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1分钱拍下的志愿服务,牵起一段美丽的“父子情缘”

5年前1分钱拍下的志愿服务,牵起一段美丽的“父子情缘”

一分钱与一篇报道

因为一分钱拍下的一项志愿者服务,因为5年前一篇钱江晚报的报道,竟会牵起一段美丽的缘分。

缘分的这头是位80多岁的耄耋老人,而那一头则是一位有着20年党龄的志愿者

原本完全陌生的两个人,就这样从相识到相知,成为无话不谈的忘年交和胜似亲人的“父与子”

更为难得的是,这段缘分整整持续了5年,直到前不久老人离世。

妈妈突然离世

在父亲最无助的时刻

他来了

“妈妈走得很急,那天早上还出门去社区唱歌,回来的路上突然晕倒在地,突发脑溢血送到医院却回天乏术,全家人都措手不及。”王女士说,最受打击的还是老父亲。

“当年爸爸已经81周岁了,耳朵也听不见,家里的事儿平时都是妈妈在操持的,洗衣做饭烧菜,爸爸什么都不会。妈妈突然离开,生活全乱套了。”

王女士还有个妹妹,可姐妹俩当时都还在工作,住得又很远。“我们俩轮着来看爸爸,可是他听力不好,我们很担心他一个人在家会出意外。”

日子就这样在姐妹俩的轮换照料中一天天过着。

在最困难的时候,2013年的7月3日晚上,王女士看到了钱江晚报的一则报道。“我记得很清楚,那篇报道叫《“紫薇原点·红淘服务站”网上叫卖服务,每件收费1分钱》。当时已经晚上9点了,我心想,真有这么好的事情吗?半信半疑,我上网用一分钱拍下了一个服务,希望有一个志愿者能来陪陪父亲。”

5年前1分钱拍下的志愿服务,牵起一段美丽的“父子情缘”

5年前王女士用1分钱拍下的服务

王女士没想到的是,第二天她就接到了上城区团区委的回复7月19日,区团委的工作人员就带着一位志愿者来了。

50岁的模样,戴着眼镜,这位志愿者就是“小唐”。

对子就这么结下了。王女士姐妹俩和小唐一人一天轮流值班来看望老人。

王女士说,从小姐妹俩就和妈妈特别亲,因为爸爸平日里比较严肃,所以对爸爸总是有种敬畏的感觉。但是让她没想到的是,爸爸竟然和这位初来乍到的志愿者亲近得这么快。

“爸爸总是‘小唐小唐’的叫着。一见到小唐就眉开眼笑。”

房间里的角角落落都有他的痕迹

小唐的单位在紫花支路,家在滨江新州社区。

每隔两天,小唐都会准时来看望老人。逢工作日,他中午休息时间去,遇到双休日、节假日,就开车过江赶过去。

“小唐一般是中午来的,爸爸每天中午12点30就坐在客厅里等了。只要门轻轻一响,尽管耳朵不好,可爸爸就像有心灵感应一样马上起来开门。王女士说。

她们姐妹和小唐轮着来看爸爸,每一次来的时候,总会发现家里有些新变化。“你看,这些都是小唐弄的。”

5年前1分钱拍下的志愿服务,牵起一段美丽的“父子情缘”
5年前1分钱拍下的志愿服务,牵起一段美丽的“父子情缘”

小唐买来并装上的洗衣机增高架子、送来的轮椅

家里门铃的螺丝松动了,小唐就带了冲击电钻把它固定好;阳台门的插销不太好使了、客厅的日光灯坏了,他就买了新的默默换上;看到洗衣机太矮排水不方便,他扛了增高架过来给装上;看到老人在洗衣服,他会抢过去帮着洗;看到老人冬天的帽子旧了,就去买顶新的过来;临近中秋,他特地挑了适合糖尿病人的无糖月饼送过来;赶上老人生日,就送来生日礼物,那是一件过冬的棉衣……

5年前1分钱拍下的志愿服务,牵起一段美丽的“父子情缘”

有一次,老人无意中念叨了一句:听说有家新开张的卤鸭店,卖的鸭儿味道毛好。几天后的一个双休日,小唐拎着卤鸭上门了。原来,他特地找到这家店,排了2个多小时的队,才买到了这只卤鸭。老人高兴得不得了,连连说好吃、好吃。

王女士说,这样细细碎碎的事儿真的太多太多了。“家里卫生间太小,妈妈在世的时候,过段时间就会拉上爸爸去边上的澡堂好好泡个澡,妈妈走了之后,爸爸一个人好久没去了。没想到啊,后来小唐竟然带着爸爸去澡堂洗澡了。爸爸回来得时候可高兴了,说小唐给他搓背洗脚很舒服,洗完澡出来俩人还去吃了碗热乎乎的牛肉面。”

2013年冬天,老人惦记着冬至前要去一趟嘉兴王店老家上坟,王店镇太小,“动车”、“高铁”都不停,只能到嘉兴再换车,对80多岁的老人来说很不方便。那时小唐刚买了车,抽了个双休日,他开着车把老人送了过去。爸爸那天真的很满足很开心。

5年前1分钱拍下的志愿服务,牵起一段美丽的“父子情缘”5年前1分钱拍下的志愿服务,牵起一段美丽的“父子情缘”

老人家的灯坏了,小唐会从家里赶过来帮忙换

“不知道是越老越小么,还是因为和小唐太投缘,爸爸什么事儿都会和他说,有时候像个孩子似的。2014年年初,爸爸去了德清外甥家过年,临走前和小唐开玩笑,‘你要来看我的哦。’”王女士说。

没想到大年初三小唐真的开着车,带着大包小包一堆礼物去德清了。“我们家亲戚听说是志愿者,都觉得不可思议。怎么,会有这么好这么好的人啊!

