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北大荒”指的是哪里?

你好吗zqs


回答不靠谱的太多了,作为一个北大荒人,我来说一下。

有人说北大荒指东北,还有人说不是东三省,只是黑龙江,细致一点的说北大荒指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这个有点差不多了,但也不太对)。这些都不对!

按地理名称来说,北大荒由三个部分组成,三江平原、兴凯湖平原和完达山。我大概画了个图,图中黑线和黑龙江乌苏里江包围的地方就是北大荒。

黑龙江省有个上市公司就叫北大荒,它隶属于北大荒集团,北大荒集团下面有个著名的奶制品品牌就叫完达山。

北大荒集团基本可以理解成黑龙江农垦总局的另个一名字,1958年,北大荒集团最早的前身合江农垦局成立,总部一直在三江平原上的佳木斯,直到2000年才搬迁到哈尔滨。农垦总局的搬迁是省会城市对地级城市资源争夺的一个缩影。

虽然当时总部设立在佳木斯,但北大荒最早开发是始于兴凯湖畔的密山县,1954年第一批部队从这里进入北大荒屯垦,随后又进入三江平原的富锦,集贤。在这之后十年的北大荒屯垦使得北大荒作为一个名词固定下来。到了60年代,农垦部队才扩展到松嫩平原和黑河地区。但那些地方的规模以及连片程度远小于上图所示范围。老农垦人也不会用北大荒的名字称呼那些地方。

三江平原和兴凯湖平原在开发以前,除了少数农田和城镇,大部分是沼泽。这种沼泽学名叫做苔草沼泽,北大荒人管它叫草甸子。我在网上找了个图片,不知道是不是拍摄的北大荒。

草经过多年生长,草根盘根错节,加上流水的冲刷,形成一个个的草墩子。远远望去是一片大草原,脚底下确实坑坑洼洼。最早开荒的时候拖拉机犁地拽起来的草根甚至会长达百米。还有一点和图片不同的是当时的荒原上没有一棵树!

我小时候所在农场场部和东边的河流之间就有这么一块未开发的沼泽,农场里的人都叫它东大甸子。每一个北大荒人都有自己的东大甸子!

经过几十年开发,如今的北大荒是全国农业最富庶的地方,农场的职工不单有承包土地的收入还有工资和养老金,各个农场的场部都是现代化的小城镇。职工们农忙季节去几十公里外的农田,农闲的时候就回到场部休息娱乐。有人说现在东北穷啊,我说那你是没去过北大荒的农场!

黑龙江北大荒集团新华农场(原伏尔基河农场)一角。


身边知识与见闻


北大荒是建国之初对于辽宁以北的东北大平原的称呼

在建国之初,由于东北地区毗邻苏联方便接受苏联援助,于是新中国将东北定位为中国的重工业基地,而工业的发展是离不开农业。

东北平原是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其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土、黑龙江沿江平原的土地都十分肥沃。但由于清代不允许汉人进入东北,所以上述地区直到建国之初开发程度都还很低,基本上都是一片荒草,处于十分原始的状态,因此被当时前来支援建设的各级工作者称之为“北大荒”。

在建国之初,辽宁地区的辽河平原开发程度已经比较高了。北大荒主要是指黑龙江南部和吉林西部的松嫩平原,以及黑龙江东部的三江平原。

经过几年的开发,曾经的“北大荒”彻底变成了“北大仓”。如今东北地区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和商品粮基地。

2017年单黑龙江和吉林两省的粮食产量就达到了9700万吨,占到全国粮食产量的近1/6,是俄罗斯粮食总产量的近一半!

