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遺韻何處尋——莆田古村落保護在行動

古村遺韻何處尋——莆田古村落保護在行動

濟川全貌  許武 攝

9月8日,“2018中國古建築國際論壇”在北京舉行,主題為“傳承·融合·新生”,活態保護利用古村落中的古建築成為熱門話題。 今天,除去熱度不斷蹭高的歷史文化名村,傳統村落還包括大量的歷史村落和自然生態村落。在中央關於加強傳統村落保護髮展工作的指導意見中,對“中國傳統村落”的定義,是指村落形成較早,擁有較豐富的文化與自然資源,具有一定歷史、文化、科學、藝術、經濟、社會價值,應予以保護的古村落。而莆田的古村落,它們的生存狀況,在大背景下尤牽人心。

村落消失,搶救保護

古村遺韻何處尋——莆田古村落保護在行動

東陽村古村落 許武 攝

 8月底,莆田市規劃局召開關於歷史建築普查的會議,在“莆田生態綠心”內初步普查了300餘棟歷史建築,涉及49個村,涵蓋了東陽村、洋尾村等幾大古村落。此舉背後,是古村落正在不斷消失的危機。有數據顯示,過去15年裡,中國已經消失約92萬個村落。 在莆田,創建美麗鄉村從另一種意義上來說,就是在保護古村落。2012年開展試點,2013年大力推進,2014年福建省全面實施“千村整治、百村示範”工程,至2017年底,莆田市累計整治了356個村莊,創建了37個美麗鄉村示範村、1個美麗鄉村示範縣(湄洲島),打造了13條特色景觀帶,推進了洋尾村、濟川村、前連村、港裡村4個歷史文化名村整治提升。2018年,全市繼續創建58個省級美麗鄉村(含7個示範村)。

古村落迅速消失,與城鎮化進程加快有關。農村人口向城鎮轉移,地緣、血緣構建的社會連接紐帶逐漸瓦解,加速了建築空置,以及非物質文化的消亡。加上保護資金嚴重不足,產權人依法履行保護義務的觀念缺失,消失速度加快。

如何搶救性保護古村落?通過這幾年的實踐,莆田市積累了經驗,探索出以規劃為引領,按照“一般整治村”“重點整治村”“示範村”三個層面分類指導。

保護古村落,首當其衝的就是科學地規劃設計。在編制古村落保護髮展規劃的過程中,要強調“多規合一”。不僅僅是土地建設問題,還要解決古村落保護的供水、供電、排水等措施。

保護地過於單一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莆田市住建局村建科相關負責人表示,一幢房子就是一本書,古村落、古民居為何選址在這?過去講風水,今天講規劃,但現在對村落周邊環境的解讀偏少。

原始風貌,文化遺存

古村遺韻何處尋——莆田古村落保護在行動

東陽村庭訓 朱崇飛 攝

 在荔城區東陽村,保存著一座明代學堂。院子裡的照壁上鑲嵌有一塊《庭訓》石碑,“家不在豐,貴在能守……”落款時間為明嘉靖丁亥正月(1527年),作者是東陽村陳家先祖陳儼。該村老年協會會長陳慶育說,村裡的學校每年組織學生到此瞻仰,短短64個字,卻是東陽村陳氏世代銘記的“家訓”。這則《庭訓》,歷經幾百年的傳承,已經成為東陽村陳氏的精神烙印。 在仙遊縣石蒼鄉濟川村的林連伯故居,二樓的屋簷下方,東西兩側各藏著一塊石碑,上有“朱子格言家訓”。

在涵江區洋尾村李氏大宗祠內,懸掛著宋代名人李富的門生王進之題寫的“種德傳心”匾額,歷經風霜,今天看來,依然有當年教化的風味。

中國古代鄉村建築空間是鄉村開慧化德的教育空間,鄉村建築本身也是教育的載體,其風格、雕刻、牌匾等,蘊含著文化傳承。中國自古主張禮樂教育,它們依然滲透在莆田的這些古村落裡、文化遺存中。

而要保留住這些傳統村落、古建築,需要的不僅僅是政策,還需要特定的技藝。“修舊如舊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修繕時要堅持原工藝、原材料、原式樣、原環境、原結構。”濟川村村委會原主任林慶說介紹,濟川村的古民居修繕,採用的材料具有特殊性,木頭需要經過防腐、做舊等工序,外牆先粉刷一層草土,接著上殼灰,即用海蠣、貝殼等材料碾成的粉末再次粉刷,草土經過發酵,殼灰會吸收草,從而透出陳舊感。

那些傳統的工匠隊伍也慢慢地縮減。涵江區住建局村建科幹部蔡建貴說:“在這些古村落的修繕過程中,起重要作用的還是那些老工匠,是那些用魯班尺的人,一個隼一個隼疊加,和今日快速的鋼筋混凝土,產生的效益是不一樣的。”

美麗鄉村,一村一韻

古村遺韻何處尋——莆田古村落保護在行動

濟川村朱子格言家訓 俞靚 攝

涵江區洋尾村2003年獲評福建省歷史文化名村,2015年成為福建省十大最美村落,古村落佔地約為全村一半。 今年10月1日起,洋尾村的水面養殖將全部取締。村黨支部原書記林珍國說,涵江是水鄉,環村河面要保證清澈開闊。9月17日早上6時許,68歲的洋尾村民黃文龍登船,開始河面巡邏與清潔。除了颱風天、大雨天,他每天在水上作業3個小時左右。“河就在家門前,離得近,我想給人一種良好的洋尾印象,所以就做點事。”黃文龍說。

該村老人協會會長陳金星告訴記者,過去外人前來參觀,都是搖頭,現在多是讚不絕口。

傳統村落的保護需要大量資金,資金從哪兒來?莆田市探索建立了“財政補一點、村級籌一點、群眾出一點、社會捐一點”的多渠道籌資機制,鼓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古村落保護活化利用,多方籌措保護基金,推廣“PPP”模式。

成功的例子有不少。荔城區後黃村,運用市場化手段,引進專業的旅遊、藝術等公司,合作開發旅遊資源,成為田園風光型的鄉村典型。荔城區東陽村的村民們,面對日漸破敗的明清古建築,開始意識到保護的迫切性,他們積極向上爭取資金、踴躍捐款,本著“修舊如舊”的原則,先後對通禮祠、御史第、德基祠、福海宮、臨潮宮等古建築進行修繕,為後人留下這些老祖先的根,讓“進士村”的歷史文脈得以代代相傳。

時值初秋,洋尾村860畝農田多半已收割。“我們這裡上半年種水稻,下半年給承包戶栽種西紅柿。”林珍國介紹說,如此,一年三季有青色和金黃的稻田風光,村集體有收入,一舉兩得。(福建日報全媒體記者 俞靚 通訊員 朱崇飛)


分享到:


相關文章: