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队总计装备10多万挺捷克ZB26轻机枪,为何面对装备歪把子的日军还是打不过?

紫衫龙王张耀武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对两种轻机枪进行一下简单的比较。

毫无疑问,捷克式要明显优于歪把子。ZB-26轻机枪是捷克斯洛伐克布尔诺国营兵工厂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研制的一种轻机枪,口径7·92MM,表尺射程1500米,20发装弹匣。而且,捷克式可发射各种7.92×57毫米毛瑟尖弹,弹头重量在10-12.8克,初速为830米/秒,枪口动能超过3400焦耳。歪把子其实是日本大正十一式轻机枪,其枪托为了便于贴腮瞄准而向右弯曲,所以在中国俗称"歪把子"机枪。歪把子”发射的是6.5×50毫米三八式有坂步枪尖弹,弹头重约9克,枪口动能在2600焦耳左右。而且,“歪把子”的30发供弹漏斗,虽然表面看来火力持续的优势很强,但是由于结构复杂,又容易产生卡壳的现象。再加上,射击时的操作舒适性方面,“捷克式”要远远优于“歪把子”。

  但是,问题是中国抗战时期大约10万挺捷克式,其中只有大概3万多挺是从捷克进口的原装货,根据捷克布尔诺工厂历史资料1927年-1939年间,一共运送给中国30249挺。而且这批枪械中,还有一部分是引进的捷克军队使用过的翻新货,其他都是中国自行仿制的。中国仿制捷克式的历史,最早记录于1927年,大沽兵工厂首先制出捷克式七九轻机枪。后来各个军阀的兵工厂也开始仿制过程。但是,由于各地兵工厂工人能力和工艺基础不同,所以制造出来的捷克式也是良莠不齐。虽然,1934年南京国民政府希望引进捷克式的模板,但是捷克人只给了一个校枪用的模版。所以,中国自行仿制的捷克式在工艺等方面,远不如原装货。

  而且,在战场上机枪手的伤亡率非常大。虽然,歪把子在纸面上性能不如捷克式。但是,别忘了,日本军队有空中支援和炮火优势,就是在普通步兵部队,大量的迫击炮,以及可以当做迫击炮使用的92式山炮,再加上大量的掷弹筒,都已轻易的对中国军队的机枪手和机枪阵地进行杀伤。而缺乏火炮和空中掩护的的中国军队,就只能无奈的任由其狂轰乱炸。

  所以,正是因为这些复杂的原因,显得捷克式不如歪把子。


潞州节度


中国军队的轻武器在抗日战争中总体上并不落下风,不仅是捷克式轻机枪,“二四式”重机枪的质量和火力持续性也超过鬼子的九二式重机枪。但这仅仅是理论上的优势,在抗日战场上敌我双方并非简单的轻武器对射,日军的步兵支援火力远胜国军,轻机枪再多也左右不了战场形势,何况实际情况还并非如此简单。



捷克式轻机枪在战场上最头疼的天敌是鬼子的“八九式掷弹筒”以及训练有素的掷弹兵,一般情况下,国军的轻机枪打出二到三个点射就会被准确锁定位置,如果不转移阵地,日军的掷弹筒马上就会准确地飞过来,轻型榴弹虽然威力不算巨大,但把轻机枪连同射手炸飞完全没有问题。影视剧里轻机枪吼叫起来半小时不喘气那都是臆想,早就被轰掉了。

轻重机枪下一个可怕对手是日军的步兵炮和速射炮,直接装备到大队级,直瞄火炮打击机枪阵地是轻而易举的。另外,日军的坦克和轻型装甲车虽然拿到欧洲算“玩具”,但是捷克式轻机枪却很难打透它们薄薄的装甲,当日军步兵在这些乌龟壳的掩护下发起冲锋时,轻机枪还真没有办法。等到日军冲到近距离时,破片式手榴弹都可以打掉机枪火力点,缺乏反装甲兵器是中国军队的重要弱点。



其实国军的轻武器弹药还是比较充足的,台儿庄战役时成车皮地卸在运河边上,及至徐州撤退时因为实在带不走,送给地方武装的子弹多达20万发。但国军的战场输送能力却比较差,一方面是日军的火力封锁,一方面是辎重队伍的建设水平与日军很有差距。