因为他老人最后这5年很幸福

2014年,王女士的爸爸生了一场重病,在医院住院的这段日子,小唐每天都去医院。因为跑得太勤,甚至被隔壁床的病友错认为是老人的儿子。

“出院后我们就给他请了保姆。按常理,有人时刻照顾,小唐其实可以不用来了,可是没想到啊,他还是坚持来看爸爸,每周总会来一两次,每次都会给爸爸捎点东西

。”

5年前1分钱拍下的志愿服务,牵起一段美丽的“父子情缘”

王女士的记事本

“其实,在最后的这一年里,爸爸身体越发不行了,老年痴呆非常严重,有时候连我和妹妹都不认识了可是小唐他却都记得,他们俩一见面呐,就会先来个大大的拥抱,爸爸每次见到他都笑得特别开心。有时候,小唐前一天才来探望过,爸爸又会突然要我们打电话叫他过来,说自己有话要和小唐说。”王女士说,这样的事儿在最后这一年里经常发生,“我们特别不好意思,老是麻烦他,可

小唐总说没关系,爸爸开心就好。有时候,爸爸还会突然问我们,‘我究竟有几个孩子啊?’在他心里,可能真的把小唐当儿子了。”

今年7月老人的身体每况愈下,7月21日凌晨,老人最终闭上了双眼。“爸爸去世的消息我们第一时间发给了小唐,凌晨6点多他就从家里赶来了。”

王女士说,那天是小唐帮着一起将爸爸从家里抬上了殡仪馆的灵车,“爸爸走的时候身上盖了三床被子,两床是我们姐妹俩的,还有一床是小唐送来的。”

“他们是5年前的7月19日第一次见面的,小唐最后一次来探望爸爸是今年的7月18日,刚刚整5年,好像真的是一种缘分。”

王女士特别感慨,清醒的时候,老人念叨得最多的就是一句话:“非亲非故,怎么会对我这么好啊。

她说,小唐有时就像一面镜子。“爸爸好多次对我们姐妹说,自己和小唐出门,总有好多人把小唐错认为他的儿子。非亲非故,小唐对爸爸这么好,我们两个女儿怎么能不尽心尽力呢!”

5年前1分钱拍下的志愿服务,牵起一段美丽的“父子情缘”

“小唐”究竟是谁?小唐其实是“老唐”了。

5年前1分钱拍下的志愿服务,牵起一段美丽的“父子情缘”

今年55岁的他是上城区城管局的机关党委副书记,叫唐惠根。在同事和社区干部眼里,唐惠根一直就是一个热心肠的人。只是,大家都不知道,这些年来,他竟然还悄悄做着这些事儿。

我们找到唐惠根的时候,他连连摆手,“真的没什么,就是做点小事而已,和老人认识也是一种缘分,而且老人喜欢我,我们又谈得来。”

1999年入党的唐惠根是个有20年党龄的老党员。好像真的是冥冥中注定的缘分吧,几乎和王女士同时看了《钱江晚报》的报道,唐惠根也上网点开了“紫薇原点·红淘服务站”他和王女士一个拍下了服务,一个则刚好认领下了这个服务。

5年前1分钱拍下的志愿服务,牵起一段美丽的“父子情缘”

小唐与老人沟通用的字条

“既然接下了,那就要做下去,要是做一会儿就不做,那还不如不要去认领算了。”唐惠根说,这5年,其实他并不觉得有多麻烦有多累,反而乐在其中。

“老人家见到我很开心,我也一样啊,我们就是聊聊家常,天南地北,他耳朵不好,有时候说不清,我们就用写字交流。老人只有两个女儿,有些话,可能男人和男人之间好说,像擦身子这样的事儿,当然也是我来做更方便呀。”

其实不止是结对老人,热心肠的唐惠根还利用业余时间参与了各种各样的公益活动,他的“党员到社区报到联系证”上,被各种服务记录填得满满当当:文明劝导、爱心捐赠、义务巡河……

5年前1分钱拍下的志愿服务,牵起一段美丽的“父子情缘”
5年前1分钱拍下的志愿服务,牵起一段美丽的“父子情缘”

相关资讯

“紫薇原点·红淘服务站”成立于2011年6月,前身为上城区青年服务360淘宝店。

当年,作为志愿服务的新尝试,在全国首创了依托淘宝网提供在线点单式的党团员志愿服务的做法。红淘服务站提供的服务分为政策咨询、生活帮扶、心理咨询以及居民求助四大类。

根据

2013年钱江晚报报道显示,当时这个特殊的网店已开了一年半,好评率100%,生意成交233笔,但总收入却不到30元。

5年前1分钱拍下的志愿服务,牵起一段美丽的“父子情缘”

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发展,目前红淘已发展为线上微信版和线下实体版。

在线上,志愿者可以通过上城青年微信公众号实时掌握志愿服务活动第一资讯,并通过志愿汇APP在线注册成为志愿者,第一时间报名及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在线下,今年5月4日,由中共上城区委组织部、上城区委两新工委、共青团上城区委共同推出了“走青连心、凝青聚力”青年大行动,也是对“红淘服务模式”新的延伸,将“红淘模式”更好地覆盖到需要帮助的居民群众身上。此项目聚集了上城多家青年团组织,积极结对社区民生项目,开展暖心接力活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