可以不用那麼痛苦,不用那麼多儀式感,可以自然一點,可以輕鬆一點。加上國內興起的“快樂學習、快樂教育”的風氣,更是讓我感覺,“有教無類”說得太對了,有效學習需要符合每個人的個性,找到對應每個人的方法。“學習就是要吃苦”真是太老土,太過時了,反倒是我們小時候為這個吃了許多不必要的苦。

但是再過一段時間我又發現,“學習就是要吃苦”的習慣也不能完全否定,許多時候它反而有用。

之前我和幾個朋友一起學翻譯,大家也會定期討論,也確實有收穫。但在此之外,我還像做廣播體操一樣,日復一日把錢歌川先生的《翻譯的技巧》、《英文疑難詳解》、《英文疑難詳解續編》都看完,習題都做完了。雖然過程是相當枯燥的,甚至因此損失了許多自在玩樂的時間,但幾個月下來,感覺自己閱讀和翻譯功力大有提升,遠不是靠興趣愛好討論討論就能達到的程度。

我也比較喜歡看英文科技報道。坦白說,找一兩篇有意思、有興趣的報道來看,這並不難。但是要把它當成生活的必然安排,每兩三天看一篇長的報道,感覺就大不一樣。許多時候感覺的是枯燥和乏味,甚至只想早點看完。每到這時候,我都只能祭起“學習就是要吃苦”來給自己打氣。結果堅持下來,眼界和英文閱讀水平確實都提升了不少。

這樣的經歷讓我反思,“我是獨一無二的”、“快樂學習”的提法是不是過分樂觀了。“有教無類”在很大程度上是對的,不能以機械死板的學習安排來面對差異萬千的學生。但是要想尊重每個學生的每點特性,給每個學生量身定製學習方案,完全戒除學習時的不適應感和排斥心理,恐怕不太現實,或者即便能做到也需要耗費大量的資源,這種成本並不是每個人都能負擔得起。

所以普通人如果希望學習有效——尤其是在“義務教育”(其實它的原文是compulsory education,“強制教育”)之後,大概得把自己的姿態放低一點,把自己的特異性收斂一點,正心誠意“投身”到學習中去,尊重學習的規律,接受學習的約束。即便有時候感覺毫無興趣,看不到出路,也得堅持下去,因為學習“沒有那麼多道理可講”。然後,才能真正享受到學習的成果。

不承認自己走了好運是符合人性的

世人都知道,世界上存在著“運氣”這種東西。世人也承認,運氣有時候會極大改變人的命運。但是談起運氣,大家更願意提到的是“xx中了彩票”、“xx在災難中倖存“這類事件。而對於自己取得的成就(哪怕只是一小點成就),似乎沒有什麼人願意承認,自己受了運氣的恩寵。

明顯的例子是如今流行的成功學敘述體,無論第一人稱還是第三人稱,都有無數“成功故事”在流傳,告訴你成功的原因是他們歷經磨難、他們堅韌不拔、他們做了英明決策。這還不夠,他們還要包裝出各種“統攝古今中外”的結論:“自古以來,成功的商業模式只有一種”、“所有的生意,說來說去本質是一樣的”、“互聯網創業要想成功,必須這樣做”……

既然這些成功者已經看透塵世、洞悉古今,照道理說,他們應當能不斷成功才對。但是仔細看看我們周圍連續創業的那些傢伙,真正能連續成功的,算是鳳毛麟角。

還有個有趣的現象是,有許多做實業、做IT取得成功的人,成功之後卻心性大變,一心向佛。初看起來這很不可理喻,不過二爺有次吃飯時半開玩笑地給了個讓我印象深刻的解釋:這些成功的人反思自己的經歷,深刻感覺世事無常,唯有在佛法的世界裡尋求解釋。

不要誤解,我的意思不是說努力、煎熬、決策對於成功來說不重要,我的意思是,它們當然很重要,但不是說每個人願意付出努力、忍受煎熬、謹慎決策,就一定能成功,運氣的因素當然不可忽略。

就拿我自己來說吧。我一度也以為,自己似乎真的懂點什麼、會點什麼都是自己努力的結果。後來才不得不承認,運氣對我來說也很重要。如果不是下晚自習偶然看見櫥窗裡的通知,就不會跑去中文系正經上課;如果不是在大學趕上國內出版了經典計算機教材的影印本,英語和專業課大概也學得一塌糊塗;如果不是剛工作那會兒開始寫blog總結技術心得,也不會認識那麼多技術圈的朋友;如果不是為了在BBS上和人辯論去引用《紐約時報》的報道由此開始鍛鍊翻譯,後來大概也不會翻譯技術圖書…… 總之,我的人生充滿了陰差陽錯,如果有一點東西可以稱為成就的話,那它也離不開陰差陽錯。

既然成功離不開運氣,是否我們不必努力,只要等待運氣眷顧就可以?這或許是個簡單直觀的結論。但通過仔細學習、審慎思考,我們可以知道,更可取的態度是區分過去和未來:面向未來時,我們務必保持謙虛,努力做好各種準備,爭取“沒有運氣也能成功”;面對過去時,我們仍然要保持謙虛,坦然承認運氣的作用,避免自我膨脹。

以上說了學習與人性的種種衝突。有人說:既然學習如此違反人性,為什麼還要自尋煩惱去學習呢?我的答案是:儘管以上種種都是違反人性的,認識和了解這個世界,找到靠譜的解釋,這卻是符合更深層次的人性的。前段時間看陳嘉映老師的書,講到這個問題時,他舉了個很有意思的例子:

影視劇裡都有這樣的情節,某個角色在生命的彌留階段,念念不忘的是要搞清楚:當年到底是誰幫了(或者害了)自己,或者某件事背後的來龍去脈,或者某人曾經的真實想法……

其實這個人現在即便知道了,也已經於事無補,不會有任何實際效果了。但是,他就是希望知道呀。

學習是違反人性的,但是我們就不學習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