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舰巨炮,令人生畏,为何进入无畏舰时代后的舰队决战越来越少?

战舰巨炮,令人生畏,为何进入无畏舰时代后的舰队决战越来越少?

随着各海军强国先后造出了更大、更强的使用火炮作战的战舰,各国海军的“下饺子比赛”也进入了白热化。随着造舰技术的成熟,布局更加合理、作战能力更强的“无畏舰”出现在了海洋上,成为海洋上的霸主。但被称为“工业党的浪漫”的大口径舰炮互射的战列舰决战却越来越少,除了一战中的几次较为大型的舰队决战,以战列舰互射为主的海战变得越来越少。那么在无畏舰的时代,较为大型的舰队决战为何变得少了起来?

战舰巨炮,令人生畏,为何进入无畏舰时代后的舰队决战越来越少?

第一,是因为造价。建造一支较为强大的海军一直是许多陆上强国心中的一个“永远的痛”,在前无畏舰时代,建造一艘战列舰编队往往会占用一个国家军费开支中的一个较大的比例才能够完成。而一些濒临海洋的穷国(比如日本和意大利)想要建造一支强大的海军,就只能“拆东墙补西墙”,放弃陆军的发展,全力支持海军的进步。随着战列舰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各国也就都心照不宣的避免舰队决战。

第二,则是科技的发展。随着冶金业科技的进步,舰炮的射程变得越来越远,战列舰的交战距离也被拉开。而炮弹的命中率也随之降低,在行进中进行较远距离的舰炮跨射,能否击中目标也成为了一个靠运气的问题。而随着航空兵的发展,看似皮糙肉厚的战列舰在面对天空中飞翔的“苍蝇”的时候,却显得有些无能为力。二战中,多艘战列舰在交战中被敌方战机击沉,这也说明了战列舰在称霸海洋几十年后就要让位给航母了。

战舰巨炮,令人生畏,为何进入无畏舰时代后的舰队决战越来越少?

第三,随着航母的发展,战列舰因为火炮较多,火力较猛,开始负担登陆时的对岸火力压制任务。尽管一艘战列舰上的舰炮能够抵得上一个军级别的火炮数量,但是使用战列舰作为火力支援舰终究是一种非常不经济的方式。一艘战列舰每年的保养费用对一个国家的军费来说无疑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即使在退役后送去做博物馆,每年都开支对地方上也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如果战列舰在战斗中负伤,各种修理费用也是令人头疼的一件事情。所以,战列舰的地位退居二线也是必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