这还没有计入日军的空中优势和重炮优势,日本人的打法虽然呆板,什么“飞机炸,炮兵轰,步兵冲”,但在步兵冲锋之前,国军的阵地早被炮火蹂躏得不成样子了,许多士兵还没看见鬼子长什么模样就牺牲了。更有不少新兵会在轰炸和炮击下心理崩溃,这个时候手里端着捷克式也没什么用。



日本人也不傻,歪把子的缺点在东北明显暴露出来以后,立马设计研发了后来的“九六式”轻机枪(拐把子)和“九九”式轻机枪,将奇葩的漏斗供弹修改成弹匣,性能已经不输于捷克式。这两款机枪在设计时就有选择地吸收了捷克式的优点,基本就是捷克式和歪把子的“混血儿”。九六式在1936年就定型投产了,也就是说,全面抗战爆发后,侵华日军装备的已不仅是歪把子轻机枪。

拐把子上面还居然可以装上刺刀,可见鬼子是有多么迷信白刃战和“猪突冲锋”。

(九六式轻机枪)

九六式的月产量超过1000挺,同时日军还生产了大约53000挺左右的“九九式”轻机枪,因此日军装备的轻机枪数量也超过10万挺,总量上不比中国军队少,其实到1945年左右,日军90%的野战部队已不再使用歪把子。

还应注意的是,我国军队装备的捷克式轻机枪数量虽多,质量却是参差不齐,进口原装的只是一部分,很多是国内各兵工厂仿造的,受限于军工水平的不足,轻机枪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占据绝对优势。战争也是两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对抗,非一二款武器可以改变局面的。



(九九式轻机枪)


度度狼gg


因为战争比拼的从来不是一两件武器的优劣,而是一个作战体系的强大与否。

抗战中,日本属于机械化程度略高的现代军队,而中国军队还是主要依靠双腿,而且火力上日军有压倒性的重火力优势,不仅有坦克、飞机等,各种级别的火炮也能在远距离上攻击我军,而我军则没有像样的重火力,打起来十分吃亏。我军的机枪等武器,往往会被日军优先解决掉,再加上火炮轰击,结合及时的步兵进攻,因此中国军队往往伤亡惨重,但是战果却又不佳。

抗日战争中,很多人总感觉中国军队的轻武器水平要比日军的高,主要是中国军队引进有冲锋枪、机枪以及很多其他武器,但是问题在于型号虽多,但是数量不多,尤其是放到长达14年的抗战历史中更是显得数量不足。而且弹药供应、维护保养等方面,中国军队都不如日军,所以有限的武器也很难得到良好的使用。

而即使是捷克式轻机枪,也不是常见装备,比如川军等这些部队,自动武器奇缺,一个团才有数挺轻机枪,火力根本就无法和日军抗衡。再比如步枪,很多中国军人使用的还是老掉牙的汉阳造步枪,至于中正式步枪,连国民党嫡系中央军都没装备多少,地方部队更是不可能得到。


前沿阵地


抗战时期,国内军队陆军步兵装备可谓杂七杂八,仅步枪就有好几种,不同的口径,不同的性能,给后勤带来了相当大的不便,战争打的就是补给,一个补给都不方便的军队,若想要打胜仗,得付出比对方更大的代价。

日本陆军则是制式装备,步兵基本装备是三八式步枪、大正十一年式轻机枪(俗称歪把子轻机枪)、九二重机枪、八九掷弹筒、九二步兵炮等。

作战时,师团是日军最基本的作战单位,有1个48门75毫米山炮的炮兵联队支援作战,其火力要远超过内军队,国内军队除了中央军绝少有火炮。

面对有九二步兵炮、75毫米山炮,加上轻型坦克和装甲车或空中火力支援的日军,国内军队的火力较日军逊色许多,尤其是缺乏重火力的支撑,所以在军师级规模的战役中,国内军队往往吃了大亏。

战争并非双方捷克ZB26轻机枪和歪把子轻机枪之间的对决,还有别的武器装备的作用,正因为在武器装备的整体性能上,日军要远强于国内军队,所以国内军队要彻底打败日军,还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拖垮日军,最终战胜日军。

