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讓墮落玷汙了你的靈魂和精神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有些奇是大自然賜予的,令人神往;有些奇是後生創造出來的,富有創意。但有些奇得離譜的事情就變得怪了、醜了、惡了。

莫讓墮落玷汙了你的靈魂和精神

我國地大物博,人才薈萃,擁有著世界上體量最大的學者團隊,常常冠以著名、磚家、資深等頭街,即使有很少的人知道他們到底是幹嘛的。他們常常出現一些大媒體、盛大峰會等高檔場所,光鮮亮麗,撈著幾萬甚至幾十萬一場的出場費,說著看似有理的觀點,評論著社會這樣那樣的現象,但他們為社會為人類真正貢獻了多少價值,他們的學問到底有多少用在推動人類和社會進步的地方。恐怕他們自己都臉紅無語吧,因為社會為他們貢獻著價值,他們自己住著豪宅、開著豪車,過著上層人類的生活。

莫讓墮落玷汙了你的靈魂和精神

某著名學者公開談及"天下事關我屁事",就算你心裡是這樣想的,也別大言不慚的講出來,這樣出風頭的方式真的很吸睛嗎?難道連臉都不要了?老百姓用血汗錢給你修建象牙塔,讓你用所學解決民生問題,你卻放出如此愚蠢而又低劣的話語,不關你的事?如果知識分子連基本的良知都沒有,那大家用賣象牙的錢,乾點別的不行嗎?即使買條狗還知道看家護院。我只想提醒一下這些人,你撈著別人幾輩子都掙不到的錢,擁有讓人景仰的頭銜,過著舒適安逸的日子,你為他人為社會貢獻了多少自己的力量?你的學問有多少是付諸學術實踐的?莫讓你的墮落引來一片唾罵!

莫讓墮落玷汙了你的靈魂和精神

當然,也並不是所有的有學問的人都一樣,中國還是有許多專家、學者在默默無聞地研究某個領域,在無聲無息地燃燒著自己,也許他們的生活條件的確優越,但他們的內心並不是實現他自身的價值,而是實現社會需要他的價值。在這方面,比如餘秋雨先生昌值得讚賞,他就不認為自己是個學者,而是文化行者。行者是什麼東西,誰也說不清楚,也許是齊天大聖吧,一個筋斗十萬八千里,至於做不做學問,不得而知。

莫讓墮落玷汙了你的靈魂和精神

季羨林先生生前說他一生不講假話,只講真話。我們沒理由懷疑季老,問題是假話沒說,說的都是不痛不癢的真話,跟講假話又有多大區別呢?富蘭克林講:"真話說一半常常是彌天大謊。"誠哉斯言。真誠至少應該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不講假話,二是該說的真話就要說,現在的情況似乎正好相反。在這一點上,季先生比他的老師要差得多。但我們沒資格譴責老先生,起碼人家一直在講不痛不癢的真話,而我們很多人是假話和瞎話連篇。沒有真誠,能找到真相嗎。

莫讓墮落玷汙了你的靈魂和精神

改革開放30年,改革效果最差的就是知識界,尤其是國學。時至今日,我仍然沒有明白國學的真正含義。因為沒法給國學一個確切的定義,所以阿貓阿狗都可以給自己戴個國學大師的帽子。現在會胡謅幾句古文、翻過幾頁四書五經黃帝內經的,不管是養豬的、耍猴的、玩蛐蛐的、給女人看手相的,都滿嘴的天人合一、陰陽五行,就可以堂而皇之給自己戴上國學大師的帽子。總有些所謂的國學大師在大講所謂國學、成功學,根本就是胡說八道,騙子而已。可悲的是這種人竟然吃得開,總有人捧場,以為碰見了孔夫子。最火的一個,據說連自己讀的《論語》都要加上拼音,否則不識字,也就是小學三年級的水平。就這種貨色,竟然自命是應用國學大師,應用個屁。我個人的觀點是,國學就是個偽概念。滿大街的國學大師、國學院、國學班,不過是生意而已。聽說季先生準備提出大國學的概念,只可惜壯志未酬身先死。我倒以為季先生沒來得及提出所謂大國學實在是他老人家的幸運,否則不知道又要鬧出怎樣的笑話。國學大門緊閉,院內人可羅雀,荒草萋萋,門口卻人聲鼎沸,到處在叫賣國學大師的高帽子,這就是當下所謂國學界最逼真的寫照。

莫讓墮落玷汙了你的靈魂和精神

為收拾世道人心,各種心靈大廚也就應運而生,製作出各種口味的所謂心靈雞湯。說是雞湯,實際上就是把孔孟等先賢的朽骨隨意扔進鍋裡,加上各種佐料、色素、激素熬成湯給我們喝。不過從臨床上看,心靈雞湯的治療效果實在有限。心靈雞湯和心靈大櫥們儘管弄得色彩繽紛,但卻少了一種最重要的東西,那就是靈魂。比如於丹教授的所謂論語心得,讀來讀去不知道她要講什麼,很多跟孔夫子的本義無關,亂七八糟一大鍋,其營養價值可知!天生神明如神農氏者,也要親嘗百草方可入藥,我輩凡夫俗子,至少也應該明白自己扔到鍋裡的是什麼東西。原來心靈廚子們做的只是生意,拿雞湯、驢湯、螞蟻湯賺大家的銀子,至於到底有沒有營養,那不是他們真正關心的問題。

莫讓墮落玷汙了你的靈魂和精神

當下最熱的一個詞語:解放思想。除了一堆莫名其妙的概念,到底又解放了什麼呢,連有點新意的想法都少之又少。動不動就是什麼後現代、後文化、後國際化、後婚姻、後主義等等。若一味抄襲別人的概念,硬套在自己的頭上,就覺著自己是思想先鋒,自命不凡、洋洋得意,有意思嗎?起碼應該弄明白到底是什麼東西,或者說到底要表達什麼。

莫讓墮落玷汙了你的靈魂和精神

既如此,為何要弄出一堆是是而非的概念呢,原因有二:一是不學無術,對自己研究的問題根本搞不清楚,所以用一些空洞的概念來瞞天過海、欺世盜名;二是為了趕潮流,顯得自己多麼高明,多麼時髦,多麼現代,多麼與眾不同。"一個人不可能既時髦又出類拔萃",這是俄羅斯人的觀點,我們可以不同意。但要既時髦又出類拔萃,總得拿出些乾貨才行。不能如魯迅在〈阿Q正傳〉中所描述的那樣,剪掉了辮子,就以為很革命了,不但要耍革命黨的威風,還要摸吳媽的大胸部。

莫讓墮落玷汙了你的靈魂和精神

我很清楚,說這些話會得罪人,有人會拍我的板磚,或者讓我徹底在一邊涼快。但不說又不是我的秉性。之所以這樣,我想告訴諸位一個跟魯迅先生有關的故事。有位日本有人曾問他:周先生,你天天批判,是不是因為你很討厭這個社會。魯迅先生低著頭,沉思很久,突然抬起頭,眼含淚光地說:不,我愛他們!我想,儘管我沒有魯迅先生的高度與學識,但至少在為什麼要批判這一點上,我們的理由是一樣的。

莫讓墮落玷汙了你的靈魂和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