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孩子對數學概念的理解,大多數家長都做錯了!你們中招了嗎?


引導孩子對數學概念的理解,大多數家長都做錯了!你們中招了嗎?

對比國內外的教學模式——如美國——會發現我們傳統觀念會認為:美國同等年齡孩子的數學學習跟國內相比,簡直是天差地別。

小閃發現比如:美國孩子運算速度和運算能力很弱,數學成績也普遍要比國內孩子差很多,獲得世界奧數比賽高分的也多數是我們國內的孩子。

引導孩子對數學概念的理解,大多數家長都做錯了!你們中招了嗎?


我們的傳統數學教學看似取得了非常優異的教學成果。但是,我們卻忽略了更重要的幾個問題,例如為什麼我們的孩子如此厲害,可是長大後卻很少取得數學研究方面的突破呢?

小閃很好奇,於是我在跟一位海歸小朋友的的實際教學中,發現他的運算速度、運算能力的確不盡人意,但是他的數學學習的深度、遷移和舉一反三的能力、數學理解能力卻比國內的孩子要好很多。

通過對國外的數學書細緻研究後我發現,與我們的傳統數學學習中大量的習題操作不同,國外的的教學更多的是從概念入手,運用文字、公式、數字來精準地表達數學概念、表達思考和解題步驟。

如四邊形的學習:

引導孩子對數學概念的理解,大多數家長都做錯了!你們中招了嗎?


國外會請孩子總結上述四個圖形的共同特點:都有四條邊、四個角的這一類圖形就叫做四邊形。(即通過找規律的方式總結共同點,並複習已經學習過的關於“角”“邊”的概念,總結出新概念的數學意義。)然後運用卡片專門來介紹概念,再進行概念遊戲,最後才進行具體題目的演練。

而在中國,我們更多地是進行題海戰術、大量的口算、筆算,卻忽略了真正的學習和習題都是服務於概念理解的,我們的落腳點都應該在概念的學習上。因此,我們希望孩子在學習數學或者語文的過程當中應該是一個概念學習為主,而不是就題做題。

引導孩子對數學概念的理解,大多數家長都做錯了!你們中招了嗎?


那麼如何讓我們孩子從概念當中去進行理解和學習呢?

我們以數學學習中單位的學習為例來具體分享一下:

閃耀特訓近期的課程當中講解了關於單位的學習,很多家長反饋孩子在學習應用題時,常出現忘記書寫單位,以及搞錯單位的現象,反覆講解之後也沒有較大的改善。那麼究竟是為什麼呢?

首先,是我們的講解切入點出了問題。很多時候我們在給孩子講解單位的時候,都是讓我們的孩子去學習遇到什麼情況下去使用什麼單位。例如你遇到鉛筆的時候,你要是用“支”的概念,那麼遇到水杯的時候,我們要使用“個”的概念,遇到錢的時候也就是貨幣的時候,我們應該使用的是我們的“元角分”的概念。

但事實上你會發現在應用題的學習當中,很多時候我們的孩子都沒有辦法去判斷,或者不能準確的去判斷到底去使用哪一個單位。那麼我們到底應該怎麼樣去幫助孩子去學習單位這個概念呢?我們的孩子又為什麼會經常出現做應用題的時候忘記寫單位而導致丟分這個問題呢?

我們更應該從單位的數學意義去學習,例如在課上我會先問孩子這樣兩個問題:


引導孩子對數學概念的理解,大多數家長都做錯了!你們中招了嗎?


當小閃拋出這個問題的時候,大多數孩子表示不能夠理解,那麼我們就要想一想,為什麼孩子使用了那麼多單位,卻難以回答這個簡單的問題呢?原因很簡單,即我們更多的是直接告訴孩子用什麼單位,卻忽略了這個單位所代表的意義和使用它的目的。

那麼,具體我們應該怎樣去幫助孩子進行理解呢?又如何去解答我們的孩子為什麼總是去遺忘添加單位這個問題呢?首先小閃會給我們孩子一個數字:

引導孩子對數學概念的理解,大多數家長都做錯了!你們中招了嗎?


例如數字“5”,小閃會問,請問數字“5”是什麼意思?

這個時候很多孩子就告訴小閃:“老師,是五個、五隻、五條。”是這樣的嗎?其實不然!為什麼呢?因為沒有單位的數字,其實是沒有任何數學意義的,只是一個符號。

因此我們在學習過程當中,應該讓孩子去理解“沒有單位的數字,它實際上是沒有任何意義的”,而單位存在的目的和意義就是賦予數字某一個數學意義,例如五個就是指數量為5。

因此孩子們理解了我們單位使用的目的和意義的時候,才能夠更好的讓孩子去學會:原來當我們在應用題解題過程當中,如果列好了算式,得出答案卻沒有給予答案一個單位的話,那麼這個算式是沒有任何數學意義的。


引導孩子對數學概念的理解,大多數家長都做錯了!你們中招了嗎?


第二個問題:我們根據什麼確定單位?

很多時候我們的家長教給我們孩子說單位就是“多少”後面那個字單位或就是某數字後面那個字,但是會發現,例如有一些題目當中它就沒有多少這兩個字,

例如:小明排在第幾?

引導孩子對數學概念的理解,大多數家長都做錯了!你們中招了嗎?


這裡面就沒有“多少”這兩個字,那麼我們的孩子如何去確定這個單位呢?數字後面,我們想一想,“二(1)班有20人”這個1後面的“班”在這裡不是單位,因此我們一定要再次去強調,讓我們的孩子確定某一個事物的單位,並不是根據某一個口訣,或者某一個漢字某一個數字而決定的,而是根據我們所描述的對象來決定的。

例如我們描述小朋友的身高,我們採用的是釐米或者是米,那麼究竟是釐米和米呢?我們可以根據題目當中已知條件進行確定,當我們開始去描述的是小朋友的年齡的時候,我們可以使用歲,因此我們不應該讓孩子去在數學學習當中機械的去記憶某一個口訣,而是更多的從理解的概念上去進行學習。

引導孩子對數學概念的理解,大多數家長都做錯了!你們中招了嗎?


同樣在標點符號、運算符號等符號化的學習中也是一個道理,但很多家長反饋不知如何跟孩子進行講解,那麼,在此,我建議還是先從標點符號、運算符號的意義入手吧!不妨先從兩個問題去理解吧!即:

→為什麼要使用標點符號|運算符號?

→根據什麼來確定使用哪一類符號?

總之,所有的學習我們應該是從概念和意義本身入手,讓孩子進行理解!或許會對孩子的學習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哦!


引導孩子對數學概念的理解,大多數家長都做錯了!你們中招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