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氏文史哲系列——个体生存价值

个体生存

每个个体自呱呱落地开始,便面临着生存与发展问题,作为人类集体一员,被赋予社会角色,始终挣揣不开社会习俗牵绊,如果选择按部就班的生活模式,先接受家庭父母养育,然后再接受国家强制性义务教育,然后大学高等教育,再然后选择一种社会职业谋生,然后成家立业,最后养老退休,如此安排妥当的生活应该也是大多数人所乐意的,毕竟拥有一种平和的家庭生活以及一份体面的养家工作就是大家最殷切的愿望了。似乎就这么活下去也并非不可以,始终要操劳的是生计问题,如何积累生产资料成为最主要生活目标,先解决温饱问题才会有暇旁顾。如果问一位老农个体生存问题,他只会告诉你土地收获庄稼就是生存最主要问题,除此之外都是太宏大问题了,他竟没有闲心也没有兴趣关注这些可有可无的事务。毕竟祖祖辈辈都是这么活下去,除非碰到战乱疫病,但当一切归于平静,还是要参与生产活动,不管是务农还是务工,从政从军还是从商,总归有一份社会职业适合你,无业游民当然也会有,打零工的也有,社会整体就像一个蜂巢,大家就如同工蜂,不分日夜,辛勤苦劳,努力避免生活贫困。即使提前预知所有生活模式,依然逃脱不了生活锁链,生活还是要过的,人类社会还是要存续下去。人类生存意志无疑是十分强烈的,毕竟好死不如赖活,如果不是出于更高目标与道义的话。似乎谁也无法想象毁灭后世界究竟怎样,这是一个非此即彼的选择,苏格拉底不害怕死亡的理由在于善良的灵魂会回归天堂,与山顶上的神仙和其他类神仙的神人在一起,比如最勇猛的战士,最有智慧的诗人,最善良的普通人们,如此一来灵魂不会孤单,归根到底,孤独与无知才是如此让人害怕死亡的根本原因,但往往生存是完全在己的事情,所有生老病死的痛快都只能是一个人去默默承受,旁人安慰话语只会让人构设美好的想象世界,比如和谐共同体,患难与共的有爱集体之类。

生存价值

生存价值这个话题如此古老与平凡,似乎很难说出新意,毕竟小学作文以生活的意义为题都不知写过多少遍,那时候或许也写下不少空洞话语与理想情怀,为人类社会和谐发展做出自己一份贡献。而很少人会发问,为什么是这个样子,谁规定生活意义就在于如此,或许是远古社会留传下来的智慧,毕竟人类社会很少是完全空白的,不需要重新发明与发现,如果这些道理如此深入人心,似乎学习借鉴也不失为性价比较高的选择。但这些道理先人真的想明白了吗,真的完全不怀私心吗,有政治宗教意味吗。如果说人类如此拼命积累生活资料,将生活资料搬回家以养育亲人,类似蚂蚁搬回食物到蚁穴以照顾较弱群体,这个也完全可以理解,毕竟人类也属于动物界,集体生活确实需要强者保护弱者,既然以最基本家庭单位为主进行养育,那么每一个家庭努力去拼搏也未尝不可以。人类需要生存安全感,如果没有生产资料在手,不幸的是很多人都是这般只能出卖劳动力,那只能去拼命赚取更多生活资料。养育责任在于人类繁衍天命,毕竟一个群类不注重繁衍就会首先被自然界淘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历来是自然界第一法则。虽贵为自然界最有智慧的人类也得背负这个责任,只是很难理解背后意义,似乎是造物者在背后监看着人类,若有违反天命之类定将受惩,最差结果就是绝灭,整个消失不见,没有任何遗留痕迹。这到底是悲哀吗,如果自愿选择这种结局似乎就不会那么悲哀,反而显得悲壮些,毕竟人类还是一个会思想的苇草,只要是自明自知,这种选择便是一种明智的选择,这也往往不为理解。殊不知,人类始终有自我选择权利掌握在手里,并非凡事皆有天定。如果生存意志如此强烈,人类坚定信念力量更加可怕,当其获得理智独立思考能力时,往往会获得这种强大的能量,变得如此表里如一,如此决绝到底。

除了繁衍责任,生存还有价值吗,如果人类智慧注定是缺陷的,注定发现不了真理,注定不能完满享有幸福,注定是要死的,如果这些悲观因素统统具备,人类社会还是合意的世界吗,如果一一追问到底,这些生产活动都有所谓的意义吗,毕竟这些物质是不会有感情的,自然也不会有价值的,纯粹是一个物理化学生物过程。而价值是人类主观精神需求投射,找不到投射物自然就会迷茫,尤其是有精神洁癖的灵魂更不会轻易驻留在如此物质化的东西上,财产名望地位这些都是人类社会进行数量化或物质上排序,而对最根本价值属性却无法做出判断,因为价值判断也是最难的,虽然也是至为关键的,毕竟如果这一切都毫无意义,那么与动物界便无差,争夺生存资料并盲目去崇拜物质,在精心积累财富与无心浪费财富周期里反复劳作,看似可悲可笑,就如同在沙滩上堆了一个城堡,然后风浪一过,一切复归于沙土,仿似并无任何事情发生过。但更多人只是享受自己得心应手的感觉,而同类崇拜更是巩固这种印象,这也算是一种较为入迷的生存境界,沉迷在自己的世界里,至于有没有价值不在他们考虑范畴了。游戏人生,适得快意而已罢了。哲人智者反复用心寻求生存价值与意义,虽然往往最后一无所得,但还是要去追寻,因为命定敏感的心灵对此不能不有所感,仿似先在的灵魂继续寄养在他们身上,注定踏上这一番毫无所获的征程,明知其无可奈何而为之,颇有悲壮的意味,正如西西弗斯的命运。这也是哲人智者的思考宿命,如果普通人们的宿命是劳作到死,不得安息,不得思考并理解造物者背后旨意。普通人们不会发疯,但哲人智者稍有不慎却会发狂,离经叛道也是常有的事情,神经脆弱症状想必也是如此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