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不顧美國阻攔,堅決與伊朗繼續經濟往來,與美國關係徹底決裂,你怎麼看?

尤吉屯觀察室


面對特朗普退出伊核協議的一系列的後續施壓以及關稅豁免權的要挾,歐盟在經歷了幾個月的斟酌,毅然決然的選擇了站在了伊朗這邊,支持伊朗的經濟以度過美國的制裁。

由於伊核問題發酵,特朗普曾向全世界發出聲明,要求世界各國在11月4日前停止進口伊朗的石油,如果有國家不遵守,美國將會對其進行制裁,同時稱不會有任何一個國家會得到豁免權。在此期間歐盟是多次勸特朗普收手,然而特朗普不買賬。終於,在9月25日,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莫蓋里尼聲明,歐盟將維持伊核決議的承諾,將不顧美國製裁的威脅,與伊朗就石油出口建立特殊的支付渠道,並建立法律實體以保護石油和其它商業往來。



莫蓋里尼與伊朗代表

歐盟在經歷了幾個月以後做出這樣的結論顯然是通過了仔細的討論與思考。畢竟,在當初哈梅內伊提出三個硬性條件時歐盟也只是口頭表態,然後象徵性的幫扶,而如今直接簽署法律實體,去與美國的制裁正面對抗,維護伊朗的權益。這說明歐盟已經做好與美國外貿進入冷戰的準備。

法、德、美三國領導人

歐盟開始的顧慮就是特朗普所提到的關稅豁免權。天真的馬克龍和默克爾還以為能說服特朗普,奈何兩人雙雙無功而返。歐盟已經清楚的認識到,特朗普所想的美國優先是絕對的美國優先,無法商議。而後,特朗普提出要展開貿易戰,歐盟則更想著不能在這方面繼續看美國的臉色,必須採取下一步措施。否則伊朗如果伊朗先承受不住,大力研發核,將給歐盟帶來巨大的威脅。



所以,歐盟與美國在伊朗問題方面背道而馳並不出乎意料,反而是在意料之中。因為特朗普退出伊核,開啟關稅,打貿易戰,都會損害歐盟的利益。開始歐盟可能在委曲求全,一邊安撫伊朗一邊討好美國,現在看來也只能選一方,歐盟選則安撫伊朗反對美國。因為不安撫可能會帶來歐盟各國國家的安全以及難民問題,而缺少美國這樣的交易夥伴情節的嚴重性絕不僅如此。


黑先生1998


歐洲與美國的關係在冷戰結束後發生了根本改變。

冷戰時期,美國拉上西歐抗衡蘇聯,維護“西方”陣營是美國的利益所在。美元先是綁定黃金,幾經周折又綁架石油,整個冷戰時期,美元霸權並不明顯。所以,西歐在美國的福澤下迅速恢復,才有了四十年的“黃金時期”,到冷戰結束時,西歐日本跟美國的富裕程度相差無幾。

冷戰結束,美國政治上的敵人沒有了,美元順理成章統治了世界經,美國就能隨心所欲收割美元紅利。首當其衝的是東歐,蘇聯數萬億財富被美元劫掠一空。接著是歐盟,幾番折騰,歐元嚴重貶值,歐盟人均財富已經跌落至美國人的70%。日本比歐盟更慘,日元財富由美國的60%縮水到25%。華爾街用美元紅利劫掠來的財富足夠維持美國經濟繁榮,儘管美國產業早已嚴重空心化,但美元依然堅挺!現在,美元霸權才是美國的核心利益。所有的“國際儲蓄貨幣”都有可能“威脅”美元霸權~~美元的潛在對手都成了美國的敵人。

特朗普的世界觀裡,歐盟是美國養的白眼狼!美國人恩賜給歐盟數十年幸福安祥,歐盟連保護費都不肯上貢,還妄圖用歐元擠兌美元,是可忍孰不可忍!歐盟卻在做白日夢,妄圖利用敘利亞烏克蘭亂象瞞天過海,抓住伊朗石油當作拯救歐元最後那一根稻草。

中國俄羅斯有自主的貨幣發行權,而且,政治軍事上,中俄無求於美國,所以,中俄跟伊朗做生意美國無權也無法干涉。如果歐盟再不知天高地厚去“拯救”伊朗,禍起蕭牆指日可待。


聶敏104888541


1、伊朗核問題不會導致歐盟和美國關係徹底決裂

歐盟和美國是堅定的盟友關係,在政治、軍事、經濟上都有著密切合作,歐盟成員國大多數都是美國主導的北約成員,美國在進行地區行動是身後總有歐盟國家的影子,而且在軍事上還有著共同防禦體系,在歐洲的德國、意大利、比利時和荷蘭等地都有駐軍,兵力約有10萬人。在經濟方面合作更是密切,美國從二戰後開始,就通過馬歇爾計劃對歐洲進行經濟滲透。雖然特朗普上臺後,歐盟和美國在貿易方面和伊朗核問題方面都有較大分歧,但如此多方位密切合作,早已經不是說和美國決裂就能決裂的。