而由于黑吉两省的人口并不很多,大约共计6500万人,所以这么多粮食大多外销到全国各地。像是北京、天津在内的整个华北地区所吃的大米基本全部都是东北运来的,由此可见北大仓对中国的重要性。

(东北平原的黑土沃野千里)


千佛山车神


从地理上讲,狭义上的北大荒就是黑龙江省的三江平原、黑龙江嫩江流域和黑龙江谷地,约为五万多平方公里的荒原冻土带,跨度从北纬44°10′到50°20′,东经123°40′到134°40′,这一地区因为长期荒芜无人垦耕而被称为“北大荒”。

当然这是您在很多搜索查询里可以轻松找到的答案。但在黑龙江人自己的理解里,在黑龙江垦区的行政管理范围内,北大荒基本上相当于“黑龙江垦区”,黑龙江垦区位于东经123°40′-134°40′和北纬40°10′-50°21′之间,总面积8.4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2.2%,分布在12个地市的69个县区。基本上可以认为是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脉与松花江流域第二大转弯合围区域,即松嫩平原、小兴安岭南麓和三江平原。主要垦区集中在北安、宝泉岭、红兴隆、牡丹江、九三、建三江这几个农管局管辖的农场。


东北网


涛哥在北大荒,看了楼上几个答友把经纬度都说的那么清楚,我就不重复了。


北大荒,泛指黑龙江大部分地区,主要是松嫩平原,这里虽然物产丰富,土地肥沃,但大中华从前并不缺少,也顾及不了这个边远地方,把这个地方看成蛮夷之地,导致衰弱时候割让太多肥沃的黑土地给予列强,中国最早的铁路在此,最早的繁荣地域在北大荒,但不是代表国家的强盛,而是弱肉强食的割据。建国后,国家的经济百废待兴,急需大量建设物质,黑龙江,(包括东北其他两省),在支援建设国家,抗美援朝,等方面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到了上世纪6.7十年代,大庆开发了我国最大的油田(目前依然是),还有大批知识青年相应国家的号召,上山下乡,更掀起一场对东北革命性的改变。

还有,'北大荒'只是当年大批黄河流域的难民闯关东时代对黑龙江的一个说法,就是地广人稀,蛮夷之地,尚未开发罢了,但这黑土地,养育了多少困苦的国人啊!在今天,当年所说的北大荒,早已经变成'北大仓'了,有酒为证。
周总理当年说的茅台风格的酒,


还有他老人家说的国家掌上明珠的钢企

说不算,看现实,现在,这里依然是全国最大的粮仓,是中国最大的产油大省,最大的煤炭基地之一,重要的重工业基地之一,最大的木材产地……还用说辣么多吗😊?

就是说,当年的'北大荒'早已是'北大仓'了,我们期待,在国家重振东北经济浪潮到来之际,你会来'北大荒'创业吗😊?你会来的,欢迎你🙏


海之波涛3


北大荒位于黑龙江省北部,从地理位置东经123.40~134.40度,北纬40.10~50.20度。总面积5.53万平方公里。

它的北面是小兴安岭地区,东部是著名的三江平原区,西部是松嫩平原区。北大荒是世界上著名的黑土地带,土质肥沃。盛产小麦、大豆、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是我国的第一大粮仓。


跃出水面看世界


1958年王震将军带十万转业官兵在荒原上开垦的土地均称北大荒,集中体现在三江平原地带,后称生产建设兵团,现称部认番号农场,并不是所有东三省的所有荒地都称北大荒,在1956年还有一部分老铁道兵先进入这个地区,而57年还有一部分地富反坏右送到这里,后来就地新生了,主要以转业官兵为主,因是临近边境,不是什么人都能进入这个地区的,开发北大荒当年的老兵吃了很多苦,退休金却很低,为了稳定官兵王震在河北,山东,等地59年又招大批女支边青年,也有少部分男的,都是国家企业工人,本人参加工作就和这些老同志同吃同住,松嫩不是北大荒。


时光叫我别回头150987227


北大荒,位于黑龙江省北部,包括三江平原、黑龙江沿江平原及嫩江流域所在地区,是我国商品储备粮基地。

小时候坐车,经常看见司机大山里撞死袍子、野鸡。有一年秋天,还看见林场活捉了一只成年东北虎,被装在木笼里献给首都北京。现在这里,人们偶尔还能见到东北虎活动。随着北大荒人口增加,小时候一望无边的大草甸子,变成了种植大豆、小麦广沃农田,野草中偶尔能见的野狼都绝迹了。以前坐车一天车都不见人家,现在都快连上了。自中央重视生态保护政策后,以前一些春涝又歉收的农田弃耕,恢复成湿地,黑貂、水鸟等野生动物又也比以前多了些。

