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可原创《知青院的故事》

大可原创《知青院的故事》
大可原创《知青院的故事》
大可原创《知青院的故事》
大可原创《知青院的故事》
大可原创《知青院的故事》

《 反 思 》2



因为我的打架,家里人总为我担惊受怕,也经常受到父母的训斥和体罚,那几年只要我出去玩儿,临出闩妈妈总要叮嘱上一句,不要和别人打架。这已成了多年的习惯。

记得在1969年6月底,刚过完麦收,我和崔玉、金成三个人结伴儿从茅津渡过了黄河,又从三门峡站蹭火车回到了北京,到家的第二天我就惹事了。

那天下午我在大院门口等父亲下班。有两个十五六岁的学生正好路过,嘴上都叼着烟,见我在看他们,其中一个对另一个说,哪儿来这个么个傻大个儿,戳在那儿象不象根儿电线杆子?说完还不住的笑。我一下火了,心说老三届上山下乡还没几天呢,这帮毛孩子就无法无天了,真是山中无老虎猴子也称了霸王。小毛孩子也敢在我面前吡毛乍刺儿!

我喊他俩站住,他俩停下来看着我,我问他们是哪届的学生?其中一个满脸不屑的说,老子是69届的,又关你丫屁事。我说你咋这么没礼貌?是不是身上痒痒了,用不用我给你俩挠挠?他俩听出我话里带刺儿就说,你丫是想找抽吧?我说对呀,你俩还等什么?这两个人可能平时霸道惯了,上来就想前后夹击我,我根本没把他俩放在眼里,指东打西连打带嘻耍,本想让他们知道厉害就算了,不料其中一个打红了眼,掏出镙丝刀就捅过来。我顺手夺过来抵住他的肚子,吓得他俩再不敢动弹。胡同里有不少人在远处看热闹,此时父亲正好回来,见到这场面吓得脸色都变了,赶忙上来训我,还把他俩送出了很远。

回到后父亲非常生气,说我刚回家就惹事,如果伤了人家,会给家里惹来多大的麻烦,你回来干嘛?回来就为了打架吗?

父亲气得连饭都没吃好,母亲也说,这几年你总在外边打架,害得我们整天为你担惊受怕,说着伤心的掉了眼泪。

当时我发誓从此不再打架,怕父亲为我生气伤身,更怕母亲为我伤心落泪。

写至此说个小插曲,那是二十年以后的事了。有次出差路过北京,回家去看望母亲。在家里小住了两天,临走时妈妈竟对我说了一句,出去别和别人打架……

话一出口妈妈和我都笑了。那时我已经过了不惑之年。后来,只要想起这事就心里就发酸,可想而知,二十多年前的我多让妈妈担心,以至把叮嘱我都潜化成了习惯。如今的我已混得很有出息了,只可惜爸爸去世的太早,没有等到这一天……

再回到本文,半个月后我和崖玉、金成一起回到晋南。从此之后很少再和别人打架,偶尔打架也做到绝不伤人。其实每次打架之后都很后悔,也下决心不再打架斗狠。可凭心而论,打架由不得你自己,有些事不象想的那样简单,外部的因素也非常关键,有些时候逼的你非打不可,尤其遇上蛮不讲理的人,你让一步他又得寸进尺,你不去理睬,他反到觉得你好欺负。对于这类人我毫不客气,该出手就出手。

为此,我给自已也划定了底线,我的原则是,生活中宽厚待人,绝不惹事生非。与人交往尽量顾及到别人的脸面,假若产生了争执,也要给别人留有充分的余地,得饶人处且饶人。假若真到了不可调合的地步,只要别人不先动手,我绝不会还手,假若你先动手我也绝不客气,何况我的反应和速度比别人更快,下手也够狠。

可这次伤了崔玉却让我非常纠结,就因为他是我的哥们儿才有些于心不忍吗?还是真的自已突然开了心窍,明白了什么是大是大非,还是真正有了良心的感悟?

正是从此刻起,我开始了反思,知道了自责,也是从那天起,想找回自己迷失了多年的本性,尽管还没有做到彻底醒悟,但隐约之中已经有了向善的意愿。也许这就是我的良心发现。

我从小是家里最听话的孩子,父母的管教也很严格,很小就知道帮助家里做事,在这方面也一直让父母放心。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学校正常的秩序被打乱了,正常的教学也受到了影响。

自1966年8月18日之后,全国的文化运动如火如荼般的开展起来了。学校全部停课,学生们也以各种理由,在学校行动起来了。各种各样红卫兵组织雨后春笋般的涌现了出来,学生们开始批斗校长和老师。大字报铺天盖地,大辩论每天不断。

突然我发现一下子失去了管束,开始整天在学校和同学们嘻戏打闹,后来参加了学校的红卫兵。我们去工厂学工,去农场学农,还一起到全国各地进行大串联。

也是从那时候起,逐渐脱离了父母亲的监管,开始学着接触社会,学着独自处理身边的事情。尽管那时很单纯,甚至很幼稚,但我没有顾虑和退缩,我毅然乘上南下的列车,和几个同学一起去了上海,而且,这一去就是半年……

时间定格在1966年11月的下旬,那一年我还不满十六岁。

未完待续




大 可 2018年3月整理

大可原创《知青院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