2、美國提出的新協議不損害歐盟利益,

今年5月8日特朗普因奧巴馬政府簽署的《伊朗核協議》不符合美國利益,不顧伊核問題五國的反對,單方面退出了《伊朗核協議》,隨後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提出了伊核問題12條:

1、尊重伊拉克政府的主權。2、停止支持中東恐怖組織。3、停止威脅其鄰國的行為等。4、釋放所有被扣押的美國公民。5、停止對胡塞武裝的軍事支持。6、停止伊朗革命衛隊支持恐怖分子等行為。7、停止所有鈾濃縮行為,包括關閉重水反應堆。8、從敘利亞全境撤出所有受伊朗指揮的軍事力量。9、停止擴散彈道導彈、停止發射或發展核導系統。10、允許國際原子能機構無條件地進入其境內所有相關地點。11、停止支持阿富汗塔利班等恐怖組織、停止庇護“基地”組織領導人。12、必須向國際原子能機構報告所有與核計劃相關的軍事方面的情況,並永久、可核查性地放棄其核計劃。

從這12條的內容來看,美國的要求完全不侵害歐盟的利益,其實在是極限打壓伊朗,而且某種意義上來說,還能使得歐盟防衛安全得到更大的保障,那麼歐盟為什麼會反對呢?其實是美國的條件壓過了伊朗可以接受的紅線,伊朗不接受,美國就極限施壓,對伊朗採取史上最嚴厲的制裁,威脅要在11月4日前讓伊朗的石油出口降為零,而伊朗面對美國的造就表明了態度,警告美國不要玩弄獅子的尾巴。雙方強硬的態度最後極有可能在引發伊朗問題升級,不論上伊朗重啟核武研究,還是雙方爆發戰爭,從地緣上來看歐洲都將是受害者,所以從歐盟的本省利益出發,其一定會反對美國退出伊朗核協議的行為。

3、保持與伊朗的經濟往來是目前安撫伊朗最有效的手段

歐盟就伊朗核問題面臨三種威脅,其一是一旦伊朗就著美國退出《伊核協議》的機會,重啟核研究,最終獲得核打擊能力,那麼歐洲就將從此生活在伊朗的核威脅之下;其二,如果伊朗被美國切斷經濟來源,伊朗封鎖霍爾木茲海峽,中東地區90%的石油都無法再出口,歐洲必然面臨一場能源危機。其三是,如果美國和伊朗爆發戰爭,必將產生數一百萬計的難民湧向歐洲,歐洲將面臨前所未有的難民危機。

基於以上三點考慮,歐盟是最希望伊朗能過留在原協議裡的,所以歐盟將極力安撫伊朗,立法保障與伊朗的經濟往來,避免其被美國切斷經濟來源而狗急跳牆。

總結:雖然歐盟簽訂法律保護歐盟企業與伊朗進行往來,避免美國的制裁,但應該產生不了多大效果,企業為了自我保護,避免陷入戰爭險地,也會自主撤離伊朗。至於最後是否爆發美伊戰爭,還要看美國11份將要對伊朗進行的第二輪制裁取得如何的效果。


旁觀者專區


首先局勢君要對歐盟的這個決議點個贊,這對我們而言是一個利好的消息,意味著在反對美國霸權的路上,我們不再孤單。另外這對於伊朗國內的穩定也是非常強大的保障,未來的中東人民可能就不會那麼危險了。


伊朗核問題協議是美國、中國、俄羅斯、德國、英國、法國這6個國家,外加伊朗一起簽訂的。也就是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外加一個歐盟的老大德國,這個陣容可以說是全球最強了,其影響力甚至超過了聯合國安理會。


美國總統特朗普因為他對以色列的喜歡和對沙特的支持,以及對奧巴馬政策的鄙視,就一廂情願地把其他國家不放在眼裡,單方面宣佈退出伊朗核問題協議,並且重新開始對伊朗進行制裁,他的做法本身就不合理。


歐盟現在高調的繼續維護伊朗核問題協議,這才是有契約精神的表現,原本就應該這麼做。既然是六個國家共同簽署的協議,那麼想要退出這個協議也得六個國家坐下來一起商量,把別人拋在一邊不放在眼裡,自己單方面退出來這算什麼呢?地球又不是美國人一家的。


當然,歐盟這麼做的原因表面上看是為了信守承諾,但實際上也是為了自己考慮。伊朗在中東地區有非常大的影響力,如果伊朗長期處於各種外部制裁的作用下的話,不僅可能發生內部的混亂,而且可能發生地區衝突。


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中東地區會再次產生源源不斷的難民。他們依然會像他們的前輩那樣朝著歐盟而去。要知道如今歐盟的安全性已經在之前那波難民的衝擊下岌岌可危了,他們已經無法接受更多的難民。所以要想從源頭上解決難民問題,就應該讓敘利亞保持和平,讓伊朗也保持和平。


再說了,歐盟雖然和美國是戰略盟友的關係,但是本質上美國不希望歐盟團結穩定和強大來威脅它的低位,它們之間在這一點上是心照不宣的。所以歐盟在自己的生存和穩定面前,完全沒必要和美國站在一起。


局勢君


很簡單,搞垮了伊朗,大量的難民就會湧入歐洲,歐盟已經不堪難民的危機了,再來一大批絕對拖垮歐洲,美國人只會在旁邊偷著笑!

