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艦巨炮,令人生畏,爲何進入無畏艦時代後的艦隊決戰越來越少?

戰艦巨炮,令人生畏,為何進入無畏艦時代後的艦隊決戰越來越少?

隨著各海軍強國先後造出了更大、更強的使用火炮作戰的戰艦,各國海軍的“下餃子比賽”也進入了白熱化。隨著造艦技術的成熟,佈局更加合理、作戰能力更強的“無畏艦”出現在了海洋上,成為海洋上的霸主。但被稱為“工業黨的浪漫”的大口徑艦炮互射的戰列艦決戰卻越來越少,除了一戰中的幾次較為大型的艦隊決戰,以戰列艦互射為主的海戰變得越來越少。那麼在無畏艦的時代,較為大型的艦隊決戰為何變得少了起來?

戰艦巨炮,令人生畏,為何進入無畏艦時代後的艦隊決戰越來越少?

第一,是因為造價。建造一支較為強大的海軍一直是許多陸上強國心中的一個“永遠的痛”,在前無畏艦時代,建造一艘戰列艦編隊往往會佔用一個國家軍費開支中的一個較大的比例才能夠完成。而一些瀕臨海洋的窮國(比如日本和意大利)想要建造一支強大的海軍,就只能“拆東牆補西牆”,放棄陸軍的發展,全力支持海軍的進步。隨著戰列艦的科技含量越來越高,各國也就都心照不宣的避免艦隊決戰。

第二,則是科技的發展。隨著冶金業科技的進步,艦炮的射程變得越來越遠,戰列艦的交戰距離也被拉開。而炮彈的命中率也隨之降低,在行進中進行較遠距離的艦炮跨射,能否擊中目標也成為了一個靠運氣的問題。而隨著航空兵的發展,看似皮糙肉厚的戰列艦在面對天空中飛翔的“蒼蠅”的時候,卻顯得有些無能為力。二戰中,多艘戰列艦在交戰中被敵方戰機擊沉,這也說明了戰列艦在稱霸海洋幾十年後就要讓位給航母了。

戰艦巨炮,令人生畏,為何進入無畏艦時代後的艦隊決戰越來越少?

第三,隨著航母的發展,戰列艦因為火炮較多,火力較猛,開始負擔登陸時的對岸火力壓制任務。儘管一艘戰列艦上的艦炮能夠抵得上一個軍級別的火炮數量,但是使用戰列艦作為火力支援艦終究是一種非常不經濟的方式。一艘戰列艦每年的保養費用對一個國家的軍費來說無疑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即使在退役後送去做博物館,每年都開支對地方上也是一個沉重的負擔。如果戰列艦在戰鬥中負傷,各種修理費用也是令人頭疼的一件事情。所以,戰列艦的地位退居二線也是必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