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景區的運營者都是「大禹」!


每一個景區的運營者都是“大禹”!


景區就像奔騰河流的一節廣闊的渦旋地段,想治理好這些“水”,必須“疏堵結合”,因此,每一個景區的運營者得擺正自己的位置,你就是“大禹”,要做的事就是治理好這一股股到處亂竄的“水”。

因此,這是一個事業,一代代的事業,而不是一個“項目”能夠解決的事。河流在變、地質在變、氣候在變、“水量”在變,變化的因素太多,因此必須做到未雨綢繆,以不變應萬變。景區的商業模式說白了就是“用水”的結果,因此,要想用好這些水,得先治好這些水!


每一個景區的運營者都是“大禹”!


在“大禹治水”上,從古至今就有一句大家熟知的成語叫“疏堵結合”。“疏”什麼?怎麼“疏”?“堵”在哪兒?怎麼“堵”?整個景區的運營也就這4件事,這是根本。天下事唯快不破,這句話簡單說是提高效率,但也點明瞭運營的根本,只要能降低任何環節的時間成本,就可以放大整條業務鏈其他任何環節的價值,於是對於商業模式來說是一個正向而可持續的循環。

“疏”什麼?在一點,顯然互聯網要做的更好,如果把景區看成一個產品,那麼如何做好“疏”?其實根本就在如何優化產品的交互,減少繁瑣的無用環節,提高用戶的體驗。自從去了兩個典型的景區,體驗了兩種現象後,一直在思考這件事。


每一個景區的運營者都是“大禹”!


7月22日因公司產品調研,去了趟恩施大峽谷,時間有限,就買了張“雲龍地縫景區”的票,從買票到坐大巴到景點,很流暢,體驗很好,服務人員也很熱情。到了景區站點,接下來的遊覽直到終點需要徒步,人非常多,就像一股股的“水流”蜂擁而至。剛開始還好,路很寬敞,到了地縫的盤山路,就不那麼痛快了,因為只有一條3人並行的臺階。

這麼大的人流,不但擁擠且很危險,幾度想要折回,但是回頭看看背後蜂擁而至的“水流”,還是決定埋頭繼續前行。中途經過了“彩虹瀑布”等5、6個景點,稍寬點的臺階加上滯留拍照的遊客,堵的死死的。本身恐高的我只能靠著巖壁慢慢的往前挪,別說賞景,就想趕緊結束這次行程。


每一個景區的運營者都是“大禹”!


等慌慌張張到了終點,瞬間懵逼,目測有近幾百人堵在出口的小廣場上,因為要通過一節到達出口的單人行盤山路,其中有很多老人和孩童,同時安全起見,通行時間放大好幾倍。問了下旁邊的服務人員,從這兒到出口最起碼要3-4個小時!當時為了決定要不要原路折回,心裡粗略的做了個計算,要體驗最後的單人盤山路最起碼要等3-4小時。

如果原路折回,從來的時間計算,不拍照的情況下也就1個小時左右,雖然其中個別景點比較擁擠,也比在這兒暴曬3-4個小時好!於是,堅定的原路折回到站點,果斷的坐大巴回到了遊客中心!大巴途中景區的服務人員一直熱情洋溢的推薦去博物館,並且門票免費,但沒有1人下車,很明顯大家的精力被無用環節的漫長等待和太陽暴曬耗盡了!


每一個景區的運營者都是“大禹”!


扯了這麼多,並不是在埋汰景區,景區的規劃做的很棒,特別是在景點,路線上,但體驗卻很差,從產品的交互上來說,是無價值環節的停留時間太長,“疏”沒有做好,有價值環節沒有通過好的場景和空間放大其作用,“堵”沒有做好!如果將整個景區活動當做一節奔騰河流的渦旋地段的話,那麼“雲龍地縫景區”就可以被理解成一個線下的“流量池”,這些已經進入“流量池”的遊客,是漫無目標的,就像到處亂竄的水。第一,蜂擁而至的水會根據規劃的溝渠流,這個過程一定要通常,這叫“疏”。當然,再不影響下一環節的情況下也可以採用特殊手段“洩洪”,要有一套備用方案;在流的過程中,景點和商業項目就像一個個“水壩”,


每一個景區的運營者都是“大禹”!


