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春從花上去

一場細雨落下,淋溼了庭院裡一株玫瑰海棠,它,靜默,芬芳。自顧雨滴落入花間,奈何風聲,瀟瀟然,瀰漫立夏,灼灼其華。

花期也有朝暮,雖說繁花亦來遲,卻落不盡詩意,寫不完詩人筆下生花,赴不盡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曾有玫瑰留香,君子蘭清雅,百合花亭亭玉立,時而季節,忽而今夏,桂花韻香,玉蘭花婉約典雅,牡丹富貴,臘梅暗香疏影……花無語,花似海洋,但凡美麗的心情都似花開。靜謐的時光,能在閒暇裡,遇一株含羞草,或遇一朵不知名的小花,莫名的去看它,彷彿生命已在棲息裡靜候另一種遇見 。有時我們會莫名的無語,卻在偶爾的遇見裡,感知和一朵小花的默然交流。

立夏,春從花上去

花無聲,任流年似水。一場朝朝暮暮,一場繁花似錦,都足以讓窗欞搭起一座夏天。

常常想,有那麼一處生活。只聞花香,不談悲喜,喝茶讀書,不爭朝夕。想讓陽光暖一點。再暖一點。這樣的時光彷彿只在遠方,因為我們都過得太忙碌,突然間,想起作家白落梅在《陳跡·清歡》裡的一段佳話:“有人在石橋看風景,有人在廊橋築夢,有人在橋上重逢,有人於橋下遠別。其實我們都只是廊橋的過客,借它渡江而去,邂逅彼岸未知的風景。遠方,也許是明月淨水,也許是更深的煙火。但我相信,每一次徙轉,都是重生。”逐隨字眼不難發現,匆匆的時光,那些轉瞬即逝的美好,都在你的全世界路過,悄無聲息。那些想去珍重的遠行和道別都已在路上,驛站遙遙無期,回頭卻已長廊築夢。

匆匆,又匆匆。唯有讀書的日子最舒心。喜歡那些唐詩宋詞裡一個又一個走來的故事,回首向來蕭瑟處,喜歡一身紅衣的古韻女子,她從唐朝而來,賦一卷詩書藏在心,坐念天地,禪意臨風,爐火檀木香香,一盞琉璃燈下,明滅城外城那顆故人心,歸離聲聲慢。

渡邊長風,林間晚鐘,一行雲影天蹤,猶等為重逢歌頌。只可惜我們是今人,去不了唐朝,回不到宋朝。偶爾我也會在當代詩歌裡,找尋一段感懷內心的文字。比如前不久,讀到作家白音格力老師的《眉間》就非常喜歡。他說“有的人眉間住著白月牙,玉一樣剔透,雪一樣明淨;有的人,眉間住著清涼風,何時何地都能隨緣隨喜。這樣的人,謙和入世,溫潤出塵,向外含蓄,向內斂靜。低眉於友,可交一生;低眉於愛,可修百年;低眉於己,可得歡喜。”這樣的佳句,好似盛開在內心的一朵花,它潔白無瑕,綺麗無比。

立夏,春從花上去

一山一水一夢間,一春一秋一流連。盛夏光年,花開無痕,綠蔭長岸,有湖畔,青苔階上,長亭幽幽,鳥鳴聲聲,最是花開讓人愜意,遠處人影散去,那一眸花海,落入清泉石上。湖心碧波盪漾,草色入簾青。

微風習習,一行詩意寫在五月的日子裡,我在紙上寫道: 曾憶多少路程走過四季//繁花來時,捎我春光寫出綠蔭//落雨風下,寄我一片憂思//走過歲月//我怕輕輕的碎//寫不盡長夜//

越是心上苛求的,越要輕鬆放下。殊不知,這一生的美好都是從靜靜等待開始的,無暇顧及,何不去看風景呢?明代詩人胡儼曾留下千古絕句 :“春從花上去,風過竹間清。”春花要離去了,夏日清風要過竹而來。綠陰遍野,風暖晝長,那些橫塘新荷,花叢蝶忙,都以一片初夏時節的景象宛然在目。如果我們能在這來來去去的林間小道上走一程,放下心中所思,想必所有的心事都能釋懷。

立夏,春從花上去

詩人司馬光也曾寫道:“留春春不住,昨夜的然歸。”春天留不住,夏天也留不住,花開半夏,歲月靜好。在內心深處,留一片青青陌上,每每走過,都有一處歇息的田園風光,山有木兮,水潺潺,旖旎也罷,漣漪也可,那都曾是一方淨土。它遠離世俗的紛爭,它根植於內心深處一朵靜默的小花,淡淡的清雅,宛兒芬芳馥郁。

花的世界,許是大自然撒下無數花籽,生在泥土,又被泥土孕育。這一靜一動,都植入空氣,陽光,水分。萬間氣象,生生息息,唯有長久的等待,才能迎來花開的時節。人生何處不相逢,人生的境遇又何止不像一朵花呢,人與人之間,人與一朵花,都曾各自相逢,各自離去。有人說蒲公英的家在世界的遠方,因為它不知道自己飄向哪裡。我們曾深深地憐惜擺在陽臺上的一處盆景,它悄悄的收藏了我們的心。偶爾我們也會看遠方,雖不是燈火闌珊,卻依舊想起遠方的你,那時,玻璃上爬過思念的影子。

立夏,春從花上去

時光的軸,亦如花期。它在轉,它在盛開,它在迴旋,它在凋零。週而復始,分分秒秒。徜徉四季的風,花城如海洋,一朵朵花兒都曾絢麗多彩的開放,落下。立夏的時光只願與一朵花兒敘語,它曾在幽靜的角落頑強不屈;它曾風吹雨打;它曾長回昨天的模樣。

傾心一場芳菲的季節,漫步小徑。陌上知花語,一路細數流年。立夏,春從花上去,風過竹間清。在時光中,一朵花,一座城,一個人,都曾來過我們的記憶,靜謐而又安詳。

五月,翌日,晴空暖暖。願與你同路,看遍奼紫嫣紅。

立夏,春從花上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