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应该知道彩铃吧?就是你在等待对方接听电话时听筒里的那些歌,之前在各种杂志里都有什么两元一首歌的广告页面。别小看彩铃,毕竟支撑起了一家高科技公司的小半壁江山——这家就是
科大讯飞,正在猪都被吹得飞起来的AI赛道上奔跑。不过科大讯飞这几天有点烦,被“AI同传”造假的指责搞得焦头烂额。都说科大讯飞是人工智能第一股,那么讯飞到底是做什么的呢?公司当前主要盈利的是互联网产品和增值运营、教育领域、政法业务、智慧城市四大块业务。
公司2017年产品毛利润,互联网产品和增值运营7.79亿,教育领域8.48亿占比最多,剩下的智慧城市政法业务大致在四亿多大数据和产品服务1.35亿。
文章开头提到的彩铃业务,美其名曰电信增值产品运营,就是属于互联网这块的。2017 年的毛利为 4.37 亿,毛利率高达 77.58%。已经2018年了,真想不到一家高科技企业居然还有一大块利润是靠彩铃业务获得的。
公司盈利最丰厚的是教育领域,在教育领域的业务主要分成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通过建立“智慧课堂”、“智学网”等平台,帮助老师进行日常作业、考试的批改,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帮助家长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其官网宣称已经有超过1万所学校使用,受益师生超过了1500万。
关于这个东西,知乎上有一个教师朋友说自己学校采集一大堆,但是根本没有教师使用,因为用不来怕用坏了,感觉用处也不大。如果有使用过这个产品的读者朋友可以聊聊自己的体验
第二部分是智慧考试产品。包括了上海、广东、江苏等地的中高考英语听说考试;普通话考试机测;北京、上海、西藏等6个地区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口语部分。这些与听说相关的考试需要的核心技术正是科大讯飞的优势——语音识别。听起来还不错,但市场会不会小了点?
公司还有智慧城市和智慧政法业务两个业务,这两块都是与政府合作的业务,运用大数据、智能语音、图像识别等技术,提升检察院、法院及政府服务管理的效率。
上面说的电信、教育、政法占了公司利润的绝大部分,这些业务要么是对机构的(To B),要么是对政府的(To G)。熟悉行规的朋友们都知道,对公业务有几大特点:
1. 一般很难收到现款,都是应收账款多;而且现金回款慢,坏账多;
2. 每增加一个客户需要大量的人员配备和销售费用的支持,财务上体现为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推动销售收入增长。
从公司近5年营业收入与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数据上看,近5年公司的营收是一直在增长,但是比值却一直没有超过100%,说明公司有比较多的营收都没有以现金的形式收回。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的应收账款已经从 2013 年的 6.75 亿激增了 4 倍,到 2017 年的 25.52 亿。2017 年的坏账损失高达 1.07 亿,公司的营收质量并不是很好。同时,这几年公司进行了一些项目的建设和收购,导致了公司这几年都有不少的投资现金流量净额缺口。
客户爸爸们都不给现钱,还经常欠着欠着就不知哪儿去了,A股的股东爸爸们不给钱怎么行呢?还是得融资啊。
公司的经营活动现金流不足以弥补投资的缺口,所以公司上市以后进行了多次的定向增发以补充现金。而在今年8月份,公司又准备向市场融资不超过 34.74 亿元,该定增证监会已通过。
那第二个特点是否成立呢?我们先来看看销售费用推动净利润增长的力度。
“净利润/销售费用”是用来衡量一个单位销售费用能推动多少的净利润。科大讯飞公司此项指标一直在下滑,公司2017年销售费用大增了 71%,但净利润不升反降。
销售费用已经完全不能继续推动利润提升,To B 和 To G 的业务感觉已经顶到了天花板。2017 年科大讯飞的研发投入为 11.45 亿,其中研发支出费用化 5.96 亿,此部分计入了当期的管理费用;剩余的 5.49 亿的研发支出公司将其资本化了,不扣减利润。研发费用资本化意味着公司可以少提费用,利润也就多了。我们曾经聊过恒瑞医药,研发资本化率是0,科大讯飞高达近 50% 的研发资本化率,可见对自己的利润是没什么信心了。
其实成功的科技公司有一个共性,都是在消费者业务上有所突破,并且普及率不低。因为聪明的资本都知道,对公业务的天花板是很明显的,能给的估值也很有限。人民的潜力却是无限的,市场在广大群众中。所以To C(对个人消费者)业务是企业的重中之重。
科大讯飞不是不明白这个道理,事实上To C业务其实是科大讯飞最初的梦想。
上个世纪90年代,刘庆峰加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王仁华教授的人机语音通信实验室,并牵头做一个语音合成系统,该系统不但保证了音质,还具备了优良的语音自然度,合成的语句近乎“人声”,成为 1998 年国家“863计划”成果比赛中最为轰动的科研成果。而在 1999 年,刘庆峰拉拢了几个中科大校友一起创业,成立了安徽硅谷天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半年后,改名为科大讯飞。
很快,一名叫“畅言2000”的软件被推出市场,可以通过语音的方式进行文本输入。但是推出后仅过了半年,由于盗版及其猖狂,产品的销售并不好,公司接近破产。
都要活不下去了,科大讯飞只好放弃梦想,转变策略,从 To C 的市场转向 To B 的市场。通过将技术嵌入到华为的平台上,促成与中国电信的合作,先保证活下来。
在与华为合作成功后,包括联想等50多家企业陆续与科大讯飞进行合作,同时也吸引了联想、英特尔等投资。公司于2004年开始盈利,2008年在深圳中小板上市。
从讯飞刚创立的“畅言2000”到现在的教育政法电信四处开花,公司产品经历了 To C 到 To B/G 转变。科大讯飞进入了A股,活下来了,又重新开始思考自己的 To C 布局。但是公司寄予厚望的“叮咚音箱”等被“小米音箱”等打得惨败,不由得让人怀疑公司 600 亿市值,100倍的估值是否合理,毕竟这么高的估值,是市场对公司 To C业务的期待。
AI都挤掉证券分析师了。人工智能这个赛道必然是黄金赛道。而这几年科大讯飞能有如此大的发展,也是由于在2012年神经网络有突破性进展时有经验积累,具有先发优势。但是当前无论是创业公司,还是互联网巨头,都已经对人工智能投入了非常大的资源。尤其是BAT,曾经都在和讯飞合作,是讯飞的大客户,现在都下场自己干了。
百度Apollo、阿里云ET、腾讯觅影,都在人工智能各自细分领域拥有了突破。讯飞的语音识别能力现在还是领先的,但这个领先能维持多久呢?公司的to C业务能否有所突破呢?这些问题,想必以100倍的高估值拿下科大讯飞的A股股东们,心里都有一个自己的答案。
閱讀更多 野草投資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