此外,战争除了武器装备的因素以外,还与双方士兵的技战术性能,以及士兵的体质有关,日军士兵的膳食和营养,要比国内士兵好许多,日军的体力更充沛,战斗力也更强。

还有国内军队机械化程度非常低,经常徒步行军消耗大量体力,伙食差由经常供应不上,在肉搏白刃战中或战术机动中吃了大亏。

本文由“国平军史”发布,图片均下载网络,特此声明。


国平军史


中国为何会装备10多万挺捷克ZB26轻机枪

中国可以说是对捷克式轻机枪最喜欢的国家的,在抗战中是装备最多的轻机枪,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世界对中国进行了长达十年的武器禁运,造成本来就十分落后的中国军工更加落后,到武器解除禁运的时候,正是轻机枪盛行的时候。

在一战的时候机枪的火力输出基本都由重机枪来完成,但是一战结束后,随着坦克和火炮等远程重火力打击,使得移动不方面的重机枪受到一定的压制,而轻机枪不但能够提供火力压制,还非常轻便,两个人就可以组成一个射击小组,形成一个火力点,而且捷克轻机枪可以连发也可以点射,这样就非常省子弹,非常适合中国等亚洲国家。

而捷克式轻机枪则是轻机枪中的饺饺者,除了拥有大部分轻机枪的优点外,采用了气冷的方式,可以随时更换枪管,不像水冷的那么麻烦。

相比之下捷克ZB26轻机枪绝对碾压日本的歪把子,日本的歪把子被称为废物也不无道理,无论是稳定性还是性能上都无法和捷克轻机枪相比,用《我的团长我的团》中虞啸卿的话来说,歪把子在捷克轻机枪面前就是孬孙。

在整个二战中,中国除了购买三万多挺外,还进行了大量的仿造,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中国购买和仿造的捷克式轻机枪超过十万挺,是最受中国欢迎的轻机枪,没有之一。

二战是一场立体化的战争,除了轻火力外,还需要飞机大炮等重火力

尽管歪把子枪不如捷克式轻机枪,日本的三八大盖步枪也未必比中国的中正式步枪和进口的毛瑟步枪厉害,但是决定一场战争胜负的并不是某一款武器。

在中日对抗中就是如此,尽管我军在某一款武器上超过日本,但是整体而言还是差距太多,尤其是轻机枪在整个战争中的火力输出是有限的。

在抗战中,杀伤力最强,对国军伤害最大的,应该是日本的飞机和火炮,这两项也是国军的短板,据统计抗战之前,中国也就几百架飞机,和日本根本不是一个层面上的。

即使我军构筑好了防御工事,在日军的飞机轰炸打击下,根本还是无法防御,这也是在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大型会战中,中国一再落败。在二战中一般有一个术语叫制空权,在抗战初期日本的飞机却可以肆无忌惮的天上飞,曾经一度轰炸到重庆,可谓是让人撵到窝里打了。

而火炮方面更是无力和日军对轰,二战之前,国军统计全国可用于野战的大炮,只有二三百门火炮能派上用场,《亮剑》中最出名的二营长他娘的意大利炮,其实1897年法国研制的火炮,在一战后淘汰给意大利,辗转来到中国,却成了宝贝。

抗战如此之艰难,说到底武器不是根本,根本的是人的战斗力

当然,武器从来都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中国军队的整体素质根本无法和训练有素的日军进行打仗,从单兵作战的角度来说,国军根本不是日军的对手,这一点我们应该有着清醒的认识,日军并不是抗战神剧里的那般不堪。

同样是一款枪,放到日本人手里打出的精准度,和放在国军手里打出的精准度就是不一样,这一点《我的团长我的团》中,迷龙刚拿捷克轻机枪的时候根本就没打死过人,后来子弹喂的越多,打死的人也就越多。

中国军人以前大部分都是农民,后来地没了,才去当兵,打仗并非专业,而日本人从小就接受军国主义教育,鼓励老百姓当兵,出去侵略。

因此,中日双方在士气上也不一样,很多时候即使是我军占尽优势,但是在意志力方面却远不如日本,这也和中日两国的精神内核不一样,中国人讲究生存与传承之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你不娶个媳妇生个孩子,你都不好意思死,所以,一打仗就跑。

日本则不一样,日本人全是变态,崇尚武士道精神,武士道讲的不是打仗的时候要讲究道义,而是怎样死才显得死得其所,所以,论战斗的意志力的话,也就德军和苏联红军能又得一拼,尽管日本最后败给了美国,那也让美国尝到了厉害。

当然,非正义的军队无论战斗力多强,最后都会被打败!


