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臭是病,別拖著,得治!

口臭,也被文雅的稱作“口腔異味”或“口氣”。口臭不一定都來自口腔,也可能來自鼻腔,但絕大多數是來自口腔的。可是無論來自哪裡,散發出來的臭氣都會令人厭煩,自己也會尷尬,特別是看到別人捂著鼻子,扭著頭默默遠離的時候。口臭不僅讓他人不敢接近,知道自己口臭之後也會影響自己近距離與人交往的勇氣,時間長了難免產生自卑心理,最終影響正常的人際關係和情感交流。


口臭是病,別拖著,得治!


口臭實際上也是一種病

口臭實際上也是一種病,還有專門的醫生來診斷。經過專業訓練的口臭鼻測醫師,通過聞病人的口氣,用1-5分標準來衡量口臭的程度。想象一下這個場景,感覺還是挺為難醫生的,天天要聞這些臭氣。評價口臭狀態,鼻測醫師是非常準確的,但也有專門的儀器。臨床上有專門的電子鼻來測試口臭,實際上測試的是揮發性的硫化物,比如硫化氫、甲硫醇等。含硫的化合物是引起口臭的一類氣體,通過檢測它們的含量來評估口臭的嚴重程度。Halimeter就是利用化學反應的原理, 以數字的方式表示口腔中這類硫化物的 ppb濃度,吹一口氣就能知道臭到什麼程度,對醫生來說真是大有用處,可以大大減輕醫生受到的毒氣傷害。

流行病調查結果發現,口臭這種病的發病率還很高。

據統計,口臭在中國人群中的發病率達到了27.5%,那些愛吃肉的西方國家,口臭發病率更是高達50%,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多項調查表明,約有65%的人都曾患有口臭。口香糖最初也是來自西方國家,這可能跟他們高比例的口臭患者有關係。此外,西方人還有高比例的狐臭人群,兩“臭”疊加,殺傷力絕對猛烈,西方人大量使用香水可能也是出於這些原因吧。


口臭是病,別拖著,得治!


口臭與微生物有關係

口臭的氣味差異可能對應不同的原因,比如酸臭味可能是由於消化系統出了問題,如消化不良和胃炎;腐臭味可能是肝臟出了問題;丙酮味則可能是酮症酸中毒;帶氨味可能是腎臟病人。根據呼出氣體的組成和性質有助於疾病的診斷和治療。無論什麼原因,口臭都是身體不健康的一種信號,如果不注意,時間長了會引起一系列的疾病,包括自殺!

80%~90%的口臭與口腔中的微生物代謝蛋白質和氨基酸產生的胺類化合物,如氨、吲哚、糞臭素(糞便氣味)、屍胺(死屍的氣味)和腐胺(腐敗氣味),以及揮發性硫化物,如硫化氫(臭雞蛋味)、甲硫醇(爛包菜味)和二甲基硫醚(爛海帶味)等有關。氨和硫化氫這些小分子氣體可以自由出入血管和粘膜組織,不管在身體什麼部位產生的臭氣都能快速進入血液,隨著血液循環到達肺泡。在發生氣體交換時很容易隨著二氧化碳呼出去,也可以直接在口腔粘膜部位跑出去,無論從哪裡出去,最終都會引起口臭。這些氣味的產生跟特定的細菌分解特定的氨基酸有關,比如硫化氫來自於某些細菌對半胱氨酸的分解,甲硫醇來自某些細菌對甲硫氨酸的分解。

有幾種菌——牙齦卟啉單胞菌,齒垢密螺旋體,坦氏菌和Solobacterium moorei菌經常出現在牙周炎和口臭患者的口腔中。前兩種菌都能生成硫化氫和甲硫醇,並且產硫化氫的量要比一般的細菌要多10倍。最後這種還沒有中文名稱的菌也能產生硫化氫,並且在所有口臭患者中都能找到,而在非口臭患者中,只有14%攜帶有這種細菌。


口臭是病,別拖著,得治!


口臭產生的三個條件

要想產生上述臭氣,需要三個必備條件,一個是蛋白質或氨基酸,另一個就是可以分解它們產生臭氣的細菌,還有一個是厭氧的環境。蛋白質或氨基酸來自於口腔的食物殘渣,比如塞在牙縫裡的肉絲,也可以來自口腔本身,因為口腔裡面其實大部分也都是肉。對於細菌來說,它們並不關心這些肉來自食物還是來自人體,口腔裡的脫落細胞,壞死的組織等都可以成為細菌的食物。因此,患有牙齦炎、牙齦出血和牙周炎的病人,口臭都比較重,可能就是因為細菌把那些因炎症犧牲的人體細胞給消化分解產臭氣了。特別是,嚴重到不止是牙周炎,已經開始出現牙周袋的患者,牙周袋越深,細菌藏得也越深,氧氣的濃度越低,越容易產生臭氣,口臭也越嚴重。

還有一個現象,那就是口臭患者的舌苔往往比較厚膩。舌苔實際上是由舌苔上的菌群和口腔中脫落細胞、白細胞、代謝產物等一起組成的。口臭的程度與舌苔的厚度和麵積密切相關,舌苔越厚越易於形成厭氧環境,越有利於厭氧菌的生長。口臭患者厚舌苔上細菌的種類明顯增多,而且舌苔的顏色也和微生物的組成有關。

有研究就專門分析了患有胃炎的黃色舌苔上的微生物組成,結果發現在所有13位胃炎患者的黃舌苔中都能檢測到芽孢桿菌,而健康受試者中就不存在。有意思的是,當用一種治療脾胃病的傳統中藥治療兩個療程後,這些患者的舌苔顏色恢復了正常,同時,舌苔中的芽孢桿菌也消失了,舌苔菌群的組成也更接近健康人了。可見,芽孢桿菌很可能是舌苔呈現黃色的原因,或者是這種舌苔中獨有的一種細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