北大荒实际上是古代人类最早生活的地方,饶河县小南山遗址被列入2017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

北大荒还是革命老区,饶河县就是金日成战斗过得地方,原来饶河县小南山曾计划修建中苏朝人民友谊纪念碑,地基都打好了,后来因故没有修成。改革开放后,饶河县小南山修建了饶河人民抗日游击队纪念碑。

这是很美丽的地方,秋天最美。

大家认为我回答的对,请给我点个赞。我长期关注社会问题,有社会、法律等问题,可以关注我的头条号!欢迎大家互动,欢迎评论,请大家多多邀请我回答问题,谢谢!


429方寸世界


北大荒应该是指黑龙江省的佳木斯管辖的同江、抚远一带吧,那里有一个三江汇流即黑龍江、乌苏里江、松花江。那里都是黑土地,水量充沛,地势偏低于三江出现了很多湿地,水患严重,对面就是俄罗斯远东哈巴罗夫斯克(伯力),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下游就是俄罗斯,黑瞎岛是中俄都有管辖区,未代皇帝溥仪被苏联囚禁之地离此处不远,,开发后北大荒变成了大粮仓,归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管辖。


17382117987


北大荒是指中国黑龙江省北部在三江平原、黑龙江沿河平原及嫩江流域广大荒芜地区。北大荒的土地十分肥沃,辽阔的原野上到处都是“一脚踩得出油”的黑土,有机质十分丰富,被誉为“土中之王”。但是,三江平原地势低平,大部分在海拔50米以下,排水不畅,加上气温低,水分蒸发缓慢,地下又有不透水的黏土层,不利于地表水下渗,所以形成了大面积的沼泽地。在东北解放前,“北大荒”的肥田沃土得不到开发和利用,大片的沼泽地更是一片荒凉。“北大荒,北大荒,又是兔子又是狼,光长野草不打粮。”这是解放前“北大荒”的真实写照。解放后,从1958年起,北大荒进入了大规模开发时期,当时的农垦部长王震上将率领10万名解放军复员官兵、响应党的“大办农业”的号召,怀着保卫边疆、建设边疆的豪情壮志来到"北大荒"。现在黑龙江密山火车站就竖立着一座纪念碑,记录着大批还没有脱下军装的官兵到达密山后,王震在火车站前给大家讲话的情景。他们爬冰卧雪,排干沼泽,开垦荒原,建立了许多国营农场和军垦农场,现在这些农场大部分都以“8”字头开头的代号命名的,像850、851、852一直排序到8510农场。到了1968年以后又来了几十万北京、上海、哈尔滨知青,根据战备需要成立了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这样,复员转业军人、农民、知识青年共同对北大荒进行了大规模的垦殖,又创建了一大批国营农场,像建三江、北兴、宝泉岭、九三等农场。都已建成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商品粮基地,如今称之为黑龙江垦区或北大荒集团。北大荒已变为北大仓,为国家生产了大量的粮食,把过去人迹罕至的"北大荒",建设成为了美丽富饶的"北大仓",成为我国现代化程度最高,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1998年至2001年我在企业搞销售工作时,所负责的地区就包括北大荒一部分地方,像鸡东、密山、虎林、饶河、富锦、萝北等都去过。遍布在那些地方的国营农场就像城镇一样都挺漂亮,军垦的后代还在,但是知青绝大部分都走了,只看见一个女的,是温州人,在这里安家落户了。

现今国家已经停止开发三江平原的荒地,并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三江平原的荒地。千里沃野上,北大荒人耕种的水稻、大豆、成方成片,一望无边。面对此情此景,我们永远不能忘记那些开发和建设北大荒的复员官兵、知青及农民、支边青年、下放干部等。


徐新春159


北大荒指黑龙江省北部三江平原、黑龙江沿河平原及嫩江流域广大荒芜地区。上世纪五十年代进行大规模开垦,经营农场,北大荒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才使得北大荒变成了如今的北大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