史论纵横


战争拼的是国力,中日两国军队和国力,无论是兵员的素质装备。训练和后勤供应,我国秸不如日本。再加上日本,在14年。抗战期间,拥有绝对的海空优势。就像一位国民党老兵说的那样,1937年南京战役,不是他们不努力,他们一进最大努力抵抗。可是还是失守啦!实在是挡不住。


恢太狼李建军


这又是单纯从装备上考虑胜负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很多,只知道从装备上寻找原因,把其他一切因素全部无视了,其中一种误区,为什么还有很多人还是要考虑问题呢?只知道装备,不要忘记使用装备的还有人,单纯对比装备性能参数当然是可以得出,捷克ZB26轻机枪比绰号歪把子的十一式轻机枪更先进,这种讲究这种先进毫无意义。

这就好像打仗时,你的武器更先进,就可以证明对方手中的武器不能用了吗?捷克ZB26轻机枪再先进,也不意味着,歪把子打不死人。中国战士手中的中正式步枪比三八式强,就可以证明我们的战士刀枪不入,三八式步枪就打不中着人。

单单选出几款装备了就来得对比,还能为性能是否先进问题上,扯到胜负,那完全是一种可笑的行为主,今天一款装备的好坏,实际上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中国与日本的差距太大了,仅仅对比装备性能的高低依次是一种掩盖中国差距的一种想象,日式十一式轻机枪性能谈不上什么先听,但是日本可以保证把他配发给所有的步兵小队,可以保证射手有足够的子弹,这一点中国能办到吗?所谓装备数量,与中国军队的庞大规模相比,压根算不了,每年每个士兵只有几十发子弹的供应量,与日军相比,那真没法比。

单纯考虑实际机枪性能,压根考虑到它的平均配发量,也不敢提弹药的供应数量,不可笑吗?如果探究抗日战争的问题,最大的失误就是单纯从装备性能对比出发。


讲武堂


战争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更需要正确的战略战术、战斗意志及国家领导人的格局和素质。

新中国成立仅一年,就把远比小日本强大的“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赶回三八线,即是证明。

抗美援朝时期中美国力、军事装备的差距,远远超过抗战时期中日的差距。

抗战初期,国军有20个德械调整师,有海陆空三军; 还有苏联援助的一千多架飞机和地勤人员,及苏联最优秀的飞行员。(苏联飞行员击落二百多架日机,有二百多人牺牲在中国)。

苏援包括装备国军20几个师,如74军就曾是苏械军。还有军事顾问、武器教员等苏军人员5千多人。

志愿军入朝时没有一架飞机,没有苏援,军中没有苏军人员(苏援、米格走廊约在第四次战役后才有)。

蒋介石六年不抵抗,西安事变被枪逼着才开始抗战; 中共几天会议就决定出兵朝鲜,反差多大?

结论: 所谓国军,实是蒋军。蒋介石为了个人独裁统治,向来不惜出卖国家民族利益、签订卖国条约。与赵构、慈禧一样,蒋介石不论得到多少外援,有什么装备,也不可能打胜仗。


乐见花


战场上武器重要,但人更重要,兵要勇敢不怕流血牺牲,将要谋略指挥正确,抗日主战场国军,没有几场胜仗,花园口炸黄河堤坝,没有挡住日军的铁碲,武汉长沙的焦土抗日,蒋委员长不是战略大师,后三年解放战争,国军武器人员绝对先进于共军,三年就失败丧失政权,可见其军事素养。


笙富旭


什么打不过,又不是单对单,日军装备体系比中国军队完整,就是歪把子不好,他们还有重机枪,掷弹筒和九二式步兵炮,中国军队装备不齐全打不过很正常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