美國一邊限制伊朗石油出口,一邊要中東產油國提高產量降低石油價格,還真有傻不愣登的沙特去接招,一邊是提高產量要增加生產投入成本,另一方面還要低價銷售,他美國自己大量的石油,怎麼自己不幹這個蠢事呢,跟著這個病態總統的步伐起舞,只能是愚昧至極!


歧生堂健康館


歐盟反對特朗普,不是反對美國。。

伊核協議是奧巴馬總統與德法英中俄攜手做出的巨大成績,特朗普僅僅代表半個美國,退出伊核協議是特朗普代表的半個美國反對奧巴馬代表的半個美國。。

歐盟支持伊核協議,是繼續支持奧巴馬代表的半個美國,是賭特朗普幹不長,這不是反對美國。。克里訪問伊朗,也是告訴伊朗人,等特朗普下臺,要耐心。。

這個局面相當於鄰居兩口子吵架臨時換了當家人,大家都繼續和不當家的男主人友好,至於臨時當家的女主人胡作,四鄰都不願意配合。。比喻不恰當,老百姓聊天,湊乎理解啦。。


山東精創車加工


先糾正題主的一個說法,歐盟堅持繼續與伊朗經濟往來,只表明其在對伊政策上與美國不一致,並不意味著其與美國關係徹底決裂。從美國關係來看,雙方仍是盟友關係,二者在政治與經濟體制上,在安全防護上的合作仍大於分歧。



歐盟之所以在對伊問題上與美國政策不一致,主要是基於其自身利益考慮:一是不願失去自己的國際信譽,因為英德法都是伊核協議的參與方,目前除美國退出外,其他國家都在;二是不願失去與伊朗的合作,比如購置伊朗的石油等;三是不希望中東地區再次發生動盪,因為這會給歐盟帶來更大壓力,比如難民問題,歐盟與中東的貿易等。


自特朗普上臺以來,美歐美系已經開始有所退步。這主要是特朗普的“美國優先”政策造成的,美國發動的貿易戰並沒有顧及美歐之間的盟友關係、美國對歐盟提供安全保護也開始收取大量保護費、特朗普對歐洲一體化的打壓也開始表面化,在支持英國硬脫歐的同時還誘使法意等國退出歐盟,這些措施促使歐洲國家開始反醒當前的美歐關係,擺脫美國,走獨立自主之路逐漸成來歐盟國家的共識。


姜運倉


糾正一個錯誤,不是和美國決裂了,是在這個議題上他們無法溝通。不代表所有的事情和美國都不一樣。只是在伊朗這個問題上涉及到了歐盟的力。但不是決裂,只是暫時的不合作。


齊為群138430914691


如果歐盟迫於特朗普的壓力,也退出伊核協議,不僅是屈服於美國壓力的軟弱無能的表現,也是不遵守國際條約喪失信譽的表現。此舉必將迎來伊朗的強烈反應,這將會極大破壞好不容易趨於緩和的中東局勢,對歐洲安全造成不可估量的不利影響。從歐洲自身安全考慮,歐盟堅持不退出伊核協議,並努力與美國之外的伊核協議主導國家中國、俄羅斯協力維護伊核協議,乃是非常明智的選擇。儘管美國的制裁措施迫使某些歐洲大企業退出了與伊朗的合作,退出了在伊朗的投資和其他業務,但是歐盟的支持加上中俄兩國的強勢維持,可以確保伊朗原油出售不會被美國的制裁徹底堵死,伊朗與外界的正常經濟貿易往來也不會被徹底斷掉。有了歐盟的這一態度以及在可能範圍內採取的具體補償措施,中俄兩國也才更有抵抗美國製裁的底氣。當然,歐盟在伊核協議一事中的做法與美國的做法完全不同,這只是歐盟從歐洲安全出發採取的正當行為,不能因此就推斷歐盟不再是美國的盟友,或以為歐盟與美國已經徹底分道揚鑣。在其他事情上歐盟究竟會追隨美國還是另闢蹊徑,採取不同於美國的策略,這需要根據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無論如何,伊核事件都表明了從此開始,美國與其盟國之間,已不再是鐵板一塊。這對於處於美國壓力下的中國以及其他國家而言,都應該是個大好的消息。


羅陽人家張明堯


徹底決裂還說不上,因為歐盟無論從地理、歷史、文化還是從意識形態上,都是同美國緊緊的捆綁在一起的,它的世界立場的選擇也往往唯美國的馬首是瞻,這次至所以發聲明同美國抗衡,主要是特郎普在“美國優先”政策主導下打世界貿易戰,直接傷害了歐盟的利益,歐盟不得不發表聲明與美國抗衡。結論:國與國之間,只有利益,沒有交情和公平,利益高於一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