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县奏响就业扶贫最强音

近年来,乾县人社局围绕就业扶贫工作任务,创新工作载体,打造特色亮点,在鲁陕劳务协作、就业信息发布、灵活招聘形式、基地带动就业等方面做靓自身品牌,全面奏响就业扶贫最强音。

创新鲁陕劳务协作,让油田务工成为“新时尚”

杨泽鹏是新阳镇化家村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由于父母常年有病,一直想出去务工改善家庭收入。今年初,在“春风行动”招聘会上,他报名参加应聘,被胜利采油厂聘用,从事油田护卫工作。“有了工作,家里就多点收入,月工资有4000多元,单位还给缴了保险。”在工作近4个月后,杨泽鹏对目前的工作比较满意,在谈及外出务工时说道。

乾县奏响就业扶贫最强音

像杨泽鹏这样,通过有组织的劳务输出,走进油田单位务工的乾县劳动力,是鲁陕劳务协作的参与者,更是受益者。从去年9月至今,乾县人社局已发布油田用工信息11期,先后通过现场招聘会,向胜利油田免车费输送乾县社会富余劳动力累计5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19人,现在到油田单位工作已经成为乾县外出务工人员的新选择。

去年9月份,与东营市共创人力资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对接劳务合作,签订了劳务输出对接协议,开创了鲁陕劳务协作局面。今年3月底,乾县人社局有关领导同志赴山东胜利采油厂、胜利油田胜兴作业公司等招工单位考察,与乾县籍务工人员拉家常、听建议,查看了他们的工作环境和住宿环境,与14家油田单位签订了劳务输出对接协议书,全年提供就业岗位3000多个。

乾县奏响就业扶贫最强音

近日,与珠海市蓝海人力资源公司对接,签订劳务输出协议,提供就业岗位1508个,组织蓝海人力资源公司、陕西汽车技工学校在各镇(办)举行现场招聘会,真正让劳务输出协作成果惠及广大贫困群众。

开通就业信息平台,充分发挥“互联网+扶贫”功效

今年6月份,新阳镇的归斌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了“乾县人社就业信息发布平台”里发布的招聘信息后,觉得有几个岗位适合自己。于是,他给招聘单位打电话,也跟人社局就业科联系,在6个用工信息当中,终于选定了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

乾县奏响就业扶贫最强音

为解决贫困群众就业信息滞后问题,乾县人社局积极利用“互联网+”,创新就业信息发布,开通了乾县人社就业信息发布平台,该平台目前是咸阳市唯一一家专职用工信息发布平台。根据用工需求,及时发布企业招聘信息,浏览量已突破上万人次,社会反响好,点赞率高,提高了乾县就业扶贫在社会中的知晓率、影响力。

去年以来,利用乾县发布、乾县电视台等媒体发布用工信息22期,涉及用工企业626家,为贫困群众求职提供了第一手就业资讯,营造了就业信息大宣传、应聘上岗大动员的氛围。

招聘活动进镇入村,实现企业和贫困群众精准对接

今年8月14日,由乾县人社局主办,临平镇人民政府、蓝海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陕西汽车技工学校联合承办的就业扶贫招聘会,在临平镇枣新村村委会前举行。

乾县奏响就业扶贫最强音

“把招聘会化整为零放在村委会、把就业岗位送到贫困群众家门口,便于贫困群众参会招聘,减少应聘负担,提高贫困群众参加招聘活动的积极性,确保把企业的用工需求与贫困群众的就业需求对接起来,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乾县人社局负责人在招聘会启动仪式上讲道。

孙社社是临平镇枣新村贫困群众,听说有招聘会在村委会举行,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前去看看,在蓝海人力资源找到了合适的工作岗位,月工资在4500元左右。“我们不会电脑,自己找不到工作,人社局把企业引到村上,30来家企业,机会多,真的是个好事情。”孙社社说道。

对于招聘会进镇入村,最高兴的莫过于有就业需求的贫困群众了。人社局牵头、企业参与、政策保障,只要实现转移就业3个月后,贫困群众每人每年可享受最高不超过500元的转移就业交通补贴,这给了贫困群众外出就业“双重保障”。

乾县奏响就业扶贫最强音

第一场进镇入村招聘会实现了“开门红”,全天共吸引临平镇各村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社会富余劳动力近350余人参与招聘,初步达成用工意向30余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6人。第二场进镇入村巡回招聘会在峰阳掀起热潮,吸引各类人员近500人参会,初步达成就业意向4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10人。

乾县奏响就业扶贫最强音

一场场招聘会的成功举办,变得是活动举办地点,不变的是服务群众的责任。据了解,人社局通过牵线搭桥,先后举办了“春风行动”现场招聘会、就业扶贫推介会、公益专岗招聘会、民营企业招聘周和贫困残疾人专场招聘会、就业扶贫招聘会共9场次,提供就业岗位3万余个,达成初步用工意向1.1万余个,签订用工协议7500余个,其中贫困群众760余人。

认定基地扶持工厂,让贫困群众就业在家门

“能在家门口上班,还能照顾家里,这份工作我很满意。”说起在陕西振安秦立新服饰有限公司上班的优点,姜村镇神坊村贫困群众司艳萍高兴地说道。

乾县奏响就业扶贫最强音

陕西振安秦立新服饰有限公司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用工需求大,主要从事专用服装、床单、被罩等加工,对技能要求不高,只要符合企业岗位条件的就能来厂上班。

据了解,目前该公司有员工100余人,大多数是神坊村本村的群众,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15人,最高月收入能达到3000余元。

乾县奏响就业扶贫最强音

“我们厂不仅积极吸纳贫困群众入厂,从事一线工作,同时也把保洁等岗位用来安置贫困群众就业。”公司总经理刘振说道。

社区工厂真正实现了“村内生活、村内就业”,甚至“楼上生活、楼下就业”的灵活就业模式,对于调动贫困群众就业很有吸引力。乾县人社局、财政局已经出台了《关于支持社区工厂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的通知》等文件,调动起各类创业人员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创建社区工厂的积极性,用足用活就业扶贫政策,让更多的贫困群众通过社区工厂走上脱贫路。

乾县奏响就业扶贫最强音

同时,乾县人社局加大对就地就近转移就业示范基地和就业扶贫基地的认定工作。去年至今,已经认定了高科建材等27家企业、合作社,为就地就近转移就业示范基地;在转移就业示范基地的基础上,再认定了海越农业等23家就业扶贫基地,目前基地(工厂)已解决建档立卡劳动力700余人就业。

去年12月份,陕西浩泽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被省人社厅认定为“省就业扶贫示范基地”。在就业扶贫基地上,陕西浩泽创新帮扶措施,在阳峪镇太平村兴建产业脱贫致富帮扶工厂,今年8月初建成投产,太平村贫困群众可利用农闲时节入厂工作。目前该产业脱贫致富帮扶工厂,已吸纳太平村贫困群众15人实现稳定就业。(任博 刘忠金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