“水壩”決定了“水”停留的地點,並且“水”在通過的時候要能夠“發電”。在停流的時間和空間內,通過為其提供有價值的內容和營銷場景來實現轉化,內容是“發電機”,營銷場景體現的就是“機械規模和組件”,這叫“堵”。當然,有些因始料未及而產生的結果現在想改變很難,但是,運營本身就是一個優化技術環節和業務鏈的事情,再難也比推翻商業模式或任產品自身自滅要好吧?!有的時候如果風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顛覆自己產品所有功能的可能也是存在的,畢竟任何人不一定能看清未來100年以後發生的事情!

畢竟細節決定成敗,陰在陽之內,不在陽之對,是吧?從博弈來考慮,景區是戰場,遊客像敵軍,最好的解決辦法只能是“伐心”。但恰恰相反,很多景區非但沒有認清自己“大禹”的身份,還將景區做成了“水庫”,並一度認為自己要做一個“壓水井”?!


每一個景區的運營者都是“大禹”!


7月6日,同樣因調研去過當下特別火的另一個景區,張掖地質公園的七彩丹霞。七彩丹霞的遊覽很特殊,為了保護地質遺蹟,設立了6個觀景臺,這個“堵”做的好,除了觀景臺,中途都在大巴上,包括智能檢票,“疏”做的也很棒,整條業務鏈的所有環節交互優化的很流暢。但,問題來了,為什麼“堵”?“堵”的目的是什麼?被“堵”在觀景臺和大巴車的“水流”同樣是漫無目的,拍拍照過過眼癮匆匆了事,假如從“地學”的角度看待景區遊覽,本人是學化學出身,能想到的也僅限於這些五顏六色的土堆是含三價鐵、二價鐵或其他無機化合物造成的,反觀這些遊客,估計也就看個新鮮吧?

“流量池”形成了,而且交互體驗做的也不錯。按常規作戰方法,兵貴神速,如果想要轉化必須“依景”而迅速“伐心”,但,景區卻被運營成了一個“水庫”,這些蜂擁而至並迅速離開的水流被當做並運營成了“死水”。水是被“堵”在了“水壩”上游,然而,“水壩”上卻沒有“發電機”和“機械組件”,最終,這些“死水”成為了 “別人”的“風景”,對景區卻沒有產生什麼價值。要知道,雨量充沛的季節,可以有“新鮮的水”入庫,乾旱季節,雨量不足的時候,水庫是有可能枯竭的!


每一個景區的運營者都是“大禹”!


值得欣慰的是,雖然上面兩個景區在產品細節的運營上有一些問題。但,跳出“流量池”,外圍的配套建設都很完備,比如“小鎮”什麼的。然而,如果在最有利的戰場上不靠精銳部隊全殲或拿下大部分敵軍,再回頭想靠其他外圍戰場的一些游擊隊去殲滅散亂後的敵軍而達到整體戰果,可能性太小,而且耗時耗力!主戰場是“伐心”、外圍戰場是“撫慰”,這才是正確的作戰姿勢!景區的運營是一個持久戰,但這是戰略層面,在戰役層面,還是要根據“戰時”實現“短平快”。

回到“大禹”的身份,如果把任何有“景區”特性的運營看做“治水”的話,那無非就為了一個目的,將產品體系的業務鏈或產業鏈模塊化、標準化,無論是通過物聯、無人便利或移動端產品,通過優化業務鏈的剛需環節,提高有價值環節的停留時間,提高無價值環節的通過效率,在這個廣闊的渦流地段,合理的建設“水壩”,通過“發電機和機械組件”聯合“伐心”,從這些“流量池”中源源不斷的轉化,通過的“水流”再通過外圍的“停靠點”進一步“撫慰”

,這才是正確姿勢的運營戰略,當然“策略”會根據每次的戰役千變萬化,但是,莫為浮雲遮望眼,風物長宜放眼量,對吧!


每一個景區的運營者都是“大禹”!


本人只是從互聯網產品運營的角度去看待文旅這個行業,觀點可能很狹隘或有不對的地方。既然入了這一行,在景區的運營和管理上,還會繼續的學習和思考,因剛接觸這個行業,本是因產品去調研景區的需求,意外發現了一些問題並進行了淺顯的分析,希望能對景區的老師或行業的朋